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兆海
(廣西柳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廣西 柳州545005)
由柳州市新科園林發(fā)展有限公司和柳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共同承擔的柳州市科技局攻關(guān)項目“柳州市攀援植物篩選及其配置應(yīng)用研究”自2004年1月開始實施,至2009年4月結(jié)束。該項目從廣西區(qū)外,區(qū)內(nèi)桂南、桂北及柳州市調(diào)查選擇共收集、引進攀援植物品種40個。通過栽培試驗、配置應(yīng)用試驗等手段,不同配置應(yīng)用采用不同的評價因素分值綜合決選出攀援植物優(yōu)良品種17個。
炮仗花學名Pyrostegiaignea,紫葳科炮仗花屬。
2.1.1 繁殖方法
由于炮仗花在柳州開花后很少結(jié)實,其育苗方法采用扦插和壓條繁殖。扦插選擇0.5~1.0年生木質(zhì)化的粗壯枝條作插穗,插穗長15~25cm,扦插時間9~12月,插穗插入全光噴霧沙床內(nèi),插后25~35d發(fā)根,成活率可達75%~82%。生根后移入營養(yǎng)袋中培育,進入正常肥水管理,40~60d后可出苗應(yīng)用。壓條主要是利用落地的藤蔓,在葉腋處傷皮壓土,從春到秋均可進行,以夏季最宜。20~30d可生根,成活率可達90%,50d左右剪下成新株出圃,種植后當年即可開花。
2.1.2 栽培要點
炮仗花為常綠植物喜光的陽性植物,性喜溫暖高溫濕潤氣候,適合種植于陽光充足和通風處,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好。定植后第一次澆水要透,以后視天氣情況淋水。種植花架要設(shè)棚架,苗木種于柱邊,不種植在柱邊的要立竹桿將其枝條牽引上架,并進行摘心,促使萌發(fā)側(cè)枝,以利于多開花。要保持土壤濕潤。生長期間不要翻藤蔓,以免破壞卷須,造成生長不良,開花不旺。
2.1.3 配置要點
應(yīng)用于公園、庭院、屋頂花架、圍墻;用大盆栽植,置于茶座、露天餐廳、門首等處,作盆栽花卉觀賞?;ㄆ?月下旬至3月下旬,花橙黃色,花徑大,成串,色彩艷麗,看似一串串炮仗,一片喜氣景象,景觀效果顯著。
飄香藤學名Saritaeamagnifica,夾竹桃科雙腺藤屬。
2.2.1 繁殖方法
采用扦插和壓條方法繁殖。扦插時間為春、夏、秋季;選擇半木質(zhì)化、木質(zhì)化的粗壯枝條作插穗,插穗長15~20cm,插穗用1 000×10-6生根粉速蘸處理后,插入全光噴霧沙床內(nèi),噴霧保濕。插后25~40d發(fā)根,成活率可達85%。生根后移入營養(yǎng)袋中培育,進入正常肥水管理,2~3個月可出苗應(yīng)用。高空壓條:在4~6月進行,選擇老熟枝條,在其葉柄處,環(huán)狀剝掉1.0~1.5cm長皮層至木質(zhì)部,包上苔蘚,外用薄膜包扎,40d左右見新根長出,可剪下栽種,成活率達90%。
2.2.2 栽培要點
飄香藤為常綠植物,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也可置于稍蔭蔽的地方,但光照不足開花減少。生長適溫為20~30℃,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較強,以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為佳。室內(nèi)盆栽用塘泥、泥炭土、河沙按5∶3∶2混合配制。在生長期,適量追施復合肥3~5次,但要控制氮肥施用量,以免營養(yǎng)生長過旺而影響生殖生長,使開花減少。室外栽培應(yīng)栽培在濕潤及陽光充足的地方。養(yǎng)護過程中,要適當控制澆水,以形成發(fā)達的根系。1、2年生植株花后進行輕剪,修剪主要是為了整形。多年生老株于春季進行強剪,以促其萌發(fā)強壯的新枝,促使其開花多,花朵艷麗。
