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潔
(北京安信基企業(yè)顧問有限公司,北京 100015)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將成語定義為:人們長期以來習(xí)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句。漢語中的成語絕大部分由四個字組成,是經(jīng)過長期使用、錘煉及演變而形成的固定短語。漢語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成語非常豐富。漢語中的成語一般來源于歷史故事、寓言、神話、傳說及古典文學(xué)作品,經(jīng)過人們長期使用,承載統(tǒng)一、整體的意義。成語的結(jié)構(gòu)反映了漢語對四字格的偏愛,內(nèi)容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及文化含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恰當?shù)剡\用成語可以使語言精煉、形象、生動,成語的韻律與歷史性為語言增添了文學(xué)美感,用法上更加正式。
英語中的idioms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載體,源自歷史、傳統(tǒng)、文化、神話故事、名人引言、文學(xué)作品等,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與褒貶含義,傳遞了說話者的態(tài)度與或積極或消極的個人觀點,如幽默、惱怒、贊賞、反對、尊重、厭棄等。在恰當?shù)恼Z境中正確使用idioms可以強調(diào)個人立場、使表述更加生動。與漢語成語不同,英語中的idioms沒有固定的單詞數(shù)量,并且更多應(yīng)用于非正式場合與語境。
動物形象在英漢語言中都有廣泛運用,在兩種語言中的象征意義有相通之處,也有因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不同而形成的根本性區(qū)別。
英語語言受《圣經(jīng)》的深遠影響,很多動物形象在《圣經(jīng)》中被賦予鮮明的宗教含義,如綿羊或羊羔在《圣經(jīng)》中被多次用來比喻分散的、迷失方向、需要指引的上帝的子民,而耶穌被描寫為a lamb for slaughter;蛇(serpent)在伊甸園引誘夏娃偷食智慧果,是撒旦的化身、一切罪惡的源頭;dragon(龍)與serpent(蛇)的形象在《圣經(jīng)》中緊密相聯(lián)。漢語中的動物形象沒有濃厚的宗教含義,其象征意義的解讀也與英語大相徑庭,例如羊在漢語中的形象雖然也是溫順可愛的,但并沒有迷失方向、無助與犧牲的含義,虎入羊群、亡羊補牢、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帶有羊的形象的成語含義更貼近日常生活經(jīng)驗;龍與蛇在漢語中無緊密關(guān)聯(lián),龍象征皇室與尊貴,龍蛇混雜、魚龍混雜在漢語中用來比喻好的與壞的混在一起。
歷史文化與生活方式的不同對英漢語言中動物形象的解讀也有深刻影響。例如在英語世界里,狗是人們最忠誠的伙伴,享有家庭成員的地位,英語中帶有dog的成語數(shù)量最多,并且多數(shù)是褒義,如英語學(xué)習(xí)者熟知的lucky dog(幸運兒),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皆有得意時)[4]等;與之相對應(yīng),漢語中狗的形象是卑賤、盲從的,多數(shù)為貶義,如掛羊頭賣狗肉、狗尾續(xù)貂、狼心狗肺、狗仗官勢等。再如,由于社會發(fā)展進程與歷史文化的不同,貓在西方世界很早被收為家養(yǎng)寵物,在古羅馬享有神圣的地位,具有神秘、靈異、警覺、獨立的象征含義,黑色的貓則與巫術(shù)魔法聯(lián)系在一起(Venefica)。英語中與貓相關(guān)的idioms數(shù)不勝數(shù),但漢語中帶有貓的形象的成語寥寥無幾。
盡管英漢語言中成語運用的語境與動物形象的解讀有諸多差異,但仍然存在一小部分語義與動物象征含義類似的英漢對應(yīng)成語。例如:
例1.fish in troubled waters渾水摸魚
例2.He who rides a tiger is afraid to dismount.騎虎難下
例3.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雙雕
例4.to fish in the air緣木求魚
這些成語從整體意義、動物形象運用、語言生動性上都有最大限度的對應(yīng),為英語學(xué)習(xí)與工作者在翻譯中帶來極大便利。
正如本文開頭所述,漢語成語大多為四字格,讀來朗朗上口,具有很強的韻律美感,用法偏正式,而英語中的idioms無字數(shù)偏好,生動有趣,比較而言,更多運用于非正式語境。英語idioms漢譯時,并無必要拘泥于短語字數(shù)結(jié)構(gòu),一般而言,遵循簡潔、生動、準確的原則,即可達到翻譯目的。
在浩瀚的英語動物成語庫中,有一小部分借用了動物形象某一特定象征意義,而此象征意義在漢語中有相似的文化解讀,對這類成語,英語學(xué)習(xí)與工作者只需從字面理解,在無對應(yīng)成語的前提下,直接照字面翻譯即可。例如:
例5.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寧為犬首,不作獅尾(注:此成語也可譯作“寧為雞口,毋為牛后”,但筆者認為在源語言成語使用的特定的動物象征意義是目標語言讀者可以理解接受并能夠產(chǎn)生共鳴的前提下,保留源語言成語使用的動物形象能夠更好地傳遞原文的含義)
例6.Every horse thinks its own pack heaviest.每匹馬都認為自己所負的背包最重。
例7.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你可以把馬拉到水邊,但不能強迫他喝水。
例8.Proud as a peacock.像孔雀一樣驕傲。
