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波,王春華,高雪佳
(重慶理工大學(xué)圖書館,重慶400054)
一般說來,圖書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所以新書的利用率會明顯高于舊書[1]。讀者在圖書館閱讀時更偏愛新入藏、新上架的圖書,這既是圖書館員的經(jīng)驗(yàn),也是許多圖書館在文獻(xiàn)利用分析中得出的普遍規(guī)律,以此為依據(jù),出現(xiàn)了“三線典藏制”、“新書閱覽室(區(qū))”等文獻(xiàn)布局方法[2]。
讀者在借閱圖書時,喜歡的新書“新”到什么程度?外借圖書與圖書入藏時間之間到底存在何種變化關(guān)系呢?圖書館業(yè)界曾引入“半衰期”來描述文獻(xiàn)因內(nèi)容過時而被淘汰的速度,這是以研究期刊論文被引用的時間規(guī)律而得出的。但館員們也知道,期刊與圖書的利用規(guī)律有較大差異,要判斷某本圖書內(nèi)容過時的速度是非常困難的,無法做到準(zhǔn)確、全面。
曾有館員對新書庫的圖書外借情況數(shù)據(jù)進(jìn)行過統(tǒng)計分析,對圖書利用率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做了一些實(shí)證分析[3-4],但由于分析缺乏新舊書利用情況的對比,使分析無法反映圖書入藏時間與圖書外借的變化關(guān)系。
為研究這一變化關(guān)系,筆者搜集了7所高校圖書館的外借數(shù)據(jù),并重點(diǎn)以其中一個館的數(shù)據(jù)為例進(jìn)行分析,以探討文獻(xiàn)入藏時間與被利用之間存在的關(guān)系。與以前的類似研究相比較,本文分析所涉及的圖書入藏時間跨度更大,超過了20年,希望能夠更全面地對圖書入藏時間與利用情況的關(guān)系進(jìn)行研究。
在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tǒng)中,讀者每借(或還)一冊次圖書,系統(tǒng)將記錄借還的時間、讀者、圖書條碼號等相關(guān)信息,這便是流通日志。在這些數(shù)據(jù)中,“圖書條碼號”是圖書入藏時獲得的身份標(biāo)識,如果它與入藏順序一致,則能夠反映圖書的入藏時間。將借閱發(fā)生的時間與反映入藏順序的圖書條碼號對應(yīng)起來進(jìn)行分析,則可以看出外借圖書總量對于不同入藏時間的分布,從而反映出讀者喜歡的新書“新”到何種程度,發(fā)現(xiàn)讀者外借圖書與圖書入藏時間之間的關(guān)系。按照這一思路,筆者搜集了7所高校圖書館的圖書外借記錄,希望通過實(shí)證分析,找到圖書入藏時間與外借的一些規(guī)律。
在7個圖書館中,僅有1個圖書館數(shù)據(jù)完全滿足分析需要:該館從1996年11月實(shí)現(xiàn)圖書條碼號與流水號統(tǒng)一以來到現(xiàn)在,其條碼號一直與圖書的入藏順序保持一致。本文即以該館流通日志數(shù)據(jù)為例,分析不同入藏時間的中文圖書在外借時的不同表現(xiàn)。
由于讀者人數(shù)、管理模式、借閱制度、閱讀習(xí)慣的變化,導(dǎo)致每年圖書外借總冊次、生均外借冊次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外借圖書總量不適合直接作為分析入藏時間與被外借關(guān)系的依據(jù)。本文使用不同入藏時間的圖書在外借總量中的比例作為分析依據(jù)。即:根據(jù)條形碼號將圖書分成不同入藏時間的號碼段,統(tǒng)計各號碼段圖書外借量占當(dāng)年外借圖書總量的比例為依據(jù),來比較不同入藏時間的圖書外借情況。
我們將該館全部館藏中文印刷型圖書94萬余冊,按每一萬冊分段,得到94個號碼段,每一號碼段反映了一個不同的圖書入藏時間。統(tǒng)計每個號碼段的圖書在各年度被外借的冊次數(shù),計算出每一號碼段圖書的外借量,及占當(dāng)年全館圖書外借總量的比例。由此得到一個反映不同入藏時間(以號碼段的大小來表示)的圖書外借表現(xiàn)的統(tǒng)計信息,見表1。
雖然1996年11月以前入藏圖書的條形碼號與流水號(登錄號)不一致,但由于時間較久遠(yuǎn),外借總量與所占比例均很少,對分析數(shù)據(jù)影響較小,故仍在表中列為一行,為一種對比、參考。在表1中,號碼段“36”表示,該行統(tǒng)計圖書條形碼號為360000到369999這1萬冊圖書在各年度被外借情況。
表1 2003~2010年度按條碼號分段圖書外借冊次統(tǒng)計及占當(dāng)年總外借量百分比
