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有仙
摘要:新課標明確指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時的表現,恰當地加以評點、肯定和激勵,給予必要的糾錯和引導,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素質和個性的發(fā)展。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應準確而得體,生動而實效,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發(fā)揮評價的矯正功能,促使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和發(fā)展。通過摸索和實踐,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可以從求真、求實、求異、求趣四方面去探尋,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評價語言。
關鍵詞:求真;求實;求異;求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9-0103-03課堂教學評價語言對優(yōu)化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素質和個性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今的語文課堂上,教師簡單化的否定性評價少了,嚴厲的批評聲少了,肯定和贊賞多了,這不能不說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進步。然而,語文課堂又呈現出了另一種令人擔憂的“浮華的熱鬧”:“好”、“你真棒”、“你讀得真美”等贊美之詞響亮煽情,讓人覺得空洞不值一品;“小卡通”、“笑臉”等物質評價在課堂中漫天飛舞;在教師“引導”下,整齊劃一的掌聲和“棒棒棒,你真棒”的口號聲在課堂上此起彼伏,讓人覺得“聲不由衷”。這些語言和做法雖然也包含激勵和期望,但是總讓人覺得太單一、籠統,缺乏針對性,形式浮躁。
語文課堂上,怎樣的評價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文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fā)展呢?通過探究,筆者建議語文教師可從以下四方面恰當地加以評點、肯定和激勵,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評價語言。
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求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評價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扇缃竦恼Z文課堂,特別是語文公開課中,為了體現“激勵”,為了展示教師自己全新的教學理念,一向苛求學生,吝嗇表揚的教師又顯得特別大方,課堂上幾乎聽不到任何中肯的批評,只有表揚之聲不絕于耳。有的夸大其辭,如有學生朗讀得并不精彩,教師為了鼓勵學生卻說:“你朗讀得太好了,簡直像個播音員一樣”;有的以偏概全,突出了正確、合理的一面,對其中不合理因素聽之任之。如一位教師上《寒號鳥》,課堂上有位學生說:“喜鵲也是不對的,因為它只是嘴巴上兩次勸寒號鳥,沒有在行動上真正幫助寒號鳥,致使寒號鳥最終凍死了。作為鄰居,只在口頭上關心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有具體的幫助?。 甭犃诉@位學生的發(fā)言之后,教師毫不猶豫地大加贊賞道:“你的見解很有一番見地!”有的甚至對學生的錯誤觀點不加引導,還盛贊其見解之獨特,如教師讓學生想象狂風吹過柳樹林的景象。一位學生說:“一陣狂風吹過,白樺樹微微晃動,樹葉慢慢地落下來,湖面上蕩起層層漣漪?!苯處熉犃酥笠膊患偎妓鞯卣f:“你真棒!你的想象具體、合理,很好!”; 可是這種嚴重脫離了生活實際的常識性錯誤,何“棒”之有?……這些過于夸張甚至失實的“表揚”,帶來的可能是學生思想上的模糊與片面,滋生了學生的驕傲情緒,而并未給學生的生命帶來向上的力量,可以說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激勵。
語文課堂教學中,不管采用哪種評價方式,不管評價是何內容,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的真實感受,每一次評價都要讓學生感受是情真意切的,是實事求是的,是發(fā)自于教師與學生的內心的,是飽含真實的情感的。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少了相互之間的嫉妒,少了一些反感,多了一些羨慕,多了些許佩服。只有讓學生不斷地取他人之長來完善自我,才能激勵學生的積極思維,營造熱烈而又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實事求是的評價應關注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給予客觀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描述;實事求是的評價需要關注學生個體,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尋找屬于學生個體的獨特的真實的評價;實事求是的評價并不隱瞞學生的錯誤與缺點,在欣賞其中蘊含的超常、獨特、智慧的同時,一分為二地評價,肯定該肯定的,引導該引導的;實事求是的評價堅持以鼓勵為主,但并不摒棄批評,而是講究批評的藝術。真正的激勵應該是對事實的肯定,對精神的喚醒,對行動的鼓舞。真實的評價向學生傳遞的是真實的信息,因此,只有實事求是,客觀真實的評價,才能體現對學生的真正尊重,才能真正讓學生信服。
