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頂
(仁懷市水利局,貴州仁懷 564500)
大壩滲漏是我國水庫工程里常見的病害問題,大壩常見的滲漏有壩體滲漏、壩基滲漏及繞壩滲漏等類型,大壩存在不同程度滲漏,直接影響了農(nóng)業(yè)的生產(chǎn)發(fā)展及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用水,如果大壩滲漏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加固,一旦發(fā)生事故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加強大壩的防滲處理措施是很重要的,能夠有效保障大壩正常安全使用。
大壩病害通常表現(xiàn)為滲透及變形破壞,當壩基存在滲漏水流,使巖土里一些顆粒移動或者顆粒結(jié)構(gòu)、成分發(fā)生變化,這種現(xiàn)象可稱為滲透變形或者滲透破壞。發(fā)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于滲流的作用,其抗剪強度下降,壩體的某些部位就會發(fā)生不均勻的變形、下滑及裂縫等現(xiàn)象。可分為崩岸及滑坡等形式,當滲漏量較大時,會使軟弱面的強度降低,并使斷裂帶及巖土的填充物發(fā)生滲透變形,緊鄰洼地、低谷及壩基壓力大大增加,滲漏水也會造成下游水位的抬升及有關(guān)建筑物地基的浸沒及失穩(wěn)現(xiàn)象發(fā)生;滲透變形對大壩穩(wěn)定影響也是很大的,美國發(fā)表的資料顯示,40%左右的大壩破壞是因滲透變形造成的,而我國因滲透變形造成的大壩破壞要在60%左右,并且?guī)r溶區(qū)的土層洞穴及地表塌陷,防洪堤與邊坡塌滑,壩基排水孔、供水井及減壓井淤塞,地下工程及開挖基坑工程中所遇到流沙,軟弱夾層、斷層破碎帶、裂縫及洞穴里的松散物質(zhì)帶出均是因滲透變形而引起的。依據(jù)滲流的破壞機理,能夠把滲漏分為壩體滲漏,壩基滲漏、繞壩滲漏、接觸滲漏及壩后地面滲漏幾種,其中,壩體滲漏又能夠分為集中滲漏、裂縫滲漏及侵潤線的壩坡逸出。浸潤線的壩坡逸出通常發(fā)生在混合土料壩或者均質(zhì)壩中,侵潤面太高加大了滑坡可能性,并且由于滲流作用、氣溫和降雨影響,大壩抗剪強度降低,壩體局部遭到滲透破壞,致使滑塌可能性增大;出現(xiàn)集中滲漏原因為壩體分層填筑時,土層比較厚,在施工時,機械功率不夠,導致填土的上部是密實的,可下部較為疏松導致集中滲漏出現(xiàn);有些大壩在施工時,施工方法較為落后,尤其是大規(guī)模人工填筑施工,運用了分段包干填筑法,造成土層厚度不一致,上升的速度也不一致,相鄰兩段接合部位含有漏壓及少壓現(xiàn)象;壩體開裂也是壩體滲漏原因,通常壩殼為強透水土料,經(jīng)過裂縫集中滲漏后,會在壩殼里擴散,對于集中滲漏位置就不容易發(fā)現(xiàn)了,造成大壩滲漏原因是比較多的,針對出現(xiàn)滲漏現(xiàn)象給予加固處理,能夠有效保障大壩安全運行。
對鋪蓋及斜墻等干縮裂縫所引起的滲漏,為確保防滲厚度,可以清除裂縫的表層,并依照設(shè)計土料的干容重來分層填筑壓實,均質(zhì)大壩表面產(chǎn)生裂縫滲漏,也可用開挖回填的方法,把表面填筑厚度在3~5 cm之上砂性的土料保護起來,防止因干縮開裂而滲漏;對于橫向裂縫容易引起上下游的滲漏危險,運用開挖回填嫩鞏固徹底處理,在開挖時要順縫抽槽,其階梯高度保持1.5 m比較適宜,當回填時,再逐步去除臺階,并保持梯形的斷面;一般縱縫的深度及寬度是比較小的,給大壩整體所造成影響亦比較小,一般不用開挖回填,僅把縫口封閉即可,以避免雨水滲漏,如果縱縫寬度>1 cm,同時深度>2 m時,則需運用開挖回填法來處理,因不均勻沉陷所引起的縱向裂縫滲漏,如果對大壩安全沒有嚴重威脅,可暫時把縫口封閉,等沉陷穩(wěn)定之后再給予處理,從而有效保障大壩的安全。
