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寶 龔婉敏 項建民(上饒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江西 上饒 334000)
體育與健康課程提倡“有效教學”。大學體育教學承高中體育教學啟未來社會體育規(guī)范。因此,大學體育教學開始要關注學生的“高中體育習慣”,慢慢鋪路架橋式得為他們未來良好體育行為養(yǎng)成過渡進行教學指導。馬惠娣認為:“休閑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tài),它往往以滲透、融合、感染、凝聚、凈化等多種形式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質量。因為它的意義不僅在于恢復體力, 更重要的在于休閑生活結出的美麗碩果--在于精神的調整與升華。休閑體育是休閑化了的體育,是一種在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空間中進行的遵循自然、有規(guī)律的體育活動?!坝迫蛔缘?,樂在其中;靈活輕松;體驗感悟”是休閑的自然本質體現(xiàn)。休閑體育具有運動方式多樣、技術和體能要求不高、可自由選擇活動內容、靈活參與、使人心態(tài)愉悅等特點。休閑化體育教學就是在更自然、更人性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一種體育施教方式。大學校園倡導: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因此,從目前新體育課程強調通過改變的單一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角度,以及“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精神的角度,高校體育教學休閑化有其實際意義。
1966年,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提出了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人類知識不是純客觀的,學習者的知識不是由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自己建構的;知識不是獨自形成的,而是在與外部環(huán)境的交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灌輸?shù)膶ο蟮日J知理論觀點。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和社會性。休閑體育教學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更輕松愉快,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接受和體驗體育運動的知識和技術,并且能夠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拓學生思維空間,增強其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倡四個基本理念,即堅持“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這是多年來體育教學研究的結果,是對體育教學的總的指導性的要求。1999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頒布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極大地推動了學校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為學校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指明了方向。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決定》中明確指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在工作中,貫徹好“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就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目標上,體現(xiàn)身體、心理、能力和品德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有機統(tǒng)一;在課程內容上,突出生活、自然、環(huán)境與健康密切相關的內容,建立和完善學生健康的體育觀和價值觀。體育的本質功能在于培育身體,在于不斷的加強生命的活力。休閑體育教學降低了體育運動的“機械灌輸”。學生在體驗體育運動價值的同時,也能夠分享彼此的感受。這樣既可增強體質,亦可滿足心理需求。休閑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再作一適當?shù)膯l(fā)和引導,那么效果就是可以輕松地讓體育運動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加強其體育鍛煉的頻率,有利于健康的延續(xù)性。休閑體育教學過程中力求內容的多樣性、目標的多層次性。這樣可以讓每位學生從休閑體育教學中受益。
大學校園呈現(xiàn)的是生機勃勃、山水相間、綠意盎然、設施齊全的環(huán)境格局。這為休閑體育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休閑體育教學完全可以利用校園自然條件開展教學。當然,這需要每位體育教師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發(fā)揮自己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智力條件,改編出本校實際條件下的休閑體育項目。
讓體育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行為方式之一,更好地保障大學生身心健康是大學體育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休閑體育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教條主義”,讓體育活動意識自然有機融入大學生的思想體系中。符合不斷發(fā)展中的教育對體育教學的要求。
大學生是“準社會人”,是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感知社會發(fā)展的敏感群體。加之大學期間時間相對充足,社會化平臺基礎厚實,這為課中和課外進行休閑體育教學創(chuàng)造了條件。
休閑體育雖然具有自由、無拘無束的特點,但不代表散漫無組織性。教學組織內涵豐富,包括教學分組、分組教學;場地設施布置;課堂常規(guī)建立與實施等。休閑體育教學在組織教學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意愿,允許學生發(fā)表不同觀點。建立一套規(guī)范而靈活的課堂常規(guī);實行常態(tài)分組和機動調配分組相結合模式;根據(jù)休閑體育項目內容進行場地設施的配置和創(chuàng)建等。組織中提倡師生都可作為組織的領導者。
體育教學改革強調內容的可選擇性。首先學校要根據(jù)《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本校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多地開設運動項目,讓其“在教學內容上,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讓教材適應學生;其二,學生在學校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所喜歡學習的運動項目。新體育課程強調要選擇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內容。若不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迫學生去學習一些不感興趣的內容,學生就不可能積極地、主動地去學習。
體育與健康課程強調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和科學性,不但重視對體能、運動知識和技能的評價,而且重視對學習態(tài)度、進步幅度、情意表現(xiàn)和合作精神、健康行為等的評價。
休閑體育教學網(wǎng)絡平臺建立可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互動交流。將休閑體育活動項目的基礎知識與技術講解視頻等放到網(wǎng)絡上供學生學習或者回顧復習。以便學生對更多休閑體育項目有所了解,有利于學生對適合自己的休閑體育項目做出選擇。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新的休閑體育項目并上傳休閑體育教學網(wǎng)絡供師生間討論學習和體驗等。
利用校園展示欄宣傳休閑體育的價值,展示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宣揚體育明星事跡;張貼與休閑體育相關的新聞報道等。從休閑文化的角度讓大學生認識體育,感受體育,喜歡體育。校園休閑體育教學優(yōu)秀成果展示每年在校園中對休閑體育教學中涌現(xiàn)的好項目和好的教學方法進行集體展示。參加的對象既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這樣不但可以豐富校園體育文化,還可以最大程度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動機,增強體育教師和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還可以促進學校體育教學的健康科學發(fā)展。
規(guī)范的休閑活動必須符合4個標準: 能夠自我實現(xiàn)及自我發(fā)展;能夠促進身心健康; 具有社會化功能;;能夠獲得精神上的追求。休閑體育教學不僅讓大學生接受休閑體育教學的內容,明確休閑體育的目的,掌握休閑體育活動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對大學生日常休閑體育中可能會發(fā)生的失范現(xiàn)象進行提醒和糾正指導。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休閑體育教學的作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素質教育提倡“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fā)展”。因此,高校休閑體育教學會既追求三基教學、快樂體育、終身體育、體質加強等教學思想又會結合時代發(fā)展、大學生自身特征等向更高層次教學思想體系發(fā)展。筆者認為,高校休閑體育教學發(fā)展趨勢是重視學生情商發(fā)展、合作探究、動手操作、體驗感悟、生存自救等的體育教學內容和形式占得比重會增加?!靶袨橐龑А笔俏磥砀咝P蓍e體育教學的核心價值追求。
[1]馬惠娣.休閑問題的理論探究[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6(6):71-75.
[2]梁若雯.論規(guī)范休閑與休閑體育-基于對大學生失范休閑現(xiàn)象的審視[J].浙江體育科學,2011,33(1):66-68.
[3]周愛光.體育休閑本質的哲學思考-兼論體育休閑與休閑體育的關系[J].體育學刊,2009,16(5):1-6
[4]張勇,孟凡強.休閑教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發(fā)展趨勢[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25(6):91-93
[5]孟凡強.休閑體育教育的研究現(xiàn)狀與問題[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24(7):75—78.
[6]程一軍.休閑體育教育:現(xiàn)代大學生的必修課[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7(2):17-19.
[7]教育部教體藝司.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2002.
[8]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z].2005,4.
[9]朱奇志.2l世紀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