例9.Bull in a china shop.瓷器店里的蠻牛。
例10.A fish out of water離水的魚
例11.There are plenty of fish in the sea.海里好魚多的是。(注:此英語成語意為還有別的選擇,尤其指人選。在特指男女戀愛關(guān)系時,也可翻譯為漢語對應(yīng)成語“天涯何處無芳草”,但從文化解讀上看,后者更加書面與詩意,帶有浪漫氣息,而英文原意通俗易懂,一目了然,且并不單指戀人,eg.It’s too bad that your secretary quit,but there are plenty of other fish in the sea.所以不能作為此成語的標準翻譯。)
例12.Meek as a lamb.像羊羔一樣溫順
例13.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
由于成語中的動物形象是民族社會化符號,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既找不到完全對應(yīng)的漢語成語,也不能生硬地照字面直譯,讓讀者或聽者不知所云。根據(jù)等效翻譯的原則(即從信息論的角度出發(fā),將讀者的反應(yīng)作為衡量信息傳遞是否成功的標準,要求譯文對譯文讀者產(chǎn)生的效果與原文對原文讀者產(chǎn)生的效果要相當)(Newmark 2001:48),及動物象征意義在英漢語言中的差異,英語學(xué)習(xí)與工作者可在英漢成語翻譯過程中采取意譯的方法,解析英文源語言成語所表達的意思,并使用目標語言另外的形式表達出來。
英語語言中,帶有dog和cat的成語數(shù)量最多,使用最廣泛。Dog在英語世界里是人們最忠誠的伙伴,享有家庭成員的地位;cat在西方世界里是極受歡迎的家養(yǎng)寵物。我們在英語電視電影里可以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dog和cat的形象,以他們做主角的動畫和電影廣為流行;英語中談及dog和cat時,會使用帶有性別含義的人稱代詞,she/he,而不是中性的it;dog在英語世界里象征著 Loyalty(忠誠)、Intelligence(智慧)、Protection(守護)、Cooperation(合作),cat則象征著 Mysterious(神秘)、intuitive(直覺敏銳)、watchfulness(警覺)、independent(獨立)、Supernatural(超自然,靈異)(Venefica)。與之相對應(yīng),由于歷史文化傳統(tǒng)及生活方式的差別,漢語中帶有貓的成語屈指可數(shù),帶有狗的成語多為貶義,因此,帶有dog和cat的英語成語漢譯時,貓和狗的形象經(jīng)常隱去,換成能夠被中國讀者接受和理解的表達方式,意譯是比較常用的處理方法。
另外,需要注意的英語成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動物形象有Monkey和Rat。在中國,猴子象征著聰明、機智、靈活,古典名著《西游記》中美猴王的形象家喻戶曉,深受大眾喜愛。我們形容一個人頭腦靈活、行為頑皮,會說他“猴精”,猴子的形象在中國文化里是正面的、積極向上的,多為褒義;但是在英語世界里,猴子性情Erratic(不穩(wěn)定、不可靠),Playful(好嬉鬧的),盲目跟從,愚蠢并容易受騙,帶有Monkey的英語成語也多為貶意,如:make a monkey of someone(愚弄某人),monkey with sth(胡亂折騰)。 關(guān)于 rat,很有意思的是,漢語把 rat(碩鼠)和mouse(小老鼠)統(tǒng)稱為老鼠,但在英語世界里,兩者有本質(zhì)區(qū)別,Mouse象征著shyness(膽怯、害羞),innocence(清白、單純),rat則和貧窮與疾病聯(lián)系在一起,代表untrustworthy(不值得信任、不可靠)的小人(Venefica)。試比較:as quiet as a mouse(指人,非常安靜),Are you a man or mouse?(你有膽量嗎? )rat out on someone(出賣某人),rat out(夾著尾巴走,尷尬離去)。
成語意譯分以下兩種情況:
1)英語成語在漢語中可找到意思對等的成語、習(xí)語或俗語,但所使用的動物形象或喻體發(fā)生變化,例如:
例14.If you lie down with dogs,you will get up with fleas.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例15.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
例16.Rain cats and dogs.傾盆大雨
例17.Be like a cat on a hot tin roof.緊張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例18.When the cat’s away,the mice will play.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例19.A cash cow搖錢樹
例20.Drink like a fish牛飲
例21.Fish story吹牛
例22.Like shooting fish in a barrel如甕中捉鱉
例23.Rats abandon a sinking ship.樹倒猢猻散
例24.Look like a drowned rat.看上去像只落湯雞
2)英語成語在漢語中找不到意思對等的成語、習(xí)語或俗語,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解析源語言成語的含義,用描述性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
例25.See a man about a dog有點事;要去方便一下
例26.Be the cat’s whiskers了不起的東西/人/主意
