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丹 殷 燕
幽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美國是個充滿幽默的國家,這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文化精神,而被稱之為電影界諾貝爾獎的奧斯卡,是一個以娛樂為宗旨的節(jié)目幽默是它的主旋律,美國人對奧斯卡的情愫好比中國人對春晚的情愫,奧斯卡之所以收到各國觀眾的青睞是因為在頒獎典禮上不僅能領略到優(yōu)秀電影的魅力,更能體會到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和嘉賓們精彩幽默的語言,這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觀眾娛樂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宣布獲獎名單之前適當的幽默言語能很好地緩解緊張氣氛。
大多數幽默言語帶有文化預設,但對于不同文化領域的人文化預設是存在差異的,有時本族語者認為是不言而喻、毋庸解釋的文化信息常使來自異域文化的人不知所云。本文將分析典禮幽默話語中包含的政治,社會,宗教等文化因素對異域文化的觀眾帶來的理解障礙,并從文化預設的四個特征為出發(fā)點來研究。
文化預設屬于語用學研究領域,是預設在文化視域的延伸。Steward&Bennett(2000)提出文化預設指“滲透在個人的世界觀和行為中抽象的、具有普遍意義和系統(tǒng)性的觀點和看法”。文化預設既包括認知模式又包括文化模式,它們相互聯(lián)系彼此依存,前者強調認知個體的心理本質并考慮個體差異后者強調人類社會所共享的社會集體的普遍性(Ungerer&Schmid,2001)。從語用學研究的角度,李捷(2010)也指出文化預設影響異域文化者對源語言的理解尤其是文化預設中隱含的一些歷史政治社會信息。
文化預設和幽默之間存在兩個顯著關系:文化預設是構成幽默的重要成分。文化預設在語言中的恰當使用會產生幽默效果,而且這種幽默體現了人類相對于其他物種的高級優(yōu)越性;第二要真正理解幽默以達到應有的幽默效果,必須了解幽默話語中文化預設包含的文化因素及其特征。
對幽默話語中文化預設的研究分為對各種文化因素和對文化預設的四個特征的研究。
文化預設是特定的語言社區(qū)共享的觀點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可以通過語言來表現。Nida(1981)認為,文化預設主要表現在物質世界和生物、歷史和命運、超自然生命、人際關系和理性行為等五個方面。本文在這個分類的基礎上將典禮中幽默言語的文化因素分為以下四類:
1.物質因素
雖然世界具有物質普遍性,但是有些物質如食物,服裝,建筑等具有明顯的獨特性會被本地人賦予文化意義。比如(1)When you see a black man or a woman president an asteroid is about to hit the Statue of Liberty.該例中的”the Statue of Liberty”物理意義是“自由女神像”,但這里這個詞賦予了特殊的文化意義用來指美國,因為她是美國特有的標志,根據當時的語境這里想表達如果黑人或者女人被選為國家總統(tǒng)就仿佛是美國的世界末日一般。
2.社會因素
總體來說社會因素是指人們社會生活方式的總和,它包括典禮中提到的影片、影星,社會現象,風俗傳統(tǒng),政治等方面的內容,這也是整個文化因素中占比例最大的部分。
在典禮中經常會提到一些著名的電影或者影星如(2)Your work combining brilliantly Hannibal Lecter's murderousness with Dorothy Hamill's wedge cut.如果對Hannibal Lecter和Dorothy Hamil兩個人名不了解,對這段調侃的理解務必會有困難。Hannibal是電影沉默的羔羊中變態(tài)心理醫(yī)生的扮演者。Dorothy是美國著名滑冰運動員,當她在旋轉滑行的時候頭發(fā)會超四面八方散開,但一旦停下來頭發(fā)又會恢復原位。這里主持人在調侃演員Javier的性格和外貌。典禮中還有很多幽默語言涉及到一些社會觀念。如(3)The movie is a little over a 100 minutes long,but since it’s about lawyers you can just round that up to 2 hours.本意是想表達電影難看100分鐘感覺有120分鐘,但是主持人用委婉的解釋是因為這部電影與律師有關,美國的律師是按時收費并且一般故意多算時間。這里主持人用雙關的手法對電影和律師同時進行了調侃。政治因素在典禮幽默語中所占比例也不可忽視包括政治家,時事等。如主持人曾通過分解奧巴馬的全名進行調侃“中間的名字胡塞因與伊拉克最后一位獨裁者的姓相同,奧巴馬讀起來又特別像奧薩馬(本·拉登的名)”,此外還調侃了希特勒就是克服不了自己的名字Gadolf與Gay諧音的心理障礙。
3.宗教因素
