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書宇,邵國際
(遼寧省葫蘆島市園林管理處,遼寧 葫蘆島 125000)
隨著城市綠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綠化施工節(jié)奏的加快,對綠化景觀的形成時間也相應地提高。為此,適當移植大樹,形成綠色骨架已成為加速綠化美化城市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如果大樹在栽植過程技術(shù)措施管理不當,則會造成大批樹木死亡,并嚴重破壞生態(tài)資源,因此有必要對北方大樹的移植工作做進一步研究。
大樹移植應選擇在其休眠期進行,一般以春季萌動前和秋季落葉后為最佳時期。北方栽植的最佳時期當屬春季,栽植此類大樹必須是凍土球栽植,一般栽植季節(jié)大約在3月初至3月中旬為最佳時期。
綠化樹種的選擇應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寄生物,樹皮光滑,觀賞性強,樹冠飽滿的鄉(xiāng)土樹種。北方適宜栽植的樹種有柞樹、白樺、椴樹、五角楓、水曲柳、榆葉梅、黃菠蘿、云杉、山杏、銀杏、油松、毛白楊、垂柳、旱柳等。
現(xiàn)場勘查發(fā)現(xiàn),園林施工場地中,建筑施工制造出大量的磚塊,混凝土石塊垃圾混雜在土壤中,對樹木移植成活極為不利,需要進行土壤改良。首先清除建筑垃圾,并對局部土壤透水性差,土質(zhì)瘠薄的地塊進行不同層次的換土處理,以采用有機質(zhì)含量高且通氣良好的砂質(zhì)土和壤土為宜,所換土壤必須碎成細粒狀,以便淋水后能與原土球土壤以及根系充分融合接觸,從而有利于根系的再生。
規(guī)劃中的大樹移植,應提前2~3年進行縮根處理,一般來說,早春移植可靠性會更強,鄉(xiāng)土樹種也可在秋季移植.大樹最忌諱非正常移植。
縮根法就是逐年斷根法,該辦法可在2~3年中進行。原理是通過斷根刺激主要根系上側(cè)根、枝發(fā)育,促使在近樹干范圍內(nèi)的根量增加,而掘土球或土臺相對保存下來的根系增多,從而解決了樹木移植中代謝失衡的矛盾。
按允許年限,沿移植樹木土球(或箱板土臺)的規(guī)范直徑范圍內(nèi)縮約20cm處挖溝斷根,斷斷續(xù)續(xù)挖掘的圓弧長度為土球外圓周長的1/3~1/2,第2年和第3年再挖掘剩余的1/3~1/2。
挖掘斷根的寬度約為30~40cm,深度約為60~80cm,溝內(nèi)填入營養(yǎng)細土。在開挖過程中,細跟和須根可直接剪斷。遇到粗根不能切斷,要采用環(huán)狀剝皮處理,寬度一般為5~10cm,注意剝皮不要傷及粗根的木質(zhì)部。
斷根操作完成后,要及時在溝內(nèi)覆土。覆土前,可在斷根和剝除韌皮部及土壤剖面噴1 000×10-6生根劑,以刺激生根,覆土踏實,澆透水。由于樹木根系被切斷,樹木的水分和營養(yǎng)供應將減少,為保持樹木根、冠部的生長平衡,必須對地上部的樹枝進行修剪。此外,局部斷根后削弱了樹木的抗風能力,因此要及時做好樹木支撐。斷根后的大樹,要有專人進行松土除蟲澆水排澇等養(yǎng)護管理工作,促進斷根大樹早發(fā)新根,健康成長。經(jīng)過1~2年的分段斷根處理,樹勢較為穩(wěn)定,可進行移植作業(yè),移植前可做簡單整理。
大樹胸徑都在15~20cm以上,土球直徑要求至少也要在1.5m以上,如果土質(zhì)不好容易散坨。帶土球大樹常用于土質(zhì)較堅硬或無法用箱板實施移植的情況。主要施工程序和技術(shù)按照一般帶土球苗木移植方法進行施工之外,為保證成活率還需要相應的一些技術(shù)措施。
3.3.1 土球規(guī)格
按照規(guī)范要求,土球直徑可按樹干胸徑的8~10倍為標準,如果移栽大樹屬于珍貴品種、古樹名木或無法在適宜季節(jié)移植,土球直徑應該視實際需要放大一個規(guī)格。