二、“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求真
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的評價,應是情到深處,是真情的流露,是自然情感的噴發(fā),就像那寒冬的陣陣暖流,一次次敲打學生的心靈,溫暖他們的心田。語文課堂應該是情感碰撞的空間,是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笆堑摹?、“很好”、“真棒”,這些冷冰冰的評價,缺乏真情,缺乏真誠,又怎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引起共鳴呢?“你真棒”、“你讀得真好”、“你表現真不錯”這些沒有真情的評價,又怎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享受學習的快樂呢?因此語文學科的性質也呼喚著教師的評價要真情投入,真情贊揚,真情流淌。
評價方式要求真。學生是一群獨特的個體,是有個性的、生動活潑的、充滿生命活力的,有與眾不同的生活經驗、生命體驗、情感世界的。我們的語文教學是帶有極大情感的一項工作,我們要以心換心,去除浮華,真誠流露自己的情感。教師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把真實的情感,把對學生的愛心,用飽含深情的語言,用一個細微的動作,用一個生動的眼神,用一個會心的微笑,用一次輕柔的撫摸等評價方式,展現一個“真我”。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交流時,很多學生都會產生緊張情緒,教師不妨走進他們,撫摸著他們的頭,充滿愛意地說:“不要緊張,慢慢來,說錯了沒關系?!睂W生在欣喜,“受寵若驚”之余,更多的是快樂,是老師的善解人意。教師誠摯的語言、關切的語調、鼓舞人心的言辭、一個善意的微笑,都是對學生的真情流露,能讓學生品嘗到受人尊重的喜悅,感受到期待的幸福。這樣的課堂評價是教師真情的流露,遠離了虛偽,遠離了做作。教育需要賞識,但同樣一個“好”字,可以說得平平淡淡,讓人感覺極其勉強,也可以說得滿懷激情,是發(fā)自內心深處的贊賞。
評價過程要求真。課文能承載人的情與意,是作者“血管深處奔涌出來的生命情思,從骨髓宣泄出來的生之靈泉”。教師要善于在學生與課文主人公經歷相似處,情感共鳴處,用恰當的,富有激情的評價語言加以“渲染”,使課堂上出現作者、教師、學生的真情互動,感動學生的心靈,升華學生之情感。如教學《掌聲》時,教師可叫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與課文中主人公相似的故事。一個平時很內向的男孩子站起來開始講述,他講得很認真,也很吃力。這時,教室里響起了掌聲。老師乘機俯下身子問男孩:“你知道,同學們的掌聲在對你說什么嗎?”男孩噙著淚花說:“是對我熱情的鼓勵,讓我膽大些,別害怕!”“你聽懂了大家的掌聲!”這樣的真誠評價,發(fā)自肺腑,觸動了學生的心靈,喚起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關注了學生生命的存在狀態(tài)及情感需求,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很多教師喜歡用華麗的評價語給自己的課堂錦上添花,其實錦上添花是給別人看的,學生更需要的是真誠的評價,教師真情的評價才能和學生產生共鳴。
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求異
學生是獨特的個體,智力有差異,理解不同,感悟也會有區(qū)別,我們的課堂評價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課堂教學的評價需要關注學生個體,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尋找屬于學生個體的獨特的真實評價。課堂教學評價應從普遍走向差異,要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時而異,因發(fā)生的情況而異,尊重學生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語,激勵他們做得更好。
對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我們的評價語言要不斷提升他們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潛力,使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如“讀得真不錯!聽得出你是將自己的理解讀出來了!”“聽你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等,教師的由衷贊美會使學生在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時產生積極的表現自我的欲望,產生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的動力,創(chuàng)建出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澳阏婺馨l(fā)現問題,瞧!都問到點子上去了?!苯處熧x予了學生以自我角色意識,啟發(fā)他們捕捉自己的體驗并進行創(chuàng)造。
