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晨菲
(天津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天津300320)
大學生愛情非理性信念的探索性研究
路晨菲
(天津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天津300320)
大學生;愛情;非理性信念
采用自編問卷對300名大學生就愛情非理性信念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當前大學生的愛情非理性信念主要表現(xiàn)在六個方面,即:“消極評價”、“不合理期望”、“追求完美”、“錯誤動機”、“歪曲認知”、“絕對化自我要求”。并且,不同性別、年級、學科、生源地的大學生表現(xiàn)出不同的愛情非理性信念特點。
大學生處于青年初期,建立親密關系是該時期的重要發(fā)展任務。良好的親密關系可以增強心理健康,但如若不能建立和維持良好的親密關系將會給個體帶來情感困擾和心理壓力。在眾多由戀愛而引發(fā)的問題中,其中相當一部分問題反映出了大學生在對愛情的理解、認識、態(tài)度方面等存在很多的誤區(qū),即大學生存在這樣或那樣關于愛情的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的概念由Ellis提出,是指那些缺乏經(jīng)驗支持、與現(xiàn)實不相符合的信念或思想、缺乏客觀根據(jù)、不符合實際的苛求[1],具有絕對化的要求、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三個主要特征[2]。Ellis還指出,正是個體對事件的非理性的看法、解釋和評價,而非事件本身引起了個體的焦慮、恐懼、抑郁、絕望、憤怒等負性情緒,以及拖沓、逃避等行為障礙,甚至引發(fā)暴力沖突。鑒于此,本文試圖探究大學生關于愛情的非理性信念,以及不同性別、年級、學科等的差異,為引導大學生建立積極的戀愛心態(tài),干預戀愛關系沖突、失戀情緒困擾提供依據(jù)。
采用自編《大學生愛情非理性信念調查問卷》對300名大學生施測。問卷問題來源于三部分。一是對10名訪談被試進行訪談,涉及大學生對愛情的態(tài)度、愛情觀、擇友動機、如何和戀人相處等話題,并舉實例加以說明。二是來自大學生就愛情問題所做心理咨詢的相關資料。三是書籍中所講到的大學生愛情的狀況。對上述資料中涉及大學生愛情非理性信念的條目進行抽取,并對愛情非理性信念的關鍵詞進行頻次整理和統(tǒng)計,選擇頻次較高的關鍵詞提煉成語句組成問卷。將一稿問卷請三位相關專家審閱,刪除三位專家都予以否定的條目,形成最終《大學生愛情非理性信念調查問卷》。
在大學生戀愛現(xiàn)狀方面,戀愛已經(jīng)從過去中學時期的“小插曲”變成了大學生活中的“主旋律”之一。從調查結果來看,當前大學生中大部分都有過戀愛經(jīng)歷,或正處于戀愛期間,兩者共占約70%。并且在這些同學中,有超過60%的同學有過兩次或超過兩次、甚至三次以上的戀愛經(jīng)歷,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大學生戀愛的隨意性和不穩(wěn)定性。
此外,還調查了大學生就愛情話題與父母的溝通,與戀愛對象溝通,以及大學生之間對愛情經(jīng)歷的分享與求助狀況。結果顯示,有約60%的家長會主動與子女談論情感和婚戀話題,能互相交流看法。絕大部分的同學(86.2%)表示自己曾因戀愛的情感問題遇到過煩惱,如失戀、單相思、爭吵等。在遇到煩惱、困惑時,很多同學會去尋求幫助。尋求幫助的對象首選是自己的好朋友、其次是自己獨自解決、再次是與自己的男 (女)朋友溝通解決、再次是自己的父母,最后是選擇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幫助。但在具體解決問題的措施上,大學生表現(xiàn)出不知如何與自己的戀人溝通解決,逃避和無措的行為特點。
對回收的《大學生愛情非理性信念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生普遍存在“消極評價”、“不合理期望”、“追求完美”、 “錯誤動機”、 “歪曲感知”、“絕對化的自我要求”6個方面的愛情非理性信念。
“消極評價”主要反映了大學生對戀愛雙方行為、失戀的原因等做消極或負性的解釋。“不合理期望”主要反映了大學生對戀人、對雙方關系模式的不切實際的、絕對化的期望和欲求?!白非笸昝馈敝饕从沉舜髮W生關于愛情的理想化想象?!板e誤動機”主要反映了大學生不正確的戀愛、交友動機?!巴崆母兄敝饕从沉舜髮W生不客觀的體驗、感受和認識?!敖^對化的自我要求”主要反映了大學生用絕對化的、不理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對待愛情、對待戀人。
分析產生上述非理性信念的原因,大學生尚處在青年初期,這個發(fā)展時期的個體往往認知思維發(fā)展處于有“二元論階段”及向“相對性階段”過渡時期,即仍存在對問題非此即彼的看法,但逐漸在向辨證的、 “變通性思維”發(fā)展[3]。由于愛情關系本身的復雜性,大學生既往經(jīng)驗的不足與缺失,自我意識的不穩(wěn)定性,以及大學生面臨的各種生活學習壓力事件和內心沖突。因此,這些就成為了大學生形成愛情非理性信念的現(xiàn)實土壤。
分別在性別、年級、學科、戀愛次數(shù)、會不會和別人分享戀愛經(jīng)歷、遇到煩惱時會不會主動求助六個變量的不同水平上進行差異性檢驗,統(tǒng)計結果在上述六個變量的不同水平上均呈現(xiàn)明顯差異。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愛情非理性信念認同上的差別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與女生相比,男生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錯誤動機”;而女生則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消極評價”和“不合理期望”。這與現(xiàn)實的情況是比較一致的。目前很多男性大學生在失戀后往往很快與新的戀愛伴侶結合。戀愛中的女生則會反復糾纏在一些對對方不合理的要求上,而經(jīng)歷失戀的女生更容易擴大和惡化失戀的后果。