有一些學者認為西方的文化建立在宗教之上,宗教思想尤其是圣經深深影響了西方人的思想。如(4)Atonement,finally a story that captures the passion and raw sexuality of Yom Kippur.據圣經人類出生時就帶著罪惡所以人活著就是為了贖罪,但是這里主持人在調侃電影Atonement時提到了”Yom Kippur”這個猶太人的贖罪日,調侃猶太人也有充滿激情的時候。
4.語言因素
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中有文化印記的語言因素含開場白和粗話。美國的語言尺度和開放度較大,盡管是在隆重的頒獎典禮上,開場白一般比較隨意甚至有些獲獎嘉賓因過度興奮會說粗話。如一些獲獎感言開場白“Oh,boy!”較正式場合常用“女士們先生們”更能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調節(jié)氣氛達到幽默效果。此外,MelissaLeo曾在獲得最佳女主角時說的獲獎感言將粗話“funking”一詞說漏了嘴,但在該場合恰恰體現了她內心激動,這種沖破了傳統(tǒng)束縛釋放喜悅感情的方式也產生了幽默效果。
合適性決定了人們理解文化的思維方式;共知性表明對幽默的理解會產生重要影響;歷時性說明文化預設的含義隨時間而變化;不確定性則說明國籍性別年齡會制約理解幽默的思維模式。
1.合適性
Keenan指出:“有許多句子要在受文化制約的條件或語境得到滿足后方能使這些句子的話語為人所理解,這些條件自然應該被視為這些句子的預設,一個話語的預設是該句子的語境適合性?!保ê握仔?,2000)然而典禮中的很多幽默言語正是違反了這個合適性達到幽默效果。如Aaron上臺領獎時不是向觀眾打招呼或者致謝而是借著鏡頭說希望得到兒子寵物的尊重。而這看似不合適的預設卻間接地表明了獲獎者內心的榮耀,他實際上想表達的意思是“作為奧斯卡獎獲得者任何人包括小動物都要尊重我”。
2.共知性
共知性包括交際雙方共知的文化背景知識,情景知識和交際雙方關系的認知。即包括常識和對當時情景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主題等的認知及雙方對彼此信息的了解。如(5)So tonight welcome to the make-up sex.理解這個幽默點首先要知道當時的幾個月前,美國編劇工會發(fā)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罷工,導致美國很多電視臺的電視劇沒人寫劇本,頒獎晚會也沒人寫主持人臺詞。好在頒獎日前編劇和電影公司總算達成一致,一場爭斗終于結束奧斯卡也及時播出,而當屆奧斯卡就好比make-up sex一樣。
3.歷時性
文化預設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對文化預設的理解也是如此。文化預設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不同時代的人對同一個文化預設的理解可能不一樣。例如2010兩位頒獎嘉賓在調侃曾經是夫妻關系的兩大著名導演Kathryn和Bigelow時巧妙地借用了關于“Toyota”的一個時事熱點,2010年前“Toyota”可能是財富或者地位的象征,但當年因為一系列安全隱患問題Toyota公司不得不召回了幾百萬輛車,所以當時Baldwin說的Toyota跟Martin說的“藏有定時炸彈的慶?;ɑ@”是一個意思來調侃Kathryn和Bigelo想謀殺彼此。
4.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也是影響人們理解幽默的重要因素,人們笑是因為理解了幽默但有時候不笑卻并不是因為不懂幽默中隱含的文化預設而是受到當事人身份國籍年齡性別等影響。如(6)There are women here who can barely afford enough gown to cover their breasts.主持人這段話旨在呼吁大家拒絕盜版否則很多女藝人將窮到衣不遮體。但是現在女星穿著清涼并不是因為財經不支而是意圖走性感路線,且“breast”一詞過于直接會讓大多數女性覺得尷尬。
對語言的理解是一個相當復雜的認知過程因為語言交際不僅要考慮語言的不同形式更要考慮情景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際時除了要考慮文化預設中涉及的物質社會,宗教政治等因素對幽默語言理解造成的影響,更要從深層次去分析造成解讀障礙的原因即文化預設的合適性,共知性,歷時性和不確定性其中共知性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理解幽默話語中的文化預設中,要建立交際雙方良好的共知性即對文化背景常識的共知,對情景時間,地點,主題等的共知以及對交際雙方身份,信息等的共知,才能實現理想的幽默效果。
[1]Nida,E.C.Meaning Across Culture[M].New York:OtbisBooks,1981.
[2]Steward & Bennett,跨文化視野中的分析[J].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3.
[3]Ungerer,f.& 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李捷.論翻譯中文化預設的三種特征[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