江書瑭 付 強
(陜西省寶雞市建筑設計院,陜西寶雞 721000)
建筑設計是建筑設計工作人員在進行建筑物建造之前,以建設任務為出發(fā)點,將施工過程與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或者可能會發(fā)生的問題,事先做好一個全面的規(guī)劃,針對存在的或者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方案,通過圖紙、文件體現出來。這樣才能讓建筑物能滿足廣大用戶的要求,才能達到他們的期望。身為一名建筑師,應該培養(yǎng)自己善于結合實際情況而選擇設計風格的意識,從而融入到設計理念中,逐漸成為自己的設計風格與建筑觀念。
1)建造房屋的目的是為了將建筑功能充分體現出來,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目的,主要是指此項建筑根據具體的使用要求,來實現更多的用途。2)建筑的形象也不能忽視,這是建造房屋的又一目的之一,其中包含了建筑群體與單體的造型、內外部在空間上的結合、材料的質感與色彩,加之光影變化等,在一定的作用之下出現新的綜合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藝術性。3)加強成本意識,符合經濟效益。建筑設計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都應該充分考慮到經濟效益,尤其在選擇材料方面,應該注重對鋼材、木材、水泥的節(jié)約,盡量實現就地取材,在充分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縮減成本。
建筑設計要以建筑物使用功能為出發(fā)點,并借助建筑設計的各種方式方法,依照設計思維與思想,構建出一件能符合相關標準的建筑作品。筆者認為研究建筑設計方法,是針對建筑思想與思維進行分析,從而體現設計者的理念,并符合建筑要求,更能促進建筑功能的有效發(fā)揮。因此,建筑設計方法的產生可以說是人們在不斷的生活中,對建筑更好的符合人們生活要求的追求中,人們思想、思維與生活的綜合體,更是追求中一次又一次的升華。對建筑設計方法的充分使用,可以讓我們保持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去對待設計。直觀來講,建筑設計是一個由簡化到復雜,由復雜到簡化的基本過程,所以建筑設計的實踐過程中,主要將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并且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1)結構設計法。結構法是結構主義的建筑設計方法,其本質意義是利用建筑結構的形式來對建筑設計進行表達與渲染。建筑結構與建筑空間兩者聯系是非常緊密的,可以對結構設計進行充分利用,從而對建筑物的性質與形式進行詮釋。2)平面功能設計法。關于大部分建筑功能能否得到有效解決的主要方法就是平面功能設計法。一般針對建筑物功能進行實際的分析過程中需要重視平面具體分析,由于平面處理效果的好壞與建筑物功能能否真正實現有密切的關系,會直接影響到建筑物功能能不能充分實現,從而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因此,關于平面功能設計方法,筆者認為應該堅持科學發(fā)展的觀念來制定設計方法,以實現建筑物功能為出發(fā)點來進行設計。初步分析用地與設計之間的關系,掌握建筑使用的主要性質,將使用功能與平面設計理念有機結合起來,另外,還需要重視建筑物空間設計這些方面。3)符號象征設計法。符號象征法是設計人員將約定俗成的符號使用在建筑物的表面或者內部的裝飾部位上,或者通過符號來對建筑的片面與空間體量進行詮釋與演繹。將目前大部分建筑物設計風格綜合起來進行分析,依然普遍存在“照搬照套”的現象,什么風格流行,無論什么地方都在進行盲目的模仿。這里必須明白特定的符號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才能將建筑文化與風格體現出來。而且這類方法通常是運用到具有特殊要求的設計之中,如:企業(yè)建筑物設計中,企業(yè)符號代表了企業(yè)的精神與形象,融入到企業(yè)建筑設計中,必能有更好的體現。4)構圖設計法。在使用構圖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的大前提是:搞清楚建筑師是怎樣對其所設計的建筑進行定位的。建筑設計是通過構圖的幾個重要因素來對幾何形體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的,從中可以得出形體之間的比例、對比、均衡、韻律、主從等形式美的具體規(guī)律。
建筑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物質追求與精神享受,因此,建筑設計為了實現這些理想的環(huán)境,就必須要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習慣、文化、需求結合起來,不斷發(fā)展并形成的一項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專業(yè)性科學。1)回歸自然化。時代不斷的進步,人們環(huán)保意識逐漸提升,人們越來越向往自然,越來越注重綠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構建。希望能通過靈活使用自然材料來構建綠色生態(tài)環(huán)境。例如:著名的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由此興起,而這個流派對整個世界都有很大的影響。在住宅中將田園風光融入,能讓居住環(huán)境更加舒適。充分利用自然色彩與天然材料,合理的將民間藝術手法與風格進行應用。基于這個基礎,建筑設計師開始轉向“回歸自然”這個領域,打造新的肌理效果,充分發(fā)揮具象的抽象設計作用促進人們聯系自然。2)整體藝術化。最近幾十年,人們在物質追求上比較滿足,面對豐富的物質生活,人們又開始想要從物質的領域中解脫出來,要求室內各種物件之間都具有整體的美感。室內環(huán)境設計屬于整體藝術,它應該是對形體、色彩、空間以及虛實之間關系的把握,對功能組合關系的把握以及意境創(chuàng)造的把握,從而與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協(xié)調。大部分優(yōu)秀的建筑物都非常重視“整體統(tǒng)一”這個設計理念。3)高度現代化。時代不斷的進步,科學技術被運用到建筑設計當中,為設計的內容、理念都帶來了更多新的挑戰(zhàn)與機遇。建筑設計中將現代化技術運用進去,可以實現聲、光、色、形的完美結合,并且得到更多創(chuàng)新的效果。從而打造出理想的讓人們生活舒適的、高效率的、高功能的空間環(huán)境。4)高技術情感化。高技術情感化主要是科技與情感的結合。目前,國際上工藝先進的國家建筑設計正逐步轉向高情感、高技術這些領域,在建筑設計實踐中,充分體現兩者的地位,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科技與情感的綜合體現。在藝術風格上追求多樣化,創(chuàng)新手法,更多的設計理論被推出來,整個建筑設計中呈現五彩繽紛的局面。5)服務方便化。大型城市存在人口高度集中的普遍問題,為了實現高效、快捷、方便,建筑設計中現代化服務設施一定不能缺少。自動售貨設備越來越多,在交通系統(tǒng)中自動解答、查詢、向導系統(tǒng)的使用等等,這些都能給人們帶來服務方便的生活環(huán)境,從而建筑設計更加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讓廣大用戶體會到方便是無處不在的。
總之,建筑是歷史、經濟、人文、藝術等多方面因素的有機結合。建筑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與時空性,通過不同的形式在建筑中體現出來。建筑師應該通過專業(yè)的知識,以創(chuàng)新的思維聯系實際,使建筑設計理念更加接近于生活,更加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不斷滿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注重質量的控制,依照建筑設計的原則,為人們設計出更加舒適的建筑,從而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
[1] 麻志杰,李 娜.關于當今我國建筑設計方法的討論[J].中國城市經濟,2011(12):89-92.
[2] 王立昌.建筑設計方法簡述[J].硅谷,2008(15):57-59.
[3] 楊遠付.淺談建筑設計原則和基本方法[J].現代裝飾(理論),201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