(二)不同年級大學生在愛情非理性信念認同上的差別
從年級角度看,高年級的大學生個體存在更多的對愛情非理性信念,主要表現(xiàn)在“不合理期望”、“歪曲感知”和“追求完美”三個方面,這一方面可能與其消極戀愛經(jīng)驗有關,另一方面可能與三、四年級大學生面臨的壓力高于低年級大學生,如考驗、就業(yè)壓力等。
(三)不同學科大學生在愛情非理性信念認同上的差別
總體上,理工科、藝體類的大學生非理性信念的得分顯著高于文史類得分。理工科較文史類大學生更加“追求完美”,同時也表現(xiàn)出更多“錯誤動機”;藝體類的大學生則較文史類大學生表現(xiàn)出更多的“絕對化自我要求”。
(四)其他方面差異的分析
從生源地來看,與農村大學生相比,城市的大學生表現(xiàn)出更多的“錯誤動機”這一非理性信念。與上述結果聯(lián)系提示,男性大學生、城市里的大學生和學習理工科的大學生在對待戀愛問題將可能表現(xiàn)出更大的隨意性。
不和別人分享愛情經(jīng)歷的同學比經(jīng)常和別人分享愛情經(jīng)歷的同學表現(xiàn)出更多“消極評價”非理性信念;遇到困擾會不求助的大學生比主動求助的學生表現(xiàn)出更多的“消極評價”非理性信念。這一結果提示,面對問題和相互溝通能夠起到一定修正大學生愛情的非理性信念的作用。
戀愛4次及以上的大學生在“消極評價”非理性信念維度上的得分顯著低于從未戀愛和只戀愛過1次的大學生得分。與從未戀愛和只戀愛過1次的同學相比,戀愛4次及以上的同學會表現(xiàn)出較少的“消極評價”,但不會降低自己關于愛情的“不合理期望”。這可能是因為,沒有戀愛經(jīng)歷的大學生或剛剛談戀愛的大學生往往會過多關注自己將會在戀愛中的表現(xiàn),但凡不如意,就會做出自我貶低式的評價。而多次戀愛的同學則可能由于其戀愛經(jīng)驗能夠一分為二的看待彼此的表現(xiàn)。然而,多次戀愛的同學并不會因此降低對愛情的“不合理期望”。這可能與每個人都期望從戀愛中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有關。這一結果還提示,愛情非理性信念的修通與單純的戀愛次數(shù)或經(jīng)歷沒有直接關系,注重戀愛雙方溝通、共同承擔責任的高質量戀愛將有助于改善大學生的愛情非理性信念。
[1] Ellis,A.The revised ABC's of RE Therapy[J].Journalof Rational-Emotive an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1991,(9):139-168.
[2][3] 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心理咨詢師培訓教程(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114-130.
[4] 肖漢仕,蘇林雁,范方.中學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的編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10):690-692.
[5] 向光富.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調查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9):81-83.
An Exp loratory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Love Irrational Beliefs
LU Chen-fei
(School of European Studies,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Tianjin 300320,China)
college students;love;irrational beliefs
The study investigates and analyses the love irrational Beliefs of300 college studentswith self-made questionnaires.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love irrational belief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mainly reflected in six aspects,namely:"negative evaluation","unreasonable expectations","pursuit of perfection","wrongmotives" ,"a distortion of cognition"and"absolute self-requirement" .What'smore,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s,grades,subjects and birthplac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love irrational convictions.
C913.1
A
2095-2708(2012)03-0010-02
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