對學習信心不足的學生,要多使用激勵性的評價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鼓舞學習的斗志,讓他們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升。如面對一位語文成績較差,膽子較小,一直不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只要他能舉起他的小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我們就要抓住他的閃光之處,極力贊賞:“這么好的想法,為什么不大聲地、自信地表達出來呢?”無論他回答得是否正確,是否完整,我們都要先肯定他的勇氣,給予真誠的鼓勵,增強他的自信心。 當學生只答對問題的某一方面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補充。“說得還不夠全面,請同學幫你補充,好嗎?”“老師給你作些補充,可以嗎?”當學生的思維出現偏差時,教師要通過及時調節(jié),把學生的思維扭入正常的軌道;當學生的思維停滯時,教師在評價中要予以啟發(fā)。
四、“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求趣
語文最具形象性、情感性,是學生喜愛的課程之一。因此,教師偶爾可以給評價語言穿上幽默、生動的“美麗外衣”,猶如映日荷花,分外妖嬈,別樣紅艷,給語文課堂增添無限情趣。幽默的教學語言,絕不僅僅是為了博得一笑,調劑比較沉悶的課堂。它在給學生以愉悅的同時,能促使學生深入探究,悟出“笑外之音”,從而起到教師想要達到的教育作用,加深印象。教育家斯維特羅夫說:“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闭n堂中,如能恰如其分地運用幽默性語言,能拉近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給學生帶來親切,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便能在幽默的評價中受到情感熏陶,提高審美樂趣,獲得思想啟迪。
如一位教師請一個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文章所描述的情節(jié)。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猶如身臨其境。學生讀完后,教師鄭重其事地說:“這位同學讀得多好,同學們聽得都入迷了。老師發(fā)現小剛同學在邊看邊聽的過程中,使勁咽過兩次口水?!被剡^味來的同學們都笑得前仰后合。這種生動的教學評價拉近師生的距離,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教師又接著說:“課文中描寫的情景,在小剛的頭腦中變成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老師敢肯定,他仿佛看到了樹上紅得發(fā)紫的楊梅,仿佛看到了作者流著口水大吃楊梅的情景,那誘人的楊梅果也正朝小剛同學搖搖擺擺地走來,于是他才不由得垂涎三尺……”學生都哈哈大笑起來。教師又一本正經地說:“如果我們讀書都能像小剛同學這樣,在腦子里放電影,把文字變成畫面,那就說明你走進了書本,讀懂了文章。老實說,老師剛才也流口水了,只不過你們都沒發(fā)現罷了?!睂W生更樂了。
這種幽默風趣的教學評價,猶如強大的磁場,深深地吸引著學生的心。 這幽默的評價,擺脫了枯燥單調的束縛,走向了豐富多彩,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既肯定學生,又把一個重要的讀書方法——“邊讀邊想象,把抽象的文字想象成一個個生動的畫面”揭示出來,不僅使學生感到學習的快樂,還悟到了朗讀課文的真諦,充滿詩意,閃爍著人性的光彩。
課堂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教師有深厚的教學功底、豐富的語言素養(yǎng)和全新的教學理念。精彩的語文課堂評價語,猶如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令人回味;真實的課堂評價語,如春雨點點入土,喚醒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點燃學生熱愛語文的火種。有效的課堂評價語不是教師可有可無的串聯詞,也不是游離在課堂之外的作秀,而是自然而然的創(chuàng)設和生成。語文課堂教學,應及時把握和利用課堂生成因素,針對學生的不同表現給予學生恰當、真實的評價。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建構起屬于自己的課堂評價藝術,使語文課堂更加煥發(fā)出奪目的光彩。
參考文獻:
[1]管水珠.課堂教學中評價學生方式的多元化[J].教學月刊,2006,(7).
[2]孫雙金.孫雙金教學思想與經典課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3]蔣銀華.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實施有效評價[J].教育科研論壇,2011,(5).
[4]張多嘉.關注生命發(fā)展的人文載體[J].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