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華
(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yī)院麻醉科,上海 200540)
芬太尼復合丙泊酚或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靜脈麻醉是目前用于無痛人工流產(chǎn)術的一種常用麻醉方法[1],但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強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常伴有明顯的呼吸抑制,術中體動和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較高,常需間斷追加丙泊酚或復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地佐辛是一種阿片受體混合激動-拮抗劑[2],由于其鎮(zhèn)痛效應強、呼吸抑制和藥物依賴發(fā)生率低,近來已在臨床麻醉及術后鎮(zhèn)痛中廣泛使用。本研究將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用于無痛人工流產(chǎn)手術的麻醉,為了提高麻醉的可控性與安全性,本研究采用丙泊酚靶控輸注的方式,與目前常用的麻醉方法相比較,旨在觀察其有無優(yōu)越性。
1.1 一般資料 60例美國麻醉協(xié)會Ⅰ或Ⅱ級自愿要求行無痛人工流產(chǎn)術的早孕婦女,年齡18~30歲,均無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史,無藥物過敏史和神經(jīng)精神疾病史。隨機分為3組,每組各20例:A組,地佐辛(0.1 mg/kg)+丙泊酚(血漿靶控濃度為 3.5 μg/ml);B 組,芬太尼(1.5 μg/kg)+ 丙泊酚(血漿靶控濃度為3.5 μg/ml);C組:瑞芬太尼(血漿靶控濃度為2 ng/ml)+丙泊酚(血漿靶控濃度為 3.5 μg/ml)。
1.2 方法 術前禁食、水6 h,無術前用藥。進入手術室后行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血壓(BP)、心率(HR)、呼吸頻率(RR)和血氧飽和度(SpO2)。建立靜脈通道,靜滴乳酸林格氏液。A組緩慢靜注地佐辛0.1 mg/kg,總量不超過10 mg,并以血漿靶控濃度為3.5 μg/ml的設置持續(xù)輸注丙泊酚至手術結束;B組緩慢靜注芬太尼1.5 μg/kg,并以血漿靶控濃度為3.5 μg/ml的設置持續(xù)輸注丙泊酚至手術結束;C組以血漿靶控濃度為2 ng/ml的設置持續(xù)輸注瑞芬太尼,并以血漿靶控濃度為3.5 μg/ml的設置持續(xù)輸注丙泊酚至手術結束。待患者入睡后開始手術,同時觀察其意識情況,術中根據(jù)患者體動反應追加丙泊酚用量;若血氧飽和度低于90%,給予人工輔助呼吸。
1.3 觀察指標 術中監(jiān)測血壓、心率、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若SpO2低于90%認為存在呼吸抑制,給予人工輔助呼吸。記錄術中呼吸抑制及術中體動的例數(shù)、丙泊酚總量、手術時間、蘇醒時間、術后疼痛評分(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及術后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計量數(shù)據(jù)用表示,同一參數(shù)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患者的年齡、體質量、手術時間比較(表1) 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表1 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2.2 各組患者術中呼吸抑制和體動發(fā)生率比較(表2)A組術中呼吸抑制和體動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B組和C組(P<0.05),三組患者丙泊酚總量比較無明顯差別(P>0.05)。
2.3 各組患者術后蘇醒時間、疼痛評分和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比較(表3)A組蘇醒時間、術后疼痛評分和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B組和C組(P<0.05),C 組的蘇醒時間明顯小于 B 組(P <0.05),C組的術后疼痛評分明顯高于B組(P<0.05)。
表2 三組患者的術中各項情況比較(n,)
表2 三組患者的術中各項情況比較(n,)
注:與A組比較,*P<0.05
表3 三組患者的術后各項情況比較(n,)
表3 三組患者的術后各項情況比較(n,)
注:與 A 組比較,*P <0.05;與B 組比較,#P <0.05
