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強(qiáng)
(湖南科技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西洋記》全稱《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是明代羅懋登的作品。書中出現(xiàn)的方俗語詞較多,值得深入探討。本文解釋書中數(shù)條意義難明或易生誤解的詞語,以就正于方家。
比手:比試較量。
(1)姜老星道:“呆者不來,來者不呆。豈怕個(gè)‘比手’二字?!?《西洋記》22)
(2)咬海干心里想到:“似此狀元,天下有一無二,不敢比手?!?《西洋記》35)
(3)是那個(gè)蠻子,敢來和我百夫人比手么?(《西洋記》85)
以上三例中的“比手”,都指的是武藝上的較量。明代作品《西游記》里也用到比手一詞。例如:
(4)想我鬧天宮時(shí),玉帝遣十萬天兵,布天羅地網(wǎng),更不曾有一將敢與我比手。(《西游記》51)
“比手”一詞,清代作品中亦見:
(5)只這一聲,把宋金清唬了一跳,瞇著眼把匡胤一看,暗道:“好個(gè)紅臉漢子!”便道:“你這紅臉大漢,敢是要與俺比手么?”(《飛龍全傳》20)
(6)有一漢上臺(tái)與家爺比手,三回五轉(zhuǎn),將家爺丟下臺(tái)來。(《飛龍全傳》55)
“比手”一詞,可能與古文字“鬥”有些淵源?!棒Y”字條,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謂兩人手持相對(duì)也?!?/p>
“比手”,一般指武藝上的較量。查檢《西洋記》全書,共有“比手”8例,都指“武藝上的比試較量”。
明代白話小說中另有“比勢”一詞,也用來指“比試武藝”、“比試本領(lǐng)”。例如:
(7)妖魔道:“我在山路邊點(diǎn)化一座仙莊,你師父潛入里面,心愛情欲,將我三領(lǐng)納錦綿裝背心兒偷穿在身,只有贓證,故此我才拿他。你今果有手段,即與我比勢,假若三合敵得我,饒了你師之命;如敵不過我,教你一路歸陰!”行者笑道:“潑物!不須講口!但說比勢,正合老孫之意。走上來,吃吾之棒!”(《西游記》50)
(8)于是長蛇精帶了百十個(gè)蛟黨,一齊沖奔許氏之宅,一字陣兒擺開,叫道:“許遜敢與我比勢么?”真君見是一伙蛟黨,仗劍在手問云:“你這些孽畜,有甚本事,敢與我相比?”(《警世通言》40)
現(xiàn)代漢語里,“比武”、“比試”等詞則可以指各方面的較量。
“比手”一詞,《大詞典》未收。
翅關(guān):翅膀。
(1)也是鳥的毛片,也是鳥的翅關(guān),也是鳥的尾巴,只是一個(gè)大不過哩!(《西洋記》76)
(2)舞起那兩口飛刀來,就象兩只翅關(guān),一飛可過百里,故名就叫做個(gè)百里雁?!?《西洋記》80)
(3)就象一個(gè)飛鳥有九只翅關(guān),平地上會(huì)飛。(《西洋記》81)
《西洋記》共有“翅關(guān)”6例。多指稱“鳥類的翅膀”,其中有1例指稱“蒼蠅翅膀”?!俺彡P(guān)”一詞,《本草綱目》書中也有:
(4)取老鴟翅關(guān)大骨,微炙研末,吹之。(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禽部》)
今湖北通山方言里仍稱翅膀?yàn)椤俺彡P(guān)”。
《大詞典》“關(guān)”的第二十九個(gè)義項(xiàng)是“指身體的某些關(guān)鍵部位或器官?!背岚蚴区B類的關(guān)鍵部位,故稱之為翅關(guān)。
“翅關(guān)”一詞,《大詞典》未收。
《大詞典》有“翅膀”一詞,首例舉《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那夜貓子白日里又不出窩,忽然聽得人聲,只道有人掏他的崽兒來了,便橫沖了出來,一翅膀正扇在那騾子的眼睛上?!睍C稍晚,該詞明代已見。如:
(5)這舡恰像生了七八個(gè)翅膀一般,頃刻就飛到了。(《醒世恒言》34)
(6)應(yīng)伯爵道:“你看,賊小淫婦兒,念了經(jīng)打和尚。他不來,慌的那腔兒!這回就翅膀毛兒干了。你過來,且與我個(gè)嘴溫溫寒著?!?《金瓶梅》21)
西南官話里,如廣西桂林,有“翅拐”一詞,指“翅膀”。四川成都、重慶等地稱“翅管”。(參見許寶華1999)
今湖南方言里也稱翅膀?yàn)椤俺峁堋薄!肮堋迸c“關(guān)”通?!赌印涑情T》:“五十步一方,方尚必為關(guān)籥守之?!睂O詒讓間詁引蘇時(shí)學(xué)曰:“關(guān)籥即管鑰。”
現(xiàn)代漢語里也稱翅膀?yàn)椤俺嶙印?、“翅膀管兒”。例?