2.2.3 配置要點
開花期長,可全年開花,花粉紅色。用于籬垣、棚架、天臺、小型庭院綠化美化。因其蔓生性不強,適合室內(nèi)作盆花栽培,置于陽臺做成球形及吊盆觀賞。還可與扁擔藤、紫藤等常綠攀援品種配置種在花架廊中,增加開花色彩。
2.2.4 病蟲防治
主要有飄香藤葉斑病、棉蚜,4~9月發(fā)生,主要是危害葉片,有時也會危害嫩莖。防治方法:清除植株病葉和地上落葉,減少侵染源;加強管護,使植株生長健壯;發(fā)病期間交替使用40%百可寧800~1 000倍液,或20%施寶靈600~800倍液噴霧。當棉蚜大發(fā)生時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噴霧。
蒜香藤學名Pseudocalymmaalliaceum,紫葳科蒜藤屬。
2.3.1 繁殖方法
采用播種、扦插或壓條繁殖,以扦插繁殖為主。春夏秋季均為扦插適期,以3~7月份為佳。扦插時剪取成熟枝條,插穗長15cm,保留部分葉片,插穗插入全光噴霧沙床內(nèi),噴霧保濕,插后20~30d生根,生根后移入中等營養(yǎng)袋中培育,苗高30~50cm可出圃種植。
2.3.2 栽培要點
蒜香藤為常綠植物,對土質(zhì)要求不嚴,栽培地點一定要光照充足,否則開花稀疏或不開花,全日照的環(huán)境最佳。由于植株具蔓性,若任其自由伸展,枝條易顯雜亂,每年春季花開后可進行整枝。性喜高溫,生育適溫約21~28℃,春夏季為生長旺盛期,冬季低溫會停止生長,冬季要減少澆水次數(shù)。
2.3.3 配置要點
蒜香藤盛花期9~11月,花粉紅色,盛開時如垂掛著團團的粉彩繡球,是極具觀賞價值的攀緣植物,且生性強健,病蟲害少,適合配置應(yīng)用在公園、小游園、小區(qū)花廊,或攀爬于花架、墻面、圍籬之上。
三星果藤學名Tristllateiaaustralasiae,金虎尾科。
2.4.1 繁殖方法
用扦插或高壓法,春至夏季為最隹繁殖時期。扦插繁殖方法為剪取1~2年生枝條長12~15cm,插入全光噴霧沙床或營養(yǎng)袋中,深度為插穗的1/2以上,插后30~50d生根,插入沙床的插穗生根后移入中等營養(yǎng)袋中培育,苗高30~50cm可出圃種植。扦插成活率達87%以上。高空壓條。在4~6月進行,選擇老熟枝條,在其葉柄處,環(huán)狀剝掉1~1.5cm長皮層至木質(zhì)部,包上苔蘚,外用薄膜包扎,45d左右見新根長出,可剪下栽種,成活率達90%以上。
2.4.2 栽培要點
為常綠植物,栽培以砂土或砂質(zhì)壤土為佳,栽植地點要陽光充足。常用營養(yǎng)袋苗種植,種植后每1~2個月施薄肥1次,使用有機復合肥為隹。每年春季修剪整枝,促使新枝再生。以利開花。
2.4.3 配置要點
花期9~11月,鮮黃色。適合配置應(yīng)用于公園、小游園、庭院綠地中的蔓籬、花架棚。還適于做盆花栽培。應(yīng)用于賓館、酒店大門及家庭陽臺。病蟲害少。
金銀花學名:Lomicerajaponica,忍冬科忍冬屬。
2.5.1 繁殖方法
采用扦插方法繁殖。水插法尤為方便,易于生根。當氣溫回暖時,剪取健壯帶葉枝條,長12~15cm,留3節(jié),去掉基部1對葉,插入清凈的淺水盆內(nèi),露出上面2對葉,置自然光下,約10d即可生根,成活率達95%以上,當根長到2~3cm時移栽到營養(yǎng)袋中培育2個月可出圃應(yīng)用。還可直接把扦穗扦于營養(yǎng)袋中培育2~3個月可出圃應(yīng)用,扦插成活率達93%以上。
2.5.2 栽培要點
喜光耐陰,具有一定耐寒能力。對土壤要求不嚴,耐旱、耐水濕,肥沃、脊薄土壤均能生長,以濕潤沙壤土生長為好,根系稠密,分蘗力強。
2.5.3 配置要點
花白至黃色,花期4~6月。用于公園、庭院小型棚架和通透圍墻攀援綠化,還能用作盆栽,用于公園、家庭擺放。
2.5.4 病蟲防治
