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蕓, 鐘 遠, 燕 虹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老年科,上海200233)
抑郁是老年人常見的心理疾病,常與軀體疾病互為影響,抑郁可以加重老年人認知功能減退[1]。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癡呆之間的一種臨床狀態(tài)。隨著我國逐漸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MCI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2]。據統(tǒng)計,MCI患者每年約10%~15%轉化為老年癡呆,而正常老年人每年僅1%~2%轉化為老年癡呆。所以對MCI患者進行盡早干預,將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本研究用烏靈膠囊治療伴抑郁癥的MCI老年患者,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患者均為我院老年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就診的伴抑郁狀態(tài)的老年MCI患者,共50例。年齡62~89歲,平均 (81.14±5.22)歲,其中男性36例,年齡62~88歲,平均(80.17±5.13)歲,女性14例,年齡74~89歲,平均 (83.64±4.75)歲。病程2月~10年平均(5.60±4.76)年。
1.2 診斷標準 抑郁癥診斷標準:根據《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 (CCMD-3)》 (2001年)中有關抑郁發(fā)作的診斷標準,MCI的診斷標準系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分類與統(tǒng)計手冊第4版(DSM-IV)和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修訂的診斷標準,排除其它特殊原因引起的認知功能減退。有意識障礙、癲癇、帕金森病、精神疾病、重度失語、明顯感覺運動損害、創(chuàng)傷、手術及其它原因無法配合和完成檢查患者均不在入選范圍內。
1.3 治療方法 烏靈膠囊 (浙江佐力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19990048,成分:烏靈菌粉;規(guī)格:0.33 g),每次3粒,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治療期間停服其它鎮(zhèn)靜、安眠藥物,禁飲茶、咖啡、酒及辛辣食物,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及心理疏導。所有病人均連續(xù)服藥1年 (改善認知功能障礙是一個長期慢性過程,即使自覺癥狀改善也需鞏固治療,經指導所有患者均完成1年觀察時間),分別觀察患者治療3月、6月、12月自覺癥狀及量表評分的變化。病人治療前后的量表評分均有同一醫(yī)師完成。
1.4 觀察指標
1.4.1 患者自覺癥狀評分 失眠、多夢、健忘、乏力、心悸、頭暈耳鳴等癥狀,按無、輕、中、重四級評分。無-0分 (正常),輕-1分 (影響日常生活工作),中-2分 (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或需服藥對癥治療),重-3分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服藥無效)。
1.4.2 心理學量表檢測 漢密頓抑郁量表17項版本 (HAMD),采用交談與觀察的方式,檢查結束后進行評分,其變化可以反映病情嚴重程度及病情演變,17項HAMD的問題可歸納為5個亞類:焦慮/軀體化、體重、認識障礙、阻滯和睡眠障礙。各亞類能更為簡潔清晰地反映患者的實際特點。采用簡易精神狀況檢查表(MMSE)進行認知功能檢查。MMSE量表由20題組成,總分30分。其中包含6個認知功能域:定向力、即時記憶力、注意力和計算力、延遲回憶力、語言能力及視空間覺。
1.5 臨床療效評估標準 用ADAS-cog量表作為臨床療效評估,該量表是美國FDA推薦的在藥物臨床試驗中廣泛用于認知變化的評價的金標準[3](1)顯效:ADAS-cog量表評分較治療前減少4分及以上 (相當于6個月平均自然下降分數);(2)有效:ADAS-cog量表評分較治療前減少1~4分;(3)無效:ADAS-cog量表評分較治療前無變化;(4)惡化:ADAS-cog量表評分較治療前增加,顯效與有效為總有效,據此計算總有效率。
1.6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治療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后患者自覺癥狀的比較 治療后患者自覺癥狀明顯改善,治療3月后差異已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6月和12月以后差異更為明顯(P<0.01)。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Tab.1 Comparison of subjective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2 治療前與治療后HAMD評分比較 治療后HAMD總分降低 (P<0.05和P<0.01),尤以焦慮/軀體性癥狀和睡眠障礙改善最為明顯 (P<0.05和P<0.01)。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HAMD總分及各亞類得分的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HAM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3 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 治療后患者MMSE總分明顯升高 (P<0.01),尤以注意力和計算力、延遲記憶力改善最為明顯 (P<0.05和P<0.01),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MMSE總分及各認知功能域得分的比較Tab.3 Comparison of MMS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4 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的比較 經治療后患者的ADAS-cog評分有所下降,3個月治療后的中有效率達60%,12個月后達92%,經秩和檢驗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見表4。
表4 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例 (%)]Tab.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n(%)]