外借年度號碼段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45% 5343 2.19% 4034 2.12%54 9874 3.14% 8339 2.79% 8192 2.93% 7828 2.78% 5934 2.43% 3825 2.01%55 8468 2.70% 6138 2.06% 5706 2.04% 5188 1.85% 3954 1.62% 3007 1.58%56 9669 3.08% 7455 2.50% 6650 2.38% 6379 2.27% 4972 2.04% 3299 1.73%57 13107 4.17% 9424 3.16% 8877 3.17% 7941 2.82% 5848 2.40% 4002 2.10%58 11009 3.51% 7994 2.68% 7337 2.62% 6327 2.25% 4714 1.93% 3274 1.72%59 4688 1.49% 4634 1.55% 4230 1.51% 4081 1.45% 3199 1.31% 2066 1.09%60 4887 1.56% 4964 1.66% 4870 1.74% 4686 1.67% 3667 1.50% 2616 1.37%61 4324 1.38% 5090 1.71% 5256 1.88% 5064 1.80% 3750 1.54% 2573 1.35%62 5185 1.65% 5777 1.94% 5750 2.06% 5257 1.87% 4215 1.73% 3059 1.61%63 6153 1.96% 5738 1.92% 5435 1.94% 5390 1.92% 4118 1.69% 2746 1.44%64 6194 1.97% 6771 2.27% 6688 2.39% 6325 2.25% 5002 2.05% 3337 1.75%65 9747 3.10% 9813 3.29% 8372 2.99% 7260 2.58% 5340 2.19% 3890 2.04%66 4091 1.30% 6773 2.27% 6878 2.46% 6395 2.27% 4972 2.04% 3171 1.67%67 5187 1.65% 6957 2.33% 6488 2.32% 5925 2.11% 4353 1.78% 3317 1.74%68 3417 1.09% 5839 1.96% 5705 2.04% 5369 1.91% 4155 1.70% 2813 1.48%69 4152 1.32% 6839 2.29% 6600 2.36% 6130 2.18% 4511 1.85% 3307 1.74%70 3371 1.07% 6315 2.12% 6533 2.34% 5896 2.10% 4545 1.86% 3019 1.59%71 3158 1.01% 6576 2.20% 5948 2.13% 5120 1.82% 3997 1.64% 2739 1.44%72 4214 1.34% 8322 2.79% 6913 2.47% 6043 2.15% 4391 1.80% 3205 1.68%73 3169 1.01% 8041 2.69% 6935 2.48% 6193 2.20% 4427 1.81% 2968 1.56%74 2643 0.84% 8054 2.70% 7223 2.58% 6248 2.22% 4905 2.01% 3063 1.61%75 2569 0.82% 9132 3.06% 7845 2.80% 7168 2.55% 5267 2.16% 3355 1.76%76 1678 0.53% 10451 3.50% 8090 2.89% 7059 2.51% 5650 2.32% 3715 1.95%77 6464 2.17% 7977 2.85% 6996 2.49% 5124 2.10% 3268 1.72%78 3333 1.12% 11108 3.97% 8453 3.01% 6056 2.48% 3623 1.90%79 6322 2.26% 7158 2.55% 5126 2.10% 3649 1.92%80 5092 1.82% 9836 3.50% 6709 2.75% 4505 2.37%81 921 0.33% 9667 3.44% 6580 2.70% 4232 2.22%82 2 0.00% 6270 2.23% 6896 2.83% 4589 2.41%83 4375 1.56% 7975 3.27% 5256 2.76%84 3221 1.15% 8177 3.35% 5326 2.80%85 932 0.33% 7781 3.19% 5257 2.76%86 5848 2.40% 6864 3.61%87 3772 1.55% 6304 3.31%88 1754 0.72% 6543 3.44%89 669 0.27% 7196 3.78%90 9 0.00% 4888 2.57%91 2319 1.22%92 1710 0.90%93 666 0.35%94 49 0.03%合計 251068 100.00%246968 100.00%314003 100.00%298405 100.00%279728 100.00%281123 100.00%占比53 8087 2.58% 8252 2.77% 6742 2.41% 6879 2.外借冊次 占比 外借冊次 占比 外借冊次 占比 外借冊次 占比 外借冊次 占比 外借冊次 占比 外借冊次 占比 外借冊次243934 100.00%190345 100.00%
通過對表1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
就每一外借年度(同列)來看,號碼段數(shù)值越大——入藏時間越短、圖書越新,被外借的冊次、占當(dāng)年外借總量之比均會更大。例如,從2004年全部外借圖書來看,當(dāng)年入藏的圖書滿足外借圖書總量(246968冊次)的33.54%,2002年入藏圖書滿足17.09%,而2000年入藏圖書則只滿足了4.55%。
