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豐麗,張宏偉,馬同勝,孫 邡,曾戰(zhàn)東,李 圓,龔金超
(徐州市兒童醫(yī)院外科,徐州 221006)
新生兒脾破裂是一種嚴重的臟器損傷,如不及時診治,可危及生命[1]。由于新生兒有80% ~90%鞘狀突尚未閉合[2],脾破裂時溢出來的血液,會通過未閉合的鞘狀突流入陰囊,導致陰囊血腫,為脾破裂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本院近幾年收治脾破裂合并陰囊血腫的患兒5例,現將診治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例患兒全為男嬰,日齡2~5 d,均為足月經產道分娩。
1.2 臨床表現 生后即出現進行性面色蒼白、貧血、心率加快,入院時腹脹明顯,陰囊有血腫,1例日齡5 d嬰兒同時存在下腹壁明顯瘀斑,考慮內臟破裂,遂行腹腔穿刺,有不凝固的血性液抽出,B型超聲提示脾包膜破裂,脾蒂處有血腫。
1.3 治療 先積極輸新鮮全血、止血、補液等保守措施,出血仍呈進行性加重,遂行剖腹探查,進腹后吸盡不凝固的血液,見4例脾呈碎裂狀,無法修補,予以切除。1例呈中心橫裂狀,經止血紗填塞縫扎,止住出血,最終保住脾臟。
5例患兒中4例存活,1例5 d患兒入院時血色素3.6 g/L,血小板18×109/L,經輸血后仍有進行性出血,行脾切除術,術后腹腔引流管內仍不斷有血性液引流出,考慮有繼發(fā)性出血,雖經輸血、止血等措施仍無改善,準備再次進腹探查,家長放棄治療。其余4例患兒均痊愈出院。
脾破裂多于臀位產時出現,尤其是脾臟異常增大時[3]。胎兒脾臟體積一般較大,胸腹壁肌肉薄弱,在產程中特別在急產,產道未完全松弛,外壓力較大時,易形成脾破裂;在出生后搶救窒息過程中,人工呼吸擠壓胸腹壁過力亦可造成脾損傷。本組5例患兒有2例臀位產,但4例都有在生產過程中擠壓產婦腹部助產的過程。由于新生兒鞘狀突80%~90%未閉合,新生兒有陰囊血腫首先考慮為內臟破裂可能,若同時伴有蒼白、貧血、腹脹等征象,血常規(guī)檢查血色素較低,立即進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性液體時,內臟出血即可確診,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進一步B型超聲等檢查。
因為脾臟為人體的重要器官,有血細胞的生成、過濾、儲存血液及免疫等功能。脾包膜有較多的彈力纖維和多功能平滑肌,損傷血管的收縮有極好的愈合能力,且嬰幼兒脾包膜較成人厚,對裂傷的脾實質有壓迫止血作用。這些解剖生理特點為脾破裂保守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且受傷后早期常見包膜下血腫。因此,近年來許多學者傾向于保守治療,雖臨床、B型超聲已診斷有內臟損傷,但若為包膜下?lián)p傷且已形成包膜下血腫,患兒亦無失血性休克,經輸血后貧血改善,可以繼續(xù)保守治療并密切觀察[4]。我院曾經保守治療治愈2例脾包膜下血腫患兒。如果傷后繼續(xù)出血使包膜膨脹直至破裂,可造成腹腔內大出血,患兒出現進行性貧血,輸血后病情無改善,腹腔穿刺抽出較多不凝固的血液時,應立即手術探查。
因此,新生兒脾破裂如不及時診治,很短時間內即可形成出血性休克,甚至導致死亡。而陰囊血腫可以幫助我們早期更直觀的了解內臟出血情況,進而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盡可能挽救患兒生命。
[1]胡小華,王維瓊,霍 山,等.新生兒肝脾破裂13例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1999,1(3):174-175.
[2]李 正,王慧貞,吉士俊,主編.實用小兒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240.
[3]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主編.實用新生兒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780-781.
[4]韓玉昆,傅文芳,許植之,主編.實用新生兒急救指南[M].沈陽:沈陽出版社,1997:6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