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黎,趙 娜
(河南衛(wèi)生職工學院醫(yī)學美容技術教研室,河南鄭州451191)
淺析如何提高美容皮膚治療技術教學效果
王 黎,趙 娜
(河南衛(wèi)生職工學院醫(yī)學美容技術教研室,河南鄭州451191)
美容皮膚治療技術;教學方法;多媒體
美容皮膚治療技術是高職高專醫(yī)療美容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該課程是以醫(yī)學美學為指導,以皮膚科學為基礎,以維護、修復、改善、塑造人體皮膚健美為目的,研究人體皮膚的結構與功能,實施損容性皮膚病治療的學科[1]。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病種達2 000余種,而常見的以損容為主的皮膚病也有130種之多,以形態(tài)學為主。由于損容性皮膚病多數顯形于外,對損容性皮膚病的描述依賴于對皮膚損害的描述,這些描述通常比較抽象,并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病人,對所學內容比較陌生;對于各種美容治療技術的操作理論性較強,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給美容皮膚治療技術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2]。如何深化美容皮膚治療技術的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以培養(yǎng)出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
興趣產生于認識和需要,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也是參與學習的強大力量??涿兰~斯曾說:“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識,對學生來說無異于來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學生會毫不關心它的存在,更不會產生掌握它的需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增強學生對美容皮膚治療技術課學習的興趣,學生才愛學、樂學。因此,第一次授課時要向學生闡明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以及學習的意義,樹立起學習該課程的長遠目標。每次授課時要明確課時目標,樹立短期目標。有了目標,學習才會有動力,才會有學習的興趣[3]。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動地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他們的不學無術,如果教師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專業(yè),就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因此,教師要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及時了解學科前沿領域的新理論和新知識與新技術,并將其傳授給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與技能適應新時代美容醫(yī)學臨床工作的需要。平時應注意圖像資料的積累,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從國內外相關網站上下載相關圖片、動畫和錄像資料,便于教學時應用。同時要真切地關愛學生,理解并尊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高職高專學生基礎比較差,不要經常拿學生和本科生相比,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高職生動手能力強,所以在考核上,強化多元化,不能僅用一張試卷考核,適當增加技能考核,筆試、口試、平時考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成績,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和對學習的興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課堂講授法、案例教學法、PBL教學法(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課堂討論法等。例如:①在總論的學習中,由于學生處在學習入門階段,距離與其密切相關的生理學、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等課程時間較久,很多相關知識學生已經遺忘,對一切都比較陌生,教師主要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課堂講授法,并通過多媒體課件、影像、圖片等手段幫助學生學習理解;②在講授皮膚的功能時采用PBL教學法:引入“皮膚有哪些功能?”、“把黃瓜片貼在臉上來給皮膚增加營養(yǎng),這樣做有意義嗎?”等問題導入法;③在講授痤瘡和色素痣等內容時,充分利用學生中有較多的病例,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扮演門診醫(yī)生和門診病人等,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幫助學生牢記疾病的臨床特點;④在講授色素障礙性皮膚病時,首先引入幾例學生們熟悉的演藝界名人的典型案例,使學生對本章內容學習有了極大的興趣,然后切入正題講授本節(jié)內容,教學過程順利,教學效果佳。通過以上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達成課時教學目標。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因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信息傳輸質量高、應用范圍廣等優(yōu)勢,已確立了其在醫(yī)學輔助教育中的主導地位。將枯燥、抽象的皮膚損害制作成形象、直觀的圖像,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4]。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集文字、圖像、聲音和動畫為一體,形象逼真,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例如:美容皮膚治療技術教學中損容性皮膚病的體征是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學生學習理解難度較大。損容性皮膚病的體征有原發(fā)性損害和繼發(fā)性損害,其中原發(fā)性損害有斑疹、丘疹、斑塊、水皰、大皰、膿皰、風團、結節(jié)和囊腫共9種,繼發(fā)性損害有浸漬、糜爛、抓痕、痂、鱗屑、潰瘍、皸裂、瘢痕、萎縮和苔蘚化10種,以往的教學多數是以文字描述為主,教師講授起來費勁,學生聽課后仍然是一頭霧水。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展示各種皮膚損害的模型和病例圖片,圖文并茂,形象逼真,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學生學習起來一目了然,提高了其對重點、難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學效果令人滿意。
實訓課教學是美容皮膚治療技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手段,因此要重視并加強實訓課教學。目前筆者主要采取的實訓方法有兩種:一是由教師先對實訓內容、要求進行簡單講解后播放相關的教學視頻資料;二是帶領學生去美容皮膚科門診臨床見習。第一種實訓方法內容講解系統(tǒng)、全面,但學生缺少實際操作的機會,學生缺少積極性、主動性;第二種實訓方法學生有較多的實際操作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學生學習興趣高,學習積極主動,教學效果佳。因此在教學中應適當加大臨床見習學時比例,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總之,美容皮膚治療技術是美容醫(yī)學實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專業(yè)知識,增長專業(yè)技能,為今后從事美容實踐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1]邊二堂.美容皮膚治療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
[2]周春麗,吳 軍,王儒鵬,等.關于提高皮膚性病學教學質量的思考[J].重慶醫(yī)學,2011,40(18):1 863-1 864.
[3]姜加輝.皮膚性病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J].醫(yī)藥前沿,2011:17-18.
[4]鄭文軍.試論多媒體在皮膚性病學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缺點[J].華夏醫(yī)學,2008,21(5):978-979.
[責任編校:張亞光]
R 642.0
B
1008-9276(2012)04-0551-02
2012-04-25
王 黎(1973-),女,河南省滎陽市人,碩士,主治醫(yī)師,從事美容技術臨床治療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