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基層組織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執(zhí)行者,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結合當前改革發(fā)展形勢和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需要,筆者通過深入基層調研認為,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必須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始終做到與時俱進,常抓常新。
一、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必要性
1、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強化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必然要求
組織引導并發(fā)動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是基層組織的一項長期任務,基層黨建工作的優(yōu)劣,勢必影響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事關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發(fā)揮。增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活力、動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保持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穩(wěn)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執(zhí)政地位的具體舉措。
2、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建設和諧社會,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是增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科學性和協(xié)調性、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3、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發(fā)展基層民主、密切聯系群眾的必然要求
抓好基層黨建、發(fā)展基層民主政治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擴大人民群眾對政務、村務和社會事務的參與權、知情權、監(jiān)督權的關鍵舉措。
二、當前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新問題,一些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黨員教育、思想作風、工作方法存在與社會發(fā)展不相適應的地方。
——從客觀上看,體現為“三不力”:
一是班子建設不力。由于村級區(qū)劃調整和“兩推一選”制度的實施,各地村“兩委”干部隊伍大都進行了重新組合,一批年富力強的同志進入了村“兩委”班子,這部分人員初接觸村級工作,有的雖然進行了上崗培訓,但由于培訓不經常、持久、系統(tǒng),加之要經歷新老村干交接“磨合期”,導致思想有顧慮、工作不大膽,畏首畏尾。
二是財政投入不力。鄉(xiāng)鎮(zhèn)機構改革和縣鄉(xiāng)財政體制改革,讓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缺少了必要和有力的財力保障,村級工作經費頓顯捉襟見肘、舉步維艱,村級黨建室建設、黨員教育設備等,有時只能依靠上級投資添置。
三是活動開展不力。由于財力所限,加之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級干部待遇偏低,尤其是退職后的生活保障偏低,一旦要組織開展活動、辦事情,村干部還要個人掏腰包墊支,導致對活動組織及修橋補路等工作的開展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
——從主觀上看,表現為“四不夠”:
一是黨性觀念不夠。受市場經濟沖擊和世俗利益觀念的影響,一部分基層黨員干部宗旨意識談化,放松自我學習與思考,放松了對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不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不能持久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本色,有的甚至不惜侵犯集體和群眾利益,以權謀私。
二是理論武裝不夠。一部分基層黨組織局限于陣地、財力等客觀因素,對黨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存在模糊認識,正常學習和“三會一課”制度執(zhí)行不力,有的是等“先進性教育”、“主題教育”活動來了或者是上級黨組織有要求時,才坐下來,集中一段時間組織突擊學習,學教形式呆板,方法單一,且重宏觀、輕微觀,重灌輸、輕啟發(fā),重形式、輕效果,缺乏活力、缺少引力、缺欠創(chuàng)新。
三是管理舉措不夠。一些基層黨委對村“兩委”在職黨員干部的管理失之于松、失之于軟,對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調研交流少、關心支持少、管理教育少、督察檢查少,對流動黨員、離職老黨員、老干部更是缺乏主動溝通、主動服務意識,沒有負起責任,下大力氣抓黨員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廉政建設和黨性黨風黨紀教育。
四是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一部分基層黨組織不注重、不愿意培養(yǎng)那些年富力強、有能力、有作為的年輕同志為積極分子,以至于個別村多年不發(fā)展新黨員,導致基層黨員結構失調、干部素質不高、支部戰(zhàn)斗力弱化;一些基層黨員干部思想保守、思路閉塞,市場知識匱乏,興業(yè)本領短欠,服務意識淡薄,發(fā)展村級集體經濟,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和能力不強。
三、推進農村黨組織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1、堅持把“創(chuàng)先爭優(yōu)”、“雙培雙帶”作為重要抓手