金銀花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有時也會危害花和嫩莖。發(fā)生期4~8月,冬季剪除感病莖蔓,減少初侵染源;發(fā)病期間交替使用50%硫磺懸浮劑200~300倍液,或20%嗪氨靈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5%粉銹寧1 500~2 000倍液噴霧。金銀花斑點病,主要危害葉片,高溫、干旱季節(jié)發(fā)病較嚴重。主要發(fā)生在5~10月。防治方法:加強水、肥管理,使植株生長健壯;發(fā)病期間交替使用40%百可寧800~1 000倍液,或20%施寶靈600~800倍液噴霧。
網(wǎng)脈金銀花學名Lomicerareticulata,忍冬科忍冬屬。
2.6.1 繁殖方法
采用扦插方法繁殖,春、夏、秋季均可扦插。剪取健壯帶葉半木質(zhì)化枝條,長12~15cm,留2~3個節(jié),去掉基部1對葉,直接把扦穗扦于營養(yǎng)袋中培育2~3個月可出圃應(yīng)用。扦插成活率達95%以上。
2.6.2 栽培要點
性喜溫暖至高溫,生長適溫為15~28℃。生性強健,不拘土質(zhì),但以腐殖質(zhì)壤土最佳,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每年早春修剪整枝,春秋季各施肥1次。
2.6.3 配置要點
花白至黃色,花期4~6月。用于公園、庭院小型棚架和通透圍墻攀援綠化。還能用作盆栽,用于公園、家庭擺放。
2.6.4 病蟲防治
主要有網(wǎng)脈金銀花枝枯病,4~10月發(fā)生,為害枝蔓,嚴重時全株死亡。防治方法:及時清除死株,集中深埋或燒毀,以減少菌源;發(fā)病初期使用1∶0.7∶200倍式波爾多液,或20%龍克菌懸浮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隔7~10d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使君子學名Quiqualisindica,使君子科。
2.7.1 繁殖方法
采用扦插、分株方法繁殖,其中根插或分株成活率最高,春至夏季為繁殖最佳時期。成株能自基部四周的土中長出新株,可挖取分離另植;挖掘土中橫走的根莖,剪取長約10cm左右淺埋于土中,能發(fā)根成苗。扦插繁殖剪取木質(zhì)化枝條12~15cm作插穗,用IBA200×10-6浸泡插穗2個h后插于全光照噴霧沙床中,約30~40d生根,成活率可達82%以上。生根后移入營養(yǎng)袋中培育,進入正常肥水管理,40~60d后可出苗應(yīng)用。
2.7.2 栽培要點
性喜高溫多濕,生長適溫為22~30℃。以肥沃的壤土或砂質(zhì)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幼苗定植前應(yīng)預(yù)埋基肥,并設(shè)立支柱或棚架供攀援。施肥用有機肥或氮、磷、鉀復合肥,冬季落葉休眠注意修剪整枝。
2.7.3 配置要點
冬季落葉,花期5~10月,花桃紅色,適合種植花架廊,或攀爬于墻面、圍籬之上。主要用于公園、庭院和小區(qū)等綠化,也適合于盆栽,用于賓館、庭院和家庭陽臺擺放。
凌霄學名Campsisgrandiflora,紫葳科。
2.8.1 繁殖方法
采用枝插繁殖。枝插有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硬枝扦插在早春3月進行,選健壯的l~2年生枝條,剪成20cm左右長的插條,插條上最好帶有氣生根,插入沙土中。嫩枝扦插在7~8月進行,插條選當年生的半木質(zhì)化枝條,剪成15cm左右的插穗,插入苗床并適當遮蔭。插后20~30d生根,成活率達95%以上,生根后移入營養(yǎng)袋中培育2~3個月可出圃應(yīng)用。
2.8.2 栽培要點
喜溫暖、向陽、濕潤環(huán)境,略耐蔭,耐寒性強,但幼苗在冬季需要采取一定的防寒措施。沙質(zhì)壤土和粘壤土均能種植,土壤肥沃則花大而繁密,積水低洼之地不宜栽種。植株長到一定程度,要設(shè)立支桿。每年發(fā)芽前可進行適當疏剪,去掉枯枝和過密枝,使樹形合理,利于生長和開花。