例27.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秘密泄漏
例28.Horse of another color完全另一回事
例29.Chicken feed低微的薪水
例30.Until the cows come home直到很晚
例31.Be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使……大發(fā)雷霆/暴跳如雷
例32.Donkey’s years很長時間;很久
例33.Fish or cut bait.要么全力以赴,要么索性放棄
例34.Have bigger fish to fry另有正事要辦
例35.White elephant昂貴又無用之物
例36.Have a memory like an elephant記憶力特別好(注:在英語世界里,elephant擁有極強的記憶力是常識,與此相關(guān)的成語還有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A memory of an elephant等)
例37.Monkey business胡鬧,?;ㄕ?/p>
例38.If you pay peanuts,you get monkeys.微薪養(yǎng)蠢材
例39.Smell a rat發(fā)覺可疑之處
語言是社會交際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不同語言之間的接觸與碰撞愈多,相互滲透的現(xiàn)象也愈加突出。社會開放對語言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本族語與外族語接觸與碰撞的機會愈多,滲入愈多,相通之處也愈多。在雙語學(xué)中,由于語言接觸而引起的本族語對外來語的同化、吸收現(xiàn)象稱為異化 (alienation)(劉宓慶2005:114)。異化現(xiàn)象拓寬了雙語之間的共性,消除雙語之間某些具體表達方式的差距,延展了可譯性,這其中包括英語動物成語漢譯。這類成語有一部分來自歷史或神話典故,因為使用范圍廣、歷史久,其字面意義和比喻意義已經(jīng)在中國讀者中深入人心。例如:
例40.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馬——比喻暗藏的敵人或危險
例41.Crocodile tears鱷魚的眼淚——比喻假慈悲
例42.Curiosity killed the cat好奇害死貓——比喻多管閑事就是自找麻煩
例43.A dark horse黑馬——比喻出人意料的獲勝者,有不為人知的卓越才華或想法的人
例44.Cry wolf狼來了——比喻虛發(fā)警報
同一條英語動物成語,根據(jù)具體上下文或譯者的翻譯風格,可譯成許多同義的漢語成語、俗語、習(xí)語或描述性語言,例如:
例45.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沒法讓老狗學(xué)新把戲;人老不學(xué)藝;很難讓人們改變他們的行為方式。
例46.See which way the cat jumps.見風使舵;隨機應(yīng)變;觀望形勢后行動/決定
例47.Horses for courses.物各盡其善,人各盡其能;知人善任
例48.Hit the bull’s eye.一針見血;正中靶心;切中要害;一舉獲得成功
例49.Neither fish nor fowl.非驢非馬;不倫不類;沒有明顯特征
例50.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一花獨放不是春;不能單憑一個例子而下定論
例51.Rats abandon a sinking ship.樹倒猢猻散;船沉鼠先逃;家敗親友疏
另外,在英語動物成語漢譯時,切忌不問原委、輕率地望文生義。有一些英漢成語在形式及字面上非常相似,使我們一讀到或聽到這些英語成語,會立刻聯(lián)想到那些漢語成語、俗語、習(xí)語或說法,而實際上兩者的含義很可能南轅北轍(馮慶華2008:107)。例如:
例52.Dog eat dog.
誤譯:狗咬狗 (比喻壞人之間互相傾軋、爭斗)
正譯:殘酷競爭,人吃人的關(guān)系
例53.Close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
誤譯:亡羊補牢(語出《戰(zhàn)國策·楚策四》:“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比喻在受到損失之后想辦法補救,免得以后再受損失)
正譯:馬跑了才關(guān)廄門,賊去關(guān)門(比喻糟糕的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再做補救,已于事無補)
英語動物成語漢譯絕非易事,我們既要考慮到成語在英漢語言中應(yīng)用的不同語境及功能,又要考慮到動物的象征意義在中西文化的差別;既要理解正確,又要注意上下文、語境、場合,選擇最恰當?shù)谋磉_方式;既要盡量用目標語言傳遞源語言動物成語的精煉、生動、褒貶義、態(tài)度與幽默感,又要避免望文生義,輕率地把一些語言形式和所使用的動物形象相近的英漢成語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我們要深入學(xué)習(xí)與動物成語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本著一絲不茍、弄清原委、細致入微的治學(xué)態(tài)度,全面深入的探尋動物成語翻譯的多種思考角度與表達方式。
Venefica,A.http://www.whats-your-sign.com/animal-totems.html
Newmark,P.(2001).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馮慶華(2008).實用翻譯教程 [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宓慶(2005).新編當代翻譯理論 [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