隨著入藏時間的增加,圖書被讀者外借的可能性降低,其占當(dāng)年外借圖書總量的比例也會降低。如條碼號為430000~439999的1萬冊圖書,2004年1月到5月分編入藏到圖書館,在當(dāng)年就被外借了24103冊次,占當(dāng)年全部外借圖書總量的9.76%,在2005年,其外借量占總外借量的的比例下降為2.69%;到2010年,本批圖書被外借總量僅為986冊次,占2010年外借圖書總量的比例僅為0.52%。
提高新書入藏速度會吸引讀者迅速將借閱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新書,從而使舊書的“淘汰”速度加快。如390000~399999的1萬冊圖書,2002年7月入藏圖書館,在2003年其被外借冊次占2003年圖書館總外借圖書比例為8.74%,同一批次圖書在2004年被外借總冊次占當(dāng)年外借總量比例降為4.07%,約為前一年的一半。由于2005年新書入藏速度急劇增長,本批次圖書在2005年被外借冊次占2005年圖書總外借量比例快速下降為0.95%,只有2004年的四分之一左右。
將表1中各號碼段的外借數(shù)據(jù)按入藏年度匯總,得到某年度入藏圖書累計被借冊次,再除以這幾個號碼段的圖書總冊數(shù),得到每冊圖書被外借的平均次數(shù),它反映了這些圖書被外借的一個平均頻率,我們將其命名為圖書的“外借頻次”,即:
Skin secret: 100 years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osmetics 9 50
外借頻次 =某段時間內(nèi)某批圖書外借總冊次/本批圖書總冊數(shù)
如:2002年入藏的370000~409999共計4萬冊圖書,在2003年被外借86480冊次,則2002年入藏圖書在2003年的平均外借頻次為:86480次/40000冊 =2.162次/冊·年。
外借頻次能夠反映圖書被讀者外借的概率大小,對比不同入藏時間圖書的外借頻次,可以更細(xì)致地比較不同年度入藏圖書被讀者借閱的差異。
表2是2003~2010年各號碼段每冊圖書外借頻次統(tǒng)計,圖1是這一統(tǒng)計結(jié)果的圖示,即不同入藏時間的圖書在各年度平均外借頻次變化曲線。
表2 2003~2010年各號碼段每冊圖書平均外借頻次統(tǒng)計表
圖1 不同入藏時間的每冊圖書在各年度平均外借頻次變化曲線
通過對表2和圖1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
圖書越新——入藏時間越短,外借頻次越高[4]。在表2中,同一年入藏(同列)的圖書的外借頻次,越靠近表格下部的行(其入藏時間越短),其數(shù)值越大,說明外借頻次越高;圖1也直觀地表現(xiàn)了相同的規(guī)律。
在表2的同一列數(shù)據(jù)中,倒數(shù)第二行數(shù)值為本行最大值,在圖1中,同一曲線均在第二個計算點(diǎn)達(dá)到最大值。圖1、表2均說明:圖書在入藏后的次年,其外借頻次達(dá)到最高峰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外借頻次逐漸、持續(xù)下降。
圖1和表2還揭示了這樣一個特征:加快新書入藏速度,并不能給圖書館帶來文獻(xiàn)利用率的同倍增長,反而是讀者的閱讀興趣被分散,圖書——包括新入藏圖書的外借頻次被“稀釋”而變小。在2004年前,入藏1年的圖書外借頻次最高達(dá)到2.239。2005年,圖書館加快了新書入藏量,使入藏1年的圖書(2004年入藏)外借頻次最高值下降到1.208,2005年大規(guī)模入藏的圖書在2006年的外借頻次最高值降為0.7288。
這一規(guī)律也告訴圖書館在資源建設(shè)時應(yīng)該根據(jù)讀者規(guī)??刂菩聲氩厮俣?。
不論是三線典藏的理論分析,還是文獻(xiàn)服務(wù)的經(jīng)驗(yàn)體會,圖書館員們對“新書更受讀者歡迎”、“新書利用率更高”這樣的判斷均表示認(rèn)同,以上分析則讓我們從實(shí)際數(shù)據(jù)的定量分析上得到了印證,并得到以下結(jié)論:一是新書——入藏時間短的圖書,在外借中占有更大的比例,其平均外借頻次也越高;二是新書入藏后,其被外借利用率通常在第二年達(dá)到最高值,此后,其利用率會隨著入藏時間增加而降低;三是加快新書入藏速度將降低新入藏圖書的外借頻次,并提高以前入藏圖書的“淘汰”速度,加速其“老化”。
[1]蔣鴻標(biāo).適用率——衡量藏書建設(shè)質(zhì)量的標(biāo)準(zhǔn)[J].圖書館建設(shè),2004,(1):23-24.
[2]金勝勇,王麗英.“藏查借閱一體化”布局模式的改進(jìn)構(gòu)想[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3):28-30.
[3]劉淑波,胡文華.新書書庫圖書利用實(shí)證調(diào)查研究及對策——以華東師大閔行校區(qū)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知識,2010,(3):101-105.
[4]何淵,趙財,趙彥華.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紙質(zhì)圖書利用特征分析——以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圖書館為例[J].農(nóng)業(yè)圖書館情報學(xué)刊,2010,(5):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