2.8.3 配置要點
冬季落葉,花期6~8月,橙黃色,適于吸附墻面,常用于攀援花門、花架、圍墻和擋土墻上方。
百香果學名Passifloraedulisf,西番蓮科。
2.9.1 繁殖方法
百香果育苗采用扦插、播種方法繁殖。種子繁殖以春、秋播種為佳。用長勢健壯、無病蟲害、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植株作母株,采果形端正、稍重、完全成熟的果實,果熟期8月,取出種子,洗去殘渣后晾干。播種時按1.5kg/667m2種子用多苗靈15~30g拌種20min左右,將種子均勻撒播在沙床上,蓋一層薄草,淋足水。半個月后開始出土,發(fā)芽率達80%以上,及時追肥,用稀糞水或0.3%以下稀尿素液潑澆以培育壯苗,幼苗長出2片真葉后用0.1%多菌靈或托布津溶液每隔一周噴一次,連續(xù)噴2次。待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可進行裝袋栽培,苗木長出4~8片真葉后移栽圃地種植。扦插選用向陽、生長健壯、成熟的1、2年生枝條作插穗。扦條剪成有2~3個節(jié),下端切口斜切成與芽平行,切口與節(jié)間的距離以1cm為宜,上端切口離節(jié)留長約3cm,以帶1片全葉最佳,葉腋有0.5~1.0cm嫩芽更佳。剪好后扦插于沙床內(nèi),扦插深度達插穗長的2/3,插后20~30d即發(fā)根,成活率可達86%,隨后植入營養(yǎng)袋中或圃地中培育。
2.9.2 栽培要點
百香果以春、秋種植為好。它是蔓生藤本植物,定植成活后及時摘除主蔓上的腋芽,每周抹一次,以促使主干及早上架。上架后進行短截,促其側(cè)蔓迅速在棚架四周均勻生長,形成結(jié)果枝,同時要及時抹去主蔓上的側(cè)芽及剪除過密枝、弱枝、病蟲枝。施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配合化肥,做到氮、磷、鉀和其他微量元素配合施用。要防止積水,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干旱季節(jié)特別是開花結(jié)果期,更要及時灌水以保證植株正常生長與發(fā)育。
2.9.3 配置要點
百香果適合種植在公園、庭院綠地中的花架、墻面和圍籬之上,可觀果、觀葉,果可食用。
2.9.4 病蟲防治
百香果莖腐病4~8月發(fā)生。病菌主要侵入莖基部,高溫高濕、土壤板結(jié)時,植株生長中期發(fā)病較嚴重。防治方法:加強管理,經(jīng)常松土,使植株生長健壯;發(fā)現(xiàn)病株,立即剪除銷毀,病穴用敵克松消毒;發(fā)病期間,交替使用30%土菌消800~1 000倍液,或95%敵克松500~600倍液噴霧2~3次,每次間隔5~7d。百香果疫病,3~6月發(fā)生,疫病是百香果毀滅性病害,可造成大量植株莖蔓死亡。危害成株和幼苗,扦插苗受害最重。播種前,每平方米用25%甲霜靈2~4g與細土混合后,撒于培養(yǎng)土上清毒,然后播種;扦插前,用25%甲霜靈400~500倍液消毒沙床,然后扦插;發(fā)病初期,交替用25%甲霜靈500~700倍液,或40%乙磷鋁300~400倍液噴霧2~3次,每次間隔5~7d。
狹葉異翅藤學名Hereroprerysangustifolia,金虎尾科異翅藤果屬。
2.10.1 繁殖方法
采用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育苗宜隨采隨播,種子采收處理好后,用0.5%高錳酸鉀消毒后,清水洗凈,直接播于播種盤中,播種基質(zhì)采用河沙+珍珠巖(3∶1),場圃發(fā)芽率85%。約20d出苗,50d后,苗長至10cm可移栽至營養(yǎng)袋中培育,苗高30~50cm出圃應(yīng)用。春至夏季為最隹扦插時期。剪取0.5~1年生枝條長10~15cm,帶半葉,插入全光噴霧沙床中,深度為插穗的1/3,插后20~30d生根,扦插成活率達72%。生根后移入營養(yǎng)袋中培育,苗高30~50cm可出圃種植。