丙泊酚是一種常用的靜脈麻醉藥物[3],具有起效快、蘇醒迅速的特點,常被用于無痛胃腸鏡、無痛人工流產(chǎn)術等門診短小手術的麻醉。但丙泊酚無明顯鎮(zhèn)痛作用,單獨應用時麻醉效果不完全,患者因疼痛刺激常出現(xiàn)體動,影響手術操作,故臨床上常需復合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等阿片類鎮(zhèn)痛藥[4]。丙泊酚復合芬太尼是目前常用的麻醉方法,瑞芬太尼是一種新型、短效、代謝迅速的阿片類受體激動劑,因其起效迅速、作用消失快,因而瑞芬太尼靶控輸注復合丙泊酚也常用于各類短小手術。但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等阿片類鎮(zhèn)痛藥常有明顯的呼吸抑制和較高的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且蘇醒時間延長,術后常伴有明顯的宮縮痛。
地佐辛是一種混合型阿片類激動-拮抗鎮(zhèn)痛藥,是κ受體激動劑和μ受體拮抗劑,能緩解手術和癌癥引起的疼痛[5]。大多數(shù)阿片類鎮(zhèn)痛藥如嗎啡和芬太尼雖鎮(zhèn)痛強度大,但易成癮,藥物濫用傾向高。地佐辛鎮(zhèn)痛效應強,作用時間長,耐受性好,成癮性小。地佐辛的鎮(zhèn)痛機理主要是激動分布于大腦、腦干和脊髓的κ受體,產(chǎn)生脊髓鎮(zhèn)痛、輕度的鎮(zhèn)靜和呼吸抑制作用[6]。由于地佐辛是μ受體的拮抗劑,能松弛胃腸道平滑肌,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較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的患者呼吸抑制和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的患者,可能因為我們使用了小劑量的地佐辛(0.1 mg/kg,總量不超過10 mg),小劑量的地佐辛鎮(zhèn)痛作用較強,但呼吸抑制和惡心嘔吐等副作用較輕。本研究中三組患者丙泊酚的總量比較無明顯差別,說明與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相比,小劑量地佐辛并不能減少丙泊酚的用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的患者體動的發(fā)生率、術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的患者,可能因為地佐辛激動分布于大腦、腦干和脊髓的κ受體而產(chǎn)生脊髓鎮(zhèn)痛,而人工流產(chǎn)術后下腹部疼痛主要是因為各種破損組織釋放大量前列腺素在宮腔表面聚集,并導致子宮收縮而引起疼痛[7],故地佐辛能夠有效地緩解術后宮縮痛,且持續(xù)時間較長。雖然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鎮(zhèn)痛作用也非常強,但是其作用持續(xù)時間短,故術后鎮(zhèn)痛效果不如地佐辛。瑞芬太尼因為起效迅速,作用消失快,所以使用瑞芬太尼的患者其蘇醒時間短于使用芬太尼的患者,其術后VAS評分高于使用芬太尼的患者。
綜上所述,與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相比,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靜脈麻醉應用于無痛性人工流產(chǎn)手術麻醉效果滿意,滿足了門診無痛人工流產(chǎn)術手術的麻醉起效快、麻醉平穩(wěn)和蘇醒快的需求,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方法。
[1]Singh Bajwa S J,Bajwa S K,Kaur J.Comparison of two drug combinations in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propofol-ketamine and propofol-fentanyl[J].Saudi J Anaesth,2010,4(2):72-79.
[2]Gal T J,DiFazio C A.Ventil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of dezocine in humans[J].Anesthesiology,1984,61:716-722.
[3]陳伯鑾,主編.臨床麻醉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92.
[3]張詠梅,趙衛(wèi)兵,吳嘉賓.地佐辛復合芬太尼及丙泊酚應用于無痛人流術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6(7):888-890.
[4]劉 榮,肖金輝,桂新星,等.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用于無痛人流的療效[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17):3214-3216.
[5]任 峰,陸新來,許蘭芬.丙泊酚聯(lián)合小劑量地佐辛用于無痛人流術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19(2):225-226.
[6]張惜陰,主編.實用婦產(chǎn)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833-835.
[7]岳建勤.地佐辛與芬太尼應用于術后靜脈鎮(zhèn)痛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0,16(4):25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