3.3.2 吊裝、運輸技術(shù)要求
確定大樹及土球重量,匹配相當噸位的起重機械、機具、吊繩。大樹移植掘苗、吊裝及卸苗栽植場地的環(huán)境條件應能保證吊裝運輸機械車輛的安全操作和運行,遵守起重機作業(yè)的各項安全規(guī)定。吊裝大樹土球應采取保護措施,為防止鋼索嵌入土球,在起吊前用厚度在3cm以上的木板插入吊索具和泥球之間,或選用軟質(zhì)的白棕繩或?qū)S萌嵝原h(huán)形吊帶。
在起吊高度超過8m的大樹或在狹窄的區(qū)域起吊時,必須在全數(shù)高度的1/3處系上3根纜風繩,系繩部位要用麻布或橡皮包裹,防止攔風繩傷及樹皮。大樹落地時,要在3個方向予以調(diào)直,以防大樹傾覆傷人;如果樹木暫時無法植入坑內(nèi),必須對土球苗木作臨時固定或假植,并做好臨時支撐。
對于特大土球或古樹名木的移植最可靠的辦法是采用用箱板進行運輸,一般采用木箱板,在北方一些地區(qū)則采用鋼板包裝法。土球四周用鋼板和螺栓固定,鋼板和土臺接觸部位用草包填實,防止意外震動導致土臺破裂。
移栽大樹的種植穴要比土球直徑大80cm左右,深度應比土球厚度深20~30cm。如果移植特大樹或移栽的土質(zhì)比較差,種植穴要適當加大、加深.在雨水多、土質(zhì)粘重、排水不良的綠地應做地下排水設(shè)施。將種植穴按規(guī)矩要求在掘深20~30cm左右,然后在坑底布設(shè)PVC塑料管透水管和坑外排水口相連通,管上墊卵石或陶粒等厚度約20~30cm,上覆土工布。
大樹吊入種植坑時,應考慮原生態(tài)方向,一定要在大樹上標明原生態(tài)朝向,保證移栽后的陰陽面與原理地條件一致。進行護干處理.護干可采用草繩、麻布外綁塑料薄膜的處理方法。大樹土球苗移植后應使用雙堰澆灌法。
北方的早春及秋冬雨雪往往產(chǎn)生血壓和冰凌,易使樹枝彎垂甚至折斷劈裂。尤其是枝葉茂盛的樹種如雪松、云杉、竹子等,應將樹冠上的積雪及時打掉,以防血壓折斷樹枝。對于生長旺盛的竹林,進入秋季可進行削梢修剪.
北方雨季土壤松軟,易出現(xiàn)移植大樹倒伏的現(xiàn)象,輕者影響樹木生長,重者造成樹木死亡,故雨季之前應采取防風措施。
4.2.1 修剪
移植的大樹大多樹冠過于高大濃密,因此在栽植前進行疏剪,以利于通風,減少阻力。
4.2.2 支撐
移植的大樹多為珍貴樹木并且樹冠又大,必要時在迎風方向設(shè)立支撐物,新移植大樹,根系尚未發(fā)育完好.必須做好防風支架,支撐物與樹皮之間用軟物隔開防止磨破樹皮。
4.3.1 灌凍水防寒
新移植的大樹防風防寒能力都很差.因此灌凍水防寒防風就顯得極為重要、樹木灌凍水有兩個作用:一是可以增加土壤濕度,使樹木在過冬前吸足水分,可相對增加抗風、抗干旱能力,減少蕭條的可能性;二是增加地熱容量,提高地溫,保護根系不受凍害。灌凍水應掌握時機,過早、過晚效果都不好,即夜凍晝化階段灌足一次凍水。
4.3.2 根部培土
凍水灌完后,結(jié)合封堰在頂部起直徑50~80cm、高30~40cm的土堆。
4.3.3 涂白防寒
涂白就是在樹木的樹干上涂上熟石灰,形成一層保護膜.膜層可以起到抗風保濕、保溫作用,減少樹干皮部水分蒸騰.白色涂劑在日照光照下,可以反射光線,減少晝夜溫差.涂白劑濃度不可太粘稠,應加入適量粘著劑,防止涂劑脫落,涂白劑配方為石灰5kg、硫磺0.5kg、水20kg。
4.3.4 樹干防寒
北方新移植的大樹抗寒能力比較低,可在冬季來臨前,用保溫材料將樹冠束縛后包扎好,待氣溫回升后再拆除。
[1]吳世瓊.淺談大樹移植與撫育管理的主要技術(shù)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9):174~175.
[2]陳海燕.大樹移植的技術(shù)措施[J].現(xiàn)代園藝,2009(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