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秋
近十幾年來,許多臨床研究證實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疾病的新的獨立危險因子。Hcy的水平即使輕微增加,也會使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增加(2~3)倍[1]。但Hcy在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具體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明了。本研究通過臨床總結,探討不同水平高血壓與Hcy的關系。
1.1 臨床資料 入選176例為我院門診就診病人,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制訂的高血壓診斷標準。高血壓1級病人(1級組)50例,無并發(fā)癥,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49±5)歲。高血壓2級病人(2級組)50例,無并發(fā)癥,男27例,女23例,年齡(52±3)歲。高血壓3級病人(3級組)76例,無并發(fā)癥者20例,合并心肌梗死25例,合并腎功能不全8例,合并腦梗死8例,合并心力衰竭者15例,男43例,女33例,年齡(57±6)歲。另設對照組50名,為我院健康體檢者,男30名,女20名,年齡(45±7)歲,均無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正常。
1.2 檢測方法 儀器采用CX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為循環(huán)酶法Hcy試劑盒(北京九強金斯爾公司提供),所有病人于入院后次日晨空腹抽取靜脈血2mL,離心后取血清上機檢測。在我院檢驗科進行,由檢驗科質(zhì)控人員進行質(zhì)控。正常值4 μmol/L~15μmol/L。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
2.1 各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各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吸煙史、空腹血糖、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一般資料比較
2.2 各組Hcy水平比較(見表2) 對照組中高 Hcy者5例(10%),高血壓1級高Hcy者12例(24%),高血壓2級高Hcy者10例(20%),高血壓3級高Hcy者38例(50%),雖然高血壓1級、2級組血清Hcy水平升高者增多,但血清Hcy水平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血壓3級組血清HCY水平與對照組、1級組、2級組相比顯著增高(P<0.01)。
表2 各組Hcy水平比較
高血壓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血壓水平越高,對機體各臟器(主要為心、腦、腎)的影響也越大。近幾十年來,Hcy水平升高被認為是與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相關的[2]。本研究資料顯示,高血壓1級、2級病人Hcy水平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級高血壓組較對照組和無并發(fā)癥的1級、2級高血壓組Hcy水平有顯著變化。從而推測Hcy可能對評估高血壓的病情進展、危險分層具有一定的意義。Coban等[3]研究發(fā)現(xiàn),血 Hcy濃度>18μmol/L患高血壓的危險性幾乎可增加3倍。
Hcy是甲硫氨酸(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chǎn)物,是一種含硫氨基酸,Hcy作為冠心病危險因素的重要性已經(jīng)等同于高脂血癥和吸煙,與其他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等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4]。目前認為Hcy可促進血小板的聚集,促進LDL的氧化及泡沫細胞的生成,引起血管內(nèi)皮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并抑制內(nèi)皮細胞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表達,所以也把它稱為是一種反應性血管損傷性氨基酸。本臨床研究中高血壓3級病人Hcy的升高,進一步證實高血壓存在血管損害、動脈粥樣硬化等病變。Hcy對心血管方面的具體作用機制上目前尚不完全明確。有學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產(chǎn)生影響:①Hcy在氧化過程中產(chǎn)生氧自由基及過氧化物,削弱血管內(nèi)皮NO的生物活性而導致內(nèi)皮損害[5];②促使動脈平滑肌細胞增生,加速LDL-C的自身氧化修飾,削弱HDL-C的保護作用,而氧化的LDL-C能影響凝血酶調(diào)節(jié)蛋白的活性,而導致內(nèi)皮的功能進一步受損,動脈內(nèi)皮損傷,同時增加泡沫細胞的形成,致使血管壁增厚、閉塞性血管病發(fā)生[6];③增加血小板凝血惡烷產(chǎn)生,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凝血因子Ⅴ活性,促進凝血,導致粥樣硬化斑塊形成[6];④使平滑肌細胞內(nèi)周期mRN和los癌基因表達增加,誘導靜止細胞進入分裂期,促進平滑肌細胞迅速增殖,血管內(nèi)膜增厚;誘導內(nèi)皮細胞表達并分泌單核細胞趨化蛋白提高單核細胞的趨化作用[7];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Ⅱ型糖尿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有一定關聯(lián),高濃度的同型半胱氨酸能促進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其機制可能是:在高糖血癥的環(huán)境下,同型半胱氨酸破壞內(nèi)皮細胞,使內(nèi)皮細胞的屏障功能降低,內(nèi)皮依賴性的血管舒張功能失調(diào),使血細胞易于黏附、聚集,內(nèi)皮細胞的促凝功能增強,抗凝和纖溶功能降低,進一步發(fā)展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性的疾病[8]。
高血壓既是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同時也常常和這些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合并存在,Hcy水平越高,高血壓的危險級別越高,并存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越大。在臨床工作中Hcy水平變化情況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并采取積極的預防和干預。維生素B6及葉酸是同型半胱氨酸合成甲硫氨酸的輔酶,它們的缺乏可致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因此,補充這些營養(yǎng)因子可能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濃度,可能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發(fā)生及發(fā)展起到預防作用。還有學者研究認為β-受體阻滯劑、ACE抑制劑、鈣通道阻滯劑,尤其是阿司匹林長期治療,可以改變病人Hcy濃度并減緩死亡的發(fā)生[4]。具體補充營養(yǎng)因子及一些藥物治療能否改變患者的Hcy濃度,并減緩死亡的發(fā)生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1] 左薇薇,李勁濤.同型半胱氨酸所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分子機理[J].中華醫(yī)學研究雜志,2005,5(9):879-881.
[2] Lengyel S,Katona E,Zatik J,et al.The impact of serum homocysteine on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normotensive,white-coat and sustained hypertensive adolescents[J].Blood Press,2011,4.
[3] Coban E,Ozdoan M,Ermi?C.Plasma levels of homocysteine in patients with white-coat hypertension[J].Int J Clin Pract,2004,58(11):997-999.
[4] Poduri A,Kaur J,Thakur JS,et al.Effect of ACE inhibitors and beta-blockers on homocysteine level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Hum Hypertens,2008,22(4):289-294.
[5] 顧雪村.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顱內(nèi)外血管狹窄的相關性[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8,11(1):1-5.
[6] 王宏利,樊東升,沈揚,等.頸動脈硬化癥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關系的研究[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5,44(4):258-261.
[7] Sung F,Siow Y.Homocysteine stimulates monocyte ehemotaxis towards enothelial cells[J].Atheroselerosis,2000,151:172.
[8] 王鳳閣,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濃度與Ⅱ型糖尿病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關系[J].中國醫(yī)學檢驗雜志,2008,9(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