2.10.2 栽培要點
性喜陽光,適應(yīng)性強,1~9月為其生長高峰期,3月末至5月中旬為盛花期,花果同期,10月末仍有掛果?;S色,果紅色,全年均能開花結(jié)果,為優(yōu)良的觀花觀果植物。
2.10.3 配置要點
對土壤要求不嚴,極耐旱耐瘠耐修剪,用作花壇、花籬、天橋花槽、綠化帶地被等灌木狀栽植,用作花棚、花架、綠廊、綠門等藤本植物.。還宜片植或叢植,或配植于綠地中,也可作盆栽觀賞。
紫藤學名Westriasinensis,蝶形花科紫藤屬。
2.11.1 繁殖方法
采用壓條或扦插。在4~6月進行,選擇老熟枝條,在其葉柄處,環(huán)狀剝掉1.0~1.5cm長皮層至木質(zhì)部,包上苔蘚或黃泥,外用薄膜包扎,1個半月左右見新根長出,可剪下栽種,成活率達90%。扦插繁殖在秋季進行,選取健壯的l~2年生枝條,剪成15~20cm長的插條,插入全光噴霧沙床中,深度為插穗的1/3,插后20~30d生根,扦插成活率達85%。生根后移入營養(yǎng)袋中培育,苗高30~50cm可出圃種植。
2.11.2 栽培要點
較耐寒、性喜光,略耐蔭。主根深,側(cè)根少,不耐移栽。喜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有一定耐干旱、瘠薄和水濕的能力。定植前須先搭架,并將粗枝分別系在架上,使其沿架攀援。幼樹初定植時,枝條不能形成花芽,生長期才會著生花蕾。生長期一般追肥2~3次,開花后可將中部枝條留5~6個芽短截,并剪除弱枝,以促進花芽形成。
2.11.3 配置要點
為大型攀援植物,花期3~5月,花紫色。用于公園、庭院、小區(qū)建立大型花架廊、或配置于疊石中。
2.11.4 病蟲防治
紫藤炭疽病5~9月發(fā)生,主要危害葉片,影響景觀。高溫、多雨、多露、多霧的環(huán)境,加速病害的發(fā)生和蔓延。清除植株病葉和地上落葉,減少侵染源;發(fā)病期間,交替使用30%波爾多粉懸浮劑400~500倍液,或80%福美600~800倍液噴霧。紫藤灰斑病5~8月發(fā)生,主要為害葉片。溫暖多濕的天氣或過分密植,株間濕度大利于發(fā)病。防治方法:精心養(yǎng)護,增強抗病力;雨后及時排水,防止積水;發(fā)病初期交替使用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隔7~10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三角花學名Bougainvilleaspectabilis,紫茉莉科三角花屬。
2.12.1 繁殖方法
采用扦插繁殖。于2~7月花后剪取成熟的枝條,長20cm,插于沙床或噴霧插床中,30~40d后生根,成活率達83%以上,生根后移入營養(yǎng)袋中培育,苗高50cm可出圃種植。
2.12.2 栽培要點
屬喜光性植物,如光線不足或過于蔭蔽,新枝生長細弱,葉片暗淡。三角花在充足陽光下可開花不斷,花色鮮艷。對水分的需要量較大,特別盛夏季節(jié),水分供應(yīng)不足,易產(chǎn)生落葉現(xiàn)象,直接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或延遲開花。夏季和花期澆水應(yīng)及時,花后澆水可適當減少。如土壤過濕,會引起根部腐爛。
2.12.3 配置要點
枝葉繁茂,其苞片似葉,花期為10月至次年5月,色艷如花,用于攀附花架、拱門、綠廊等,攀附山石,或經(jīng)人工輔助用來美化圍墻和建筑墻面,可適栽于河邊、坡地作彩色地被植物。
2.12.4 病蟲防治
三角花葉枯病6~9月發(fā)生,主要為害三角花葉片和小側(cè)枝。其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初次侵染。秋、冬季節(jié)清除病組織,以減少菌源;發(fā)病初期噴1∶1∶100倍式波爾多液或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
