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世勇 牛長滿 韓德偉
(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115009)
迷你黃瓜又稱水果型黃瓜,為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攀緣性植物。與普通黃瓜相比,其瓜型小,長10~18cm,直徑約3cm,重100~150g;瓜碼密,結瓜多,每株多達50~60條;果實短棒形,表面柔嫩、光滑、無刺,色澤均勻、口感脆嫩、瓜味濃郁,營養(yǎng)含量明顯高于普通黃瓜,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是一種極具發(fā)展前景的果、菜兼用型瓜類品種。利用有機生態(tài)型基質袋培迷你黃瓜,每茬667m2產量可達6000kg以上,與傳統(tǒng)的營養(yǎng)液栽培相比,操作管理簡單,可大量節(jié)省生產費用,對環(huán)境無污染,產品符合AA級或A級綠色食品標準?,F將其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春茬在1~2月份育苗,2~3月份定植,3~7月份采收。 秋冬茬在8~9月份育苗,9~10月份定植,10月~翌年2月份采收。
宜選用甜脆綠6號、綠玲瓏 、京研1號、春光2號和戴多星等無限生長型的溫室專用品種。經實踐表明,這些品種的溫室適應性較強,耐低溫弱光,抗多種病害,豐產潛力大、品質好,每667m2用種量120~150g。
將長10~20m、寬100cm、厚0.1~0.2m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平鋪于溫室內整平壓實的地面上,然后裝填基質?;|的種類和配比為珍珠巖∶草炭=1∶2或珍珠巖∶蛭石∶草炭=1∶1∶2,填裝基質的同時混入肥料作底肥,667m2施有機肥(消毒雞糞)1500kg、撒可富復合肥30kg。在每袋內基質上方鋪設1條滴灌軟管,將市售的40%甲醛稀釋50~100倍,均勻噴透基質。沿薄膜寬幅兩側把薄膜拉起來,每隔1m左右用1條玻璃絲繩扎緊使其呈長袋狀,密閉消毒24~48h。袋內的基質截面呈梯字形,高度為15~20cm,底面寬度為35~40cm,長度為10~20m,栽培袋的坡降為1∶75或1∶100,袋與袋間隔70cm。消毒結束后,打開栽培袋晾曬基質2周后備用。
可采用塑料穴盤或塑料缽育苗,冬季和早春日歷苗齡為1個半月左右,夏季苗齡一般為20~30d。當幼苗長到3葉1心時即可定植,株距為35~40cm,每667m2用苗2000~2500株。
緩苗后蹲苗2~3d,促進根系生長,以后每天供水1~2次,每次10~15min,保持基質濕潤。
根瓜坐住后進行第1次根部追肥,667m2用復合肥20kg,根瓜采收后667m2穴施1次有機肥200kg,以后每隔10~15d每667m2穴施活性有機肥100kg或復合肥15kg,葉面噴施3~4次0.2%~0.4%磷酸二氫鉀溶液。
適宜晝溫為22~27℃、夜溫15~18℃,基質溫度25℃。氣溫低于10℃植株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高于35℃光合作用受阻??諝鉂穸缺3衷?0%左右,濕度太高不利于植株生長,易染病。
采用繩子吊蔓單蔓整枝的方法,即在溫室下弦桿上按種植行位拉兩道10號鐵絲,每行植株基部用吊繩掛在鐵絲上。當植株長到5~6片葉后,及時把主蔓繞在吊繩上,一般1~2d繞1次。迷你黃瓜結果能力強,生長過程中要進行疏花疏果,及時去除多余的和不正常的花果,以利集中營養(yǎng)供給,保證商品率。主莖上從第6節(jié)開始留瓜,及早疏掉1~5節(jié)位瓜。中部每節(jié)可留1~2個瓜,健壯側枝上可再留1個瓜后打頂,以增加瓜的條數,提高產量。其他長出的側枝應及時抹掉,以免消耗營養(yǎng)。植株長到架頂時打掉下部老葉,盤條往下坐秧(或摘心)。
當瓜長13~18cm,直徑為2~3cm,花已開始謝時即可采收。采收時用消毒剪刀或小刀割斷瓜柄,也可用手順離層掰斷瓜梗,輕拿輕放。單瓜重100~150g,每株可留20~30條瓜,每667m2產量6000~7000kg。
迷你黃瓜病蟲害與普通黃瓜基本相同,防治方法也相同。生產中發(fā)生較嚴重的病蟲害主要是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和蚜蟲、白粉虱。由于迷你黃瓜主要是生食,防治病蟲害時應以綜合防治為主,在坐瓜期盡量少打藥或不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