2.5 不良反應 研究過程中僅有1例出現(xiàn)輕度胃部不適,改為飯后服用好轉,所有研究對象均完成1年觀察期,依從性好。
認知功能減退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抑郁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認知功能減退的常見原因。
烏靈膠囊是經現(xiàn)代生物技術精制而成的純中藥制劑,主要是由烏靈菌粉,19種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組成[4]。適用于心腎不交或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悸,少氣懶言,舌苔薄白,脈細沉或無力等諸癥。本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治療后自覺癥狀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 (P<0.01)。
抑郁癥屬于“郁證”范疇,因外來應激因素致情志不遂,氣機郁滯,氣血運行不暢,心失所養(yǎng)及神失所藏,久郁則傷脾,出現(xiàn)失眠、乏力、納差等癥狀,形成心脾兩虛?;蛐纳袷軘_,神氣不寧,而難以入睡,甚則徹夜不眠者,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心腎不交癥狀[5]。而抑郁也是引起和加重老年人認知功能減退的常見原因。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后患者的HAMD的得分與治療前比較,HAMD總分降低 (P<0.05和P<0.01),抑郁癥狀好轉,尤以焦慮/軀體性癥狀和睡眠障礙改善最為明顯(P<0.05和P<0.01)。其機制與烏靈膠囊可增強中樞鎮(zhèn)靜作用,平衡大腦的興奮性神經遞質和抑制性神經遞質功能,促進人體自然睡眠有關[6]。提示烏靈膠囊可以成為老年抑郁癥患者的基礎治療。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MCI)是一種介于正常老年和癡呆之間認知損傷狀態(tài),是老年癡呆的高危人群。MCI常以記憶障礙為首發(fā)及突出表現(xiàn),其中有近30%病人可伴有抑郁表現(xiàn)[7],MCI轉化為阿爾茨海默病 (AD)的機率是健康老人的5~10倍[8]。老年癡呆的病理基礎較復雜,在MCI階段患者的病理學改變尚處于可逆化階段,此時患者的自知力及生活能力尚存在相當大的保留,是進行干預的最佳時期,可明顯降低患者癡呆的轉換率[9]。藥理實驗證明烏靈膠囊能明顯改善各種記憶障礙 (記憶獲得、記憶鞏固、記憶再現(xiàn)缺失),具有腦保護及一致健腦功能。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后患者的MMSE得分治療前明顯升高 (P<0.01),尤以注意力和計算力、延遲記憶力改善最為明顯 (P<0.05和P<0.01)。經ADAS-cog量表進行臨床療效判定亦證明烏靈膠囊在改善認知功能方面有很好的臨床療效,3月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達60%,治療12個月后可達92%,明顯優(yōu)于3個月 (P<0.01),提示烏靈膠囊是MCI患者,尤其是遺忘型MCI患者的理想選擇之一,建議長期服用。
烏靈膠囊的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僅有1例出現(xiàn)輕度胃部不適,改為飯后服用好轉,所有患者均完成12月治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烏靈膠囊在老年人應用中安全性好,病人依從性高。
綜上所述,抑郁和認知功能減退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兩者可以互為因果,互相影響,明顯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加重醫(yī)療及患病家庭的負擔,烏靈膠囊可以明顯改善老年抑郁癥合并MCI患者的兩大主要癥狀:失眠和記憶減退,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和認知能力,副作用小,病人依從性好,可作為伴有抑郁癥的老年MCI患者初期干預的有效長期治療藥物。
[1]傅文農,施和勛.門診老年病人抑郁癥狀與認知功能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12(28):2498-2499.
[2]Nie H,Xu Y,Liu B,et al.The prevalence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bout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a meta-analysis.Int J Geriatr Psychiatry[J].2011,26(6):558-563.
[3]賈建平.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25-26.
[4]陸偉珍.烏靈膠囊治療焦慮性失眠臨床觀察[J].中成藥,2008,30(12):1734-1735.
[5]郭小青,諶 琦.中醫(yī)藥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概況[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09,29(6):71.
[6]蔣 慧,林 海.烏靈膠囊合鹽酸帕羅西汀治療抑郁癥失眠30例[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11,31(5):32-33.
[7]潘慧英,王君俏,周 標,等.老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抑郁水平的調查與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17-19.
[8]Li J,Wang Y J,Zhang M,et al.On behalf of the Chongqing Ageing Study Group.Vascular risk factors promote conversion fro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o Alzheimer disease[J].Neurology,2011,76(17):1485-1491.
[9]Prestia A,Drago V,Rasser P E,et al.Cortical changes in incipient Alzheimer's disease[J].J Alzheimers Dis,2010,22(4):1339-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