(7)小鳥兒也很機(jī)靈,他們一張翅子,噗嚕噗嚕地全都飛起來了。(郭澄清《大刀記》)
(8)人一長大了,翅膀管兒硬了,就沒情沒義了。(梁斌《紅旗譜》)
鬼推:鬼搗,耍手段作弄。
(1)若要國師,除非還是我自己到南船上,鬼推一番,得他收了銀錢去才好。(《西洋記》74)
(2)王明曉得是番子錯(cuò)認(rèn)了話,不免就鬼推他一番,卻好下手。(《西洋記》83)
(3)他就撮弄出一所店房。假扮一個(gè)主人,鬼推這許多殽酒,意思要下手施秀才。(《西洋記》95)
(4)到了監(jiān)里之時(shí),假施秀才心里想道:“今日險(xiǎn)些兒弄假了事,說不得再叫一個(gè)哥來,鬼推王丞相一下,看王丞相何如?”(《西洋記》95)
“鬼推”,義同“鬼弄”。例如:
(5)一般篩鑼擊鼓,揚(yáng)旗放炮,都是鬼弄,那曾看見半個(gè)韃子的影兒?(《喻世明言》40)
(6)張狼牙只說是搗得他慌了,口里叫“菩薩”,那曉得他手里還在鬼弄。(《西洋記》48)
(7)幾句話,說的文魁睜著眼,呆了一會(huì),將火棍往地下一丟,冷笑道:“原來你兩個(gè)通同作弊,將三百多銀子不知鬼弄到那里去,卻安心回來要與我分家。既要分家,今日就分。”(《綠野仙蹤》19)
(8)蕭麻子本意,原不過將金鐘兒負(fù)氣銜怨、服毒暴亡的事,說的可憐些,感動(dòng)如玉,好藉買墳地安葬話插入,鬼弄他幾十兩銀子,一則完鄭三的信義,二則自己于中也可以取他幾兩使用,到不意料如玉多情到這步田地。(《綠野仙蹤》59)
“鬼弄”,即“弄鬼”。指搗鬼,耍花樣。例如:
(9)“原來都是他弄鬼,如今又幹辦著送他去了?!?《金瓶梅詞話》45)
“鬼推”一詞,《大詞典》未收。
扦實(shí):指明實(shí)情,謊言被戳穿。
(1)小沙彌看見扦實(shí)了,他愈加恭敬,再陪一個(gè)問訊,說道:“原來是父執(zhí)之輩,弟子有眼不識(shí)泰山,望乞恕罪!敢問老師父仙名?”(《西洋記》1)
(2)姜金定看見天師扦實(shí)了他,他把嘴兒咂了兩咂,把個(gè)頭兒搖了兩搖,心里想道:“天師大德,名下無虛?!睋芑伛R便走。(《西洋記》25)
(3)仙人看見扦實(shí)了他,老大的沒趣,只得強(qiáng)口說道:“就是我?guī)煾?,他不在這里,也不奈我何!”(《西洋記》30)
(4)陳祖義說道:“元帥,你屈了我這一片好心腸也?!痹獛浀?“你來接我,還是個(gè)公報(bào)私仇,有個(gè)甚么好心腸哩?”嚇得陳祖義啞口無言,心里想道:“我南朝有這等一個(gè)通神的元帥,把我心肝尖兒上的事都扦實(shí)了?!?《西洋記》45)
(5)王明只見扦實(shí)了他,連忙的跪著磕上兩個(gè)頭,才不敢說謊,把昨日一日的實(shí)事,昨夜一夜的實(shí)事,細(xì)說了一遍。(《西洋記》53)
“扦”有“插”義。如宋代周密《癸辛雜識(shí)續(xù)集·白蠟》:“樹葉類茱萸葉,生水傍,可扦而活?!薄洞笤~典》中插的第一個(gè)一項(xiàng)即“刺入;穿入?!庇纱丝梢瓿龃檀链┝x。進(jìn)一步抽象化,則可用于“戳穿謊言”義。
“扦實(shí)”一詞,《大詞典》未收。
好說:指“若說,假如說”義,表示一種推測。
(1)小番道:“好說他是個(gè)善財(cái)童子,他又多了些頭發(fā)。好說他是個(gè)土地菩薩,他又沒有些髭髯。這卻不是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西洋記》35)
(2)王明聽說道是他的劉氏妻,越發(fā)蕩了主意:好說不是,眼看見是,口說又是;好說是,十年前身死之人,怎么又在?(《西洋記》87)
上面兩例中的“好說”,都是表示推測義。例(2)“好說是”與“好說不是”結(jié)合用,從正反兩方面進(jìn)行假設(shè)。
“好”有“豈,難道”義,表示反詰。例如,明代梅鼎祚《玉合記·宸游》:“調(diào)謊!娘娘若醉了,好少人扶?”反詰源自不相信或不確信,故也可用來表示推測。
“好說”的“若說,假如說”義《大詞典》未收。
齊幫:匯集,集合。
(1)少監(jiān)道:“適才老爺吩咐齊幫的時(shí)候,船就開了?!?《西洋記》18)
(2)他這精怪不上崖,不變甚么形相,專一只在草鞋夾等待各鹽船齊幫之時(shí),他也變成一只鹽船,和真的一般打扮,一般粉飾,一般人物,故意的雜在幫里,左一頭拳,右一腦蓋,把兩邊的船打翻了,他卻就中取事,利人財(cái)寶,貪人血肉。(《西洋記》98)
齊,有“召集;集合”義。例如:《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里正就齊了一班地方人,張家孝子扶從了扛尸的。”幫,有“伙;群”義。例如,《紅樓夢》第四九回:“兩親家一處搭幫來了?!饼R幫,即匯集到一處。
“齊幫”一詞,《大詞典》未收。
[1]羅竹風(fēng).漢語大詞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2]許寶華,等.漢語方言大詞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3]羅懋登.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吳承恩.西游記[M].???海南出版社,1995.
[5]曹雪芹.紅樓夢[M].長沙:岳麓書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