扁擔藤學名Tetrasigmacaudatam,葡萄科崖爬藤屬。
2.13.1 繁殖方法
以扦插繁殖為主,除冬季外,其它時段均可進行。春季在枝條末萌芽前,剪取木質(zhì)化的枝條,剪成長15cm左右的枝條,插于沙床中,淋水保濕,30~40d可生根;夏季用嫩枝插于全光照噴霧沙床,25d可生根,生根后移入營養(yǎng)袋中培育,苗高30~50cm可出圃種植。成活率均在90%以上。
2.13.2 栽培要點
耐寒、喜光;耐蔭、喜肥,對土壤要求不嚴,除水澇地外,均可栽種,生長速度較快,肥沃地一年可長8~10m,定植前需搭花架,供其攀附。
2.13.3 配置要點
用于攀附花架、拱門、綠廊,也可在坡地作地被種植。
絡(luò)石學名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夾竹桃科絡(luò)石屬。
2.14.1 繁殖方法
壓條和扦插繁殖。4~6月其嫩莖極易長氣根,利用這一特性,將其嫩莖采用連續(xù)壓條法,秋季從中間剪斷,可獲得大量的幼苗。在3~8月,剪取長有氣根的嫩莖,插入全光噴霧沙床或營養(yǎng)袋中(置半陰處),25~35d生根,成活率達87%。但老莖扦插成活率低。
2.14.2 栽培要點
喜濕潤、喜光、怕澇、耐旱。生長季節(jié)要保持濕潤,任何時候都不能漬水。置于屋頂花園或庭院的盆栽絡(luò)石雨季要注意排積水,地栽絡(luò)石忌植于低洼地,否則易爛根,生長季節(jié),見土干再澆水,冬季地栽可不澆水。
2.14.3 配置要點
葉色濃綠,四季常青,花開繁茂,以觀葉為主。適用于吸附攀援類高層建筑物的墻壁、園林假山石等,也可用于高速公路護坡綠化及做盆栽供室內(nèi)觀賞。
異葉爬山虎學名Parthenocissusheterophylla,葡萄科爬山虎屬。
2.15.1 繁殖方法
采用播種、扦插繁殖,成本低,成活率高。播種在2月下旬進行,用0.5%高錳酸鉀液消毒種子后,清水洗凈,直接播于播種盤中,播種基質(zhì)采用河沙+黃泥(3∶1),場圃發(fā)芽率89%,20d發(fā)芽出苗,苗高10cm移植到營養(yǎng)袋中培育3~6個月可出圃應(yīng)用。扦插在生長季節(jié)3~6月進行。選擇嫩枝或是半木質(zhì)化枝條作插穗,長15cm,插入濕沙床內(nèi)噴霧保濕,插后約20~25d生根,成活率達95%以上。生根后移入營養(yǎng)袋中培育30~50d可出圃種植。
2.15.2 栽培要點
在建筑物、立交橋等地方栽植,首先挖溝或挖穴,深度以30cm為宜,植入苗木回填土后踩實澆透水,幼苗初期要經(jīng)常松土除草,防止競爭性雜草淹沒幼苗影響正常生長。生長期間要適時做好夏季和冬季修剪,以保持綠化整潔及美觀效果。
2.15.3 配置要點
落葉喬木,在磚墻或水泥墻上攀附高度可達20m以上,其蔓莖縱橫,葉密翠綠,春季幼葉、秋季霜葉或紅或橙色,堪供觀賞,其生長快、病蟲害少,無論建筑物東、西、南、北面,墻垣、假山、陽臺、長廊等都能靠卷須上的吸盤和氣生根攀附而上并正常生長,是觀賞性和實用功能俱佳的攀援植物,適宜在建筑物墻面、公路坡面以及立交橋柱等綠化中應(yīng)用,還可應(yīng)用在石山綠化上。
2.15.4 病蟲防治
主要是葡萄虎夜蛾,5~9月發(fā)生,以幼蟲取食異葉爬山虎的葉片。4月中旬至10月下旬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經(jīng)常檢查葉片受害狀和地面上蟲糞的多少,在幼蟲密度過大時,使用90%敵百蟲原藥800~1 000倍液,或3.2%金色甲維鹽氯微乳劑1 000倍液,或20%三唑磷乳油500倍液防治。
大花老鴉嘴學名Thunbergiagrandiflora,爵床科山牽牛屬。
2.16.1 繁殖方法
