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菊,陳 沖
(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121)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教育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它不僅改變了教學的物質條件與手段,也大大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頻率愈來愈高,多媒體應用于自動檢測技術教學,對提高課堂效率,改善課堂氛圍,展示先進的時代氣息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自動檢測技術這門學科實驗性強,應用性強。如何使各類傳感器形象化是學生學習理解知識的關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中盡管教師做了大量的演示實驗,但有時因實驗條件的限制、知識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學生無法觀察清楚實驗的操作過程及實驗現(xiàn)象,無法理解抽象的問題。學生由于沒有獲得感性認識,對各種實際傳感器很難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因而對理論和運行的理解較為困難。如果能適時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可以克服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既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又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動力。要想學生學好自動檢測技術,必須使學生喜歡這門學科,對傳感器產(chǎn)生濃厚興趣。在以往教學中,課堂主要講解理論知識,學生很難理解。運用多媒體課件,通過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等相結合來進行教學,使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直觀而形象,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之感,可以充分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他們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進而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要實現(xiàn)這一點,就必須在枯燥無味的傳統(tǒng)教學中靈活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例如,在壓電式傳感器教學中,用課件播放生活中常見的壓電式傳感器,并把壓電片的變化過程做成動畫,使學生看到壓電片的變化過程,加強學生對壓電效應理論的理解,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在自動檢測技術電渦流傳感器的教學中,難點是學生無法想象出電渦流的產(chǎn)生過程,我們可以利用flash模擬演示電渦流的產(chǎn)生過程,可人為控制金屬導體和產(chǎn)生磁場的通電線圈的位置,使學生一目了然,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自動檢測技術是研究各類傳感器理論和運行的學科。在教學中有很多抽象、難理解的概念。如壓電式傳感器里的壓電效應,超聲傳感器的超聲效應,光電檢測里的光電效應,霍爾式壓力計里的霍爾效應,磁敏傳感器里的磁電轉換原理等。單憑教師語言很難形象清楚地講給學生,這樣就影響了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把相應的內容在屏幕上模擬出來,使抽象看不見的東西、現(xiàn)象清楚地展現(xiàn)出來,學生就能輕松理解并接受。
例如在霍爾式傳感器的教學過程中,霍爾元件中的電流以及元件垂直方向上的磁場都是不可見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霍爾電壓也是不可見的,這樣在講解的時候,學生很難想象其過程,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模擬其過程,把看不見的東西模擬出來,使學生能直觀地看到整個過程,這樣問題形象化,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在自動檢測技術實驗教學中,有些儀器可見度小,演示實驗效果差,學生做完試驗后還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器件的內部結構。教師可以將實驗儀器用視頻投影儀進行放大,讓學生詳細、全面觀察器件的整個結構,從而彌補了實驗的不足,增強了教學效果。
例如在應變式壓力傳感器實驗過程中,應變片是已經(jīng)做好的,體積比較小,應變較小,不能直接觀察出來,學生只是按照已定的實驗過程來完成,做完后還不能完全理解。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放大、放慢應變片應變過程,使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整個變化過程,進一步強化理論知識。
首先,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可以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引導學生,及時注意學生反饋的學習信息,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其次,多媒體在教師已經(jīng)設計好了的學習方略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學生的學制訂策略,輔助學生對知識和學習方式的內在認知和探究。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課前,準備資料和教學方法,而課堂上則要凸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能夠很好地把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形成新的教學理念。
例如在熱電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各種熱電耦的圖片做進多媒體課件中,中間穿插著熱電耦的工作原理和結構,教師注重講清熱電耦的理論知識和用途,講解完后,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說出他們見過的熱電耦,認為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熱電耦,以及不同地方都用哪種類型的熱電耦,讓學生開動腦筋,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運用多媒體對傳感器結構及檢測過程的展現(xiàn),能很好地促進學生感覺和知覺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例如:熱輻射溫度儀,不僅有傳感器,還有電機、放大器、濾波器、加法器等,過程復雜,難理解。采用多媒體課件,能把各過程分開展示出來,從而讓學生對逐個過程進行分析,利用已學知識求解。在處理復雜物理問題的過程中,新舊知識同時得到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進一步得到提高。
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實際生活中的傳感器實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身邊有那么多的傳感器知識,有些就是自己經(jīng)常所用的東西,對傳感器的學習興趣一下就被激發(fā)出來了,學生切實體會到了知識的重要性,同時也更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接受和理解。
例如:在講授“葉輪式流量計”時,用多媒體展現(xiàn)了生活中的家用自來水表,從內到外把水表結構分解開來,又通過flash動畫演示水表運行時葉輪的旋轉情況,使學生充分理解葉輪式流量計的工作原理和過程。
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自動檢測技術教學的不足。隨著教學內容的逐步展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的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的關鍵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綜合能力,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對教師和學生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和促進作用。但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有它的優(yōu)點和弊端,多媒體教學也不例外,不存在全能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書寫板書所特有的親和力、口頭講解及形體語言所特有的感染力是多媒體教學所無法替代的。因此,我們認為應積極借鑒和吸收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點,在保留“傳遞——接收”式教學活動的基礎上,融入多媒體教學,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等信息技術手段收集各個層次的信息,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和主觀能動性,尋求最合適的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適合新時代需要的科技人才。
[1]張顯生.多媒體教育技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蔣永忠.如何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J].青海教育,2005,(5):55.
[3]趙子江.多媒體技術應用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
[4]榮曼生.普通高校多媒體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電化教育研究,2004,(5).
[5]李傲霜.多媒體教學最優(yōu)化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