黏土鋪蓋及斜墻均是滲漏處理的有效措施,其中,黏土鋪蓋為水平滲漏的處理措施,主要是在壩體的上游地面運用黏性土來分層填筑輾壓,鋪蓋長度要滿足防滲漏需要,通常應用在透水層比較淺或者水頭比較小的工程里,鋪蓋長度為4~8 H,H是水頭,如果水頭較大,并且透水層較淺,就可運用8~10 H,其鋪蓋厚度要從上游往下游來加厚,在輾壓施工的時候,前端的厚度為0.5~1 m之間,其末端厚度在1/10~1/6 H之間,如果大壩正在運用,不能夠放空水來鋪蓋設(shè)置,能夠運用水中刨土法來鋪蓋。運用斜墻法來處理滲漏問題時,要先降低水位,并使施工面露出水面,還要對原壩體實施清理,斜墻頂部的厚度要>2 m,底部厚度應依據(jù)土料的滲透坡降來確定,而斜墻的最小厚度應>1/8 H,壤土應>1/5 H。如果壩體局部滲漏很嚴重,并形成了集中滲漏,而其他壩段質(zhì)量還是比較好的,就能夠運用局部填塞的方法來處理。
如果大壩滲漏比較嚴重,無法運用水中倒土或者斜墻法來處理的話,可運用灌漿法來處理,這種方法是在壩頂鉆孔,由上向下分段灌漿,使壩內(nèi)形成灌漿帷幕,將滲流通道阻斷。依據(jù)灌漿材料不同,能夠分為水泥灌漿、黏土漿和化學灌漿,水泥灌漿主要用在破碎巖基固結(jié)及帷幕灌漿中;黏土漿則運用在非巖性壩基及壩身的截滲堵漏中;化學灌漿則運用在壩基滲漏處理中。一般灌漿方式可分為充填灌漿及劈裂灌漿這兩種方法,充填灌漿主要是運用漿液自重或較小灌漿壓力,把漿液灌入大壩滲漏處,把滲漏裂縫及洞穴給予堵塞,這種方法主要運用在局部滲漏及危害中,像壩體的非滑坡性的裂縫處理,白蟻危害導致漏水處理,壩面塌坑的開挖回填處理之后出現(xiàn)細小裂縫填充,壩下涵洞漏水的處理等。而劈裂灌漿則是沿著壩軸線來布置灌漿孔,運用灌漿壓力使壩體沿著軸線方向來劈裂,并灌注合適的泥漿來堵塞裂縫及漏洞,當漿液析水之后與壩體緊密結(jié)合,從而形成連續(xù)防滲墻,這種處理措施比較適合范圍較大,壩體滲漏病患部位無法確定,如果大壩浸潤線的逸出點較高,而下游坡有較多病害或者大面積散浸,卻沒有滑坡現(xiàn)象,這時也能夠運用劈裂灌漿的方法來處理。
導滲主要是下排措施,把壩基或者壩身滲水能夠排除壩外,使壩體土粒能保持穩(wěn)定,不會被帶走,降低浸潤線,并降低滲壓水頭,加強壩基及壩體滲流穩(wěn)定。大壩原有防滲的排水設(shè)施無法滿足壩基、壩身滲流穩(wěn)定需求時,浸潤線會抬高,壩身出現(xiàn)散浸現(xiàn)象,壩后形成沼澤化,或者出現(xiàn)流土及管涌等滲透的破壞,對壩基造成很大威脅,運用導滲處理措施能夠改善,依照導滲部位能夠分成壩后導滲及壩身導滲兩種,常見的壩身導滲有下列幾種:①I型導滲,適合壩身及岸坡滲漏不嚴重的均質(zhì)土壩,或者是正常條件施工的土石壩;②W型導滲,適合散浸較為嚴重,大面積均質(zhì)土壩或者正常條件下施工的土石壩;③Y型導滲,適合壩坡散浸面積比較廣,并且逸出點高的均質(zhì)土壩或者正常條件施工的土石壩。而導滲砂槽適合散浸嚴重,逸出點高的均質(zhì)土壩,并具有鋪墊式的反濾設(shè)備,含造孔機械,能適當降低水位的大壩。壩后導滲可分為減壓井、排滲溝及壓滲等,排滲溝通常適合壩基是多層地基,無強透水層,表層是弱透水層,并且不是很厚時,就可運用排滲溝處理措施;減壓井則適合表層較厚,其他條件與排滲溝相同的大壩中;壓滲主要是運用透水料當作水平的反濾壓重。
大壩滲漏的原因是較多,所表現(xiàn)出現(xiàn)來的滲漏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做好防滲漏應視大壩自身實際情況,對滲漏原因給予分析,并采取合理措施進行處理,從而保障大壩的安全正常運行,充分發(fā)揮大壩的社會效益及經(jīng)濟效益。
[1]楊邦柱.水工建筑物[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45.
[2]丁周升.水庫大壩滲漏原因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1(03):30-31.
[3]馬丹.水庫大壩滲漏原因及加固處理[J].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2010(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