用播種和扦插繁殖。花期6~11月。果熟期8~9月。開花后結(jié)出球形的果實,果實成熟時會自行開裂,種子飛散,必須及時采收,干燥后貯藏備用。于春季播種,發(fā)芽后待子葉展開即可移植于營養(yǎng)袋中培育。扦插繁殖:于春季剪取長10~12cm植株下部節(jié)位的枝條扦插于砂土中,保持土壤濕潤,30d后生根,培育2~4個月可定植。
2.16.2 栽培要點
能在全光下生長,如陽光不足,則生長較弱。幼株要適量澆水,使盆土濕潤,當植株長大后開始開花時需水較多,要供給充足的水分。對土壤要求不嚴,枝蔓伸長到4~5節(jié)時可進行摘心,以促使分枝。盆栽的枝條伸長后需立支柱,高溫期生長迅速,要充分澆水。若植以蔭棚為目的,可任其自然生長;若以觀花為目的,可稍加修剪葉片,保持通風以利開花,老植株要修剪,但不可過重修剪,以免影響開花。
2.16.3 配置要點
植株粗壯,覆蓋面大,花期9月~次年5月,花紫藍色,繁密,朵朵成串下垂,花期較長,可用于大型棚架、中層建筑、籬垣等垂直綠化。
匍地榕學名Ficussarmentosa,桑科榕屬。
2.17.1 繁殖方法
采用扦插、分株方法繁殖,成活高。因其匍匐性莖具有落地生根的特性,所以利用其莖節(jié)處接觸土層生根后剪斷分株,可一次性繁殖大量植株。扦插繁殖:全年均可扦插,以春夏秋為佳。剪取半木質(zhì)化、木質(zhì)化1年生枝條,長12~15cm,插于營養(yǎng)袋中,20~30d生根,成活率達96%以上。
2.17.2 栽培要點
利用其自身的特性作懸吊或攀緣栽植。利用氣生根作攀緣栽植時,先在盆中放棕皮柱或形態(tài)較好的枯樹干,扎成亭、塔、花籃等造型。養(yǎng)護上也很簡單,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經(jīng)常向棕皮柱或支架上噴水增加濕度。在生長期,每月施1次肥水,避免烈日直射,以半陰或明亮的散射光照射為佳。在綠地土壤中種植,種后1個月內(nèi),經(jīng)常淋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2.17.3 配置要點
常攀援于公園綠地、石山、公路邊坡,它抗性強,因其莖觸地后易生根,耐蔭性好,所以它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可用于公園、庭院綠地做地被,還可做疏林草地的林間、林緣地被。
攀援植物是指具有卷須、吸盤、氣生根附生攀援的藤本植物和依靠自身藤莖纏繞攀援的藤本植物。它具有防火、滯塵、降溫和防污染等功能,是園林中垂直綠化、盆栽花卉、配置地被的重要植物材料。隨著城市土地供應(yīng)日趨緊張,城市高層建筑、立交橋、高架橋等日益增多,垂直綠化不斷得到重視和加強,是提高城市綠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營造人類宜居城市的重要措施。充分利用此項目成果,做好宣傳,加大攀援植物良種的推廣應(yīng)用力度,對服務(wù)社會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以上17個攀援植物良種在廣西及相應(yīng)地區(qū)具有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
[1]廣西植物研究所.廣西植物名錄[R].桂林:廣西植物研究所,1972.
[2]王玉華,王麗蕓.藤本花卉[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3]徐 峰.城市園林綠地設(shè)計與施工[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2002.
[4]臧德奎,周樹軍.攀援植物與垂直綠化[J].中國園林,2000(5):79~81.
[5]陸少雁.攀緣植物在城市綠化中的應(yīng)用研究[J].廣東園林,200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