一是結合實施“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緊緊圍繞“創(chuàng)先進基層黨組織”,爭“五帶頭”優(yōu)秀共產黨員活動,推廣農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等做法,教育和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緊緊抓住發(fā)展這個第一要務,形成一種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主要心思放在發(fā)展經濟上,加大農村扶貧開發(fā)力度,把主要工作放在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群眾生活質量,把主要精力放在察民情、聽民意、幫民富、保民安上,認真處理好影響和危害農民群眾利益的各種問題,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要善于發(fā)現典型、樹立典型、宣傳典型、推廣典型,積極發(fā)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二是結合實施“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緊緊圍繞發(fā)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著眼于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認真按照“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目標要求,把農民黨員培養(yǎng)成為發(fā)展農村經濟、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有計劃地選擇一批示范帶動能力強的黨員、干部農戶,幫助確定生產經營項目,創(chuàng)辦各類示范服務基地和產銷服務組織,推動“雙培雙帶”工作全面開展。三是結合實施“素質提升”工程,認真制定教育培訓規(guī)劃,通過典型示范、參觀考察、送科技下鄉(xiāng),依托黨校、技校聯合辦學等形式,使黨員、干部和發(fā)展能手及時接受黨的基本知識、市場知識、農業(yè)技術等相關知識的教育。注重結合“三會一課”工作制度,抓好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學習,提高村干部政治思想覺悟和駕馭基層工作的能力。四是結合鞏固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深入開展調研活動,認真查找影響和制約基層黨組織建設及農村經濟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理清思路,謀劃對策,解決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地帶領群眾苦干、實干,幫助群眾早日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
2、堅持把為民服務全程代理作為重要內容
堅持以便民利民、為民服務為宗旨,推行鎮(zhèn)、村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推進鎮(zhèn)、村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鄉(xiāng)鎮(zhèn)要在縣設立為民服務全程代理辦公室的基礎上,設立為民服務全程代理中心(站),選配黨性強、作風正、對工作有責任心的人員擔任代理員,各村(居)、社區(qū)設立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室(點),按照代理程序做好受理、承辦和回復工作,認真清理收費項目及標準、政策法規(guī)依據等,落實首問負責制、情況反饋制、限時辦結制、監(jiān)督投訴制等制度,著力形成上聯縣鄉(xiāng)、下延村組、橫聯站所的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網絡,有效解決群眾辦事慢、辦事難的問題。
3、堅持把科學選人建隊作為重要環(huán)節(jié)
要牢固樹立事業(yè)成敗、關鍵在人的理念不動搖,培養(yǎng)、選任和管理好鄉(xiāng)村黨員干部隊伍。
以滿腔真情感染人。村干部工作在最基層,條件艱苦,工作艱難,報酬較低,在嚴格要求他們的同時,要滿腔真情地體諒他們的苦衷、理解他們的難處、支持他們的工作、解決他們的困難。
以良好待遇激勵人。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對于集體經濟有重大貢獻者,給予落實重獎。最大限度地落實他們的養(yǎng)老保險及應提高的福利待遇,充分調動并激發(fā)新、老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把黨對村干部尤其是老村干們的關懷,送到他們的心坎上。
以公正心態(tài)培養(yǎng)人。要培養(yǎng)和使用一些品質好、能力強,懂經營、會管理的能人、強人,對于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具備領導能力的同志,采取公開選拔形式,不拘一格選用。注重選配優(yōu)秀的大中專畢業(yè)生到村掛職、任職,提高村“兩委”干部的素質,避免因換屆選舉出現干部斷層現象。
以和諧共建鼓舞人。不斷加強“三老”和流動黨員、離職黨員和企事業(yè)單位黨員的工作,要通過主動上門或利用信件、電話等形式,建立健全村干部養(yǎng)老保險制度、醫(yī)療保險制度、離職補償制度,解決基層干部的后顧之憂,使“三老”人員、流動黨員、離職黨員和企事業(yè)單位黨員繼續(xù)為繁榮農村經濟、社會穩(wěn)定作出新貢獻。
4、堅持把落實相關措施作為重要保障
一要強化組織保障。要按照黨性觀念強、工作作風正、善于做群眾工作的要求,配齊配強村“兩委”干部,尤其是選配好村支部“一把手”,明確村支部書記為村級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建立健全“橫到邊、縱到底”的組織網絡體系,做到組織生活制度化,黨員活動常態(tài)化。二要細化財務保障。要將基層黨組織建設經費納入預算,保證基層黨組織各項工作正常開展,保證各項組織生活和組織活動正常舉辦,保證村級“兩委”干部工資的足額撥付、按時兌現。三要強化制度保障。實施“陽光政務村務”工程,建立健全各種如村民代表議事制度、黨員議事制度等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長效機制,對應公開的事項要全面向群眾和社會公開,維護群眾權益,要在各村設立民主理財小組等基礎上,挑選出部分有能力、熱心村務管理的村民參與村務管理。四要強化責任保障。要通過學習實踐活動,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堅持用科學實用的體制機制來保障基層黨組織建設科學發(fā)展,對于黨員管理、組織發(fā)展、宣傳教育、發(fā)展經濟等黨建工作考核要與村干部管理考核掛鉤,列入基層干部的績效考核,實行跟蹤問效,形成抓基層黨建工作的責任機制?!?/p>
(作者單位:阜南縣中醫(yī)院)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