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 好一個性情女子
之前看電視劇《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被江一燕的清純、美麗所征服,之后她清新自然的形象便深深刻在了腦子里。雖然在娛樂圈她一直不溫不火,但內(nèi)心對她的喜愛一直都在。然而在《四大名捕》中,看到了一個脫胎換骨的江一燕,那股小清新不見了,女性的妖嬈、嫵媚被她演繹得那么徹底、不著痕跡。在片中,江一燕飾演的是一個“壞人”的角色,周旋于安世耿、柳神捕、四大名捕之間,有很多命運的無奈,但卻是一個敢于為自己爭取愛的人。在《四大名鋪》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江一燕在演藝之路上的無限可能,期待她的更好發(fā)展。
《優(yōu)格》的那篇《江一燕的慢樂人生》文章呈現(xiàn)了更多面、更性情的江一燕。她是一個為愛而生的女子,因為愛情而走上演員的道路,又因為失戀而與《孔雀》失之交臂,她不會為了名利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和理想,隨時可以放下手頭的一切去旅行,去做慈善。也許正是她的這份淡泊、隨性,讓她的人生更踏實,也在娛樂圈越走越順利,正如文章所說,“看似漫不經(jīng)心,卻又如約到達終點”。
——河南 少語
親人,怎么親愛
看了《親人,怎么親愛》那篇稿子頗有感觸,我也是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上大學后就留在了北京打拼,與同樣來自農(nóng)村的老公結婚,拼湊了兩方父母的錢付了一個小房子的首付,如今還沒敢要孩子。雖然我還未人到中年,沒到“上供老,下養(yǎng)小”的緊迫狀態(tài),但已過而立之年的我,過不了多久也將面臨文中的狀況。等父母都年邁之后,如何來贍養(yǎng)他們,讓他們過得舒心而不是覺得被我們這些子女拋棄了,也是我慢慢要思考的問題。
——北京 小王
互動Space
@我不怕窘:中午跟同事拼桌吃飯,幾個人坐一起難免就會東扯西扯,有時候為了爭一個說法而鬧得臉紅脖子粗,后來想想挺沒必要,看來我還需要再修煉一下“靜”爭力。
編輯作答:“巧舌如簧”也要用對地方,有些時候學會適時沉默,它的威懾力更大。希望《優(yōu)格》能UP你的“靜”爭力,幫你發(fā)揮出強大的“靜”能量,輕松應對社交中的尷尬時刻。
@可憐的紅太郎:大學畢業(yè)后,我曾先后換了兩份工作,最大的感悟是,目前做的工作并未從上一份工作中得到什么益處。在之前工作中積攢的經(jīng)驗,因為新工作環(huán)境以及工作崗位的變動而變得毫無用處。看了《帶得走的職場能力》才明白,所謂的經(jīng)驗積累或能力并非專指