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穎,劉海波
(赤峰學院 學生工作處,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完全學分制下民族地區(qū)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
——以赤峰學院為例
徐利穎,劉海波
(赤峰學院 學生工作處,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完全學分制是以選課制為基礎,修讀最低必要學分作為畢業(yè)標準,以平均學分績點作為取得學位標準,允許學生有一定的選擇課程和選擇修業(yè)年限自由的教學管理制度,更加注重學生個性化,利于因材施教.但完全學分制在民族地區(qū)高校的施行,必將給現行學生管理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只有積極應對這種挑戰(zhàn),努力創(chuàng)新,學生工作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的變化,更好地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
完全學分制;學校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
學分制模式在我國高校廣泛推行,給我國高等教育帶來了深刻變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優(yōu)化,因材施教的理念得到較好實施,但與此同時,班集體概念的弱化甚至消失,也給高校學生工作特別是民族地區(qū)高校學生工作傳統(tǒng)模式帶來了許多沖擊.因此,順應潮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完全學分制下民族地區(qū)高校學生工作的應對與創(chuàng)新,具有極為緊迫和現實的意義.
完全學分制是一種把必須取得的畢業(yè)總學分作為畢業(yè)標準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計劃中各門課程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學時量,確定每門課程的學分,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規(guī)定各類課程的比例,以及準予學生畢業(yè)的最低總學分的教學管理模式.在規(guī)定的學籍有效時間內,允許學生有一定的選學課程的自由,只要修滿教學計劃規(guī)定的畢業(yè)總學分,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即可畢業(yè).完全學分制以選課制為基礎,集導師制、彈性學制等制度于一身,是一種能較好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滿足學生個性差異、具有較完善競爭機制的教學管理制度,完全學分制完全打破了學年界限,以學分管理課程,可以縮短或延長修業(yè)年限,承認學生差異,尊重和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符合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規(guī)律,符合新世紀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學分制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管理模式,目前正為大多數高校所接受并努力實踐,我國高校推行的學分制依據各自實際不盡相同,大致有以下幾種: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河南大學、暨南大學、江蘇大學等實行的是完全學分制;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等實行計劃學分制;華東師范大學、吉林大學等實行學年學分制;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等實行全面加權學分制;少數工科或醫(yī)科大學實行復合學分制等.盡管這幾種類型的學分制雖然存在差異,但也有一些共同點,我國的學分制是在突出專業(yè)的前提下實行的,注重專業(yè)和基礎的結合.
高?,F行學生工作管理模式及運行體制是與學年制相適應,其最顯著的特點是,以班級為單位的學生基層組織成員相對穩(wěn)定,學生教育管理體制層次清楚.以我校為例,我校是2003年合并升本的,由五所學校合并而成,是一所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地方院校,目前學生構成有本科、高職高專、預科生等層次.我校的學生管理模式實行的是“院、系、班”三級管理以系為主的學生管理機制,目前我院共有19個二級學院,238個班級,各項活動開展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但是,實行完全學分制后,學生可以自主選修業(yè)年限、選專業(yè)、選任課教師、選上課時間等,傳統(tǒng)的年級和班級功能被弱化,甚至消失,使得現行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基層組織機構對學生的約束力下降,已不能達到有效的教育管理的目的,從而使現行的學生工作運行體制及管理模式無法正常的運行.
完全學分制賦予了學生一定的選課權,但由于我校大多數學生自主能力不強,而且我院還有1000余名蒙語授課的學生,有可能負面利用這種權利,出現盲目選課現象,他們把獲取學分作為學習的主要目的,有的在選課上可能就易避難,或是選擇管理不嚴的教師,形成“湊學分”現象,甚至認為不過也無所謂,下次再選修;有的興趣愛好廣泛但不穩(wěn)定,選課時盲目樂觀多選課,后來不得不退選,有的不了解大學專業(yè)課程之間的前續(xù)和后繼關系,選課時顛倒順序,這勢必會使對學生知識結構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受到沖擊,降低學習質量.
完全學分制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跨專業(yè)、跨年級選課,允許延長或縮短學制,但使得現行學生評價體系、獎懲措施將失去激勵作用.同時專業(yè)、年級界限的模糊也會對學生黨團組織建設帶來影響,班級黨團組織和班委會的職能弱化,使得建于年級、班級的學生黨支部工作難以開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層黨團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影響了班級的凝聚力和團結力.
首先,要更新觀念,認識到實施完全學分制是一場教學管理領域的革命,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體制適應經濟模式變化的必然選擇.學分制的改革,說到底是引進一種競爭機制,這種競爭機制體現在學生和老師兩個方面:對于學生,學校提供條件鼓勵學生發(fā)展自我;對于老師,則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素質和技能;對于學生工作人員,在當今社會知識經濟迅猛發(fā)展的形勢下,一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掌握知識經濟時代特點的活動,都可以大膽嘗試,也應該追求自身價值的體現,注重從知識結構,心理素質,學歷層次,學術水平和實踐經驗等方面提高自己,深刻認識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積極探索適應不同民族、不同專業(yè)特點和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的有效方法和管理模式.
完全學分制下的學生工作應積極探索建立一支有利于學生全面成才的導向型的服務體系.要成立新生服務中心、選課指導中心、勤工助學服務中心、職業(yè)生涯指導中心、心理咨詢與輔導中心、學生社團文化活動中心、法律服務中心、就業(yè)指導中心等等.這些咨詢和服務體系是發(fā)揮學生工作導向、服務職能的載體,這些服務體系要集中辦公,最好辦公區(qū)設在學生公寓,便于學生隨時咨詢,及時解決問題.
其次要建立科學的管理系統(tǒng),加強科學管理.在管理形式上,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在管理內容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人而異;管理模式上,要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在管理中,除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外,要充分發(fā)揮全員育人的功能,除了專職學生工作人員外,各任課教師、管理人員、服務人員要共同完成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務.此外,就我校目前的狀況,要實行完全學分制,急需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信息系統(tǒng),完善校園網,實現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化.
實行完全學分后,班級功能弱化甚至消失的情況下,學生居住的社區(qū)公寓成為新的工作重心,應將學生公寓作為學校育人的重要基地.以公寓區(qū)為基層組織,以學生黨團組織和社區(qū)服務中心為載體,成立社區(qū)學生工作委員會,指導學生社區(qū)教育管理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思想的干擾和影響.要建章立制,切實發(fā)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嚴格實施住宿生品行表現評價規(guī)范,使社區(qū)管理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依法辦事、有章可循.也有人提出了加強學校與生活園區(qū)的溝通與結合,建立生活園區(qū)、公寓、樓層三個管理層次的組織機構,實行輔導員入住宿舍開展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建立輔導員在學院和生活園區(qū)的互相交叉兼職機制,既分工負責,又相互配合,形成共同發(fā)展的工作局面.
〔1〕沈祖蕓.復旦大學建立“完全學分制”[N].中國教育報,2002-12-19.
〔2〕費英勤,李向晟.學分制條件下高校學生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7):88.
〔3〕張曉云,李旭東,熊書銀.基于學分制的高校學生管理問題與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148-149.
G645
A
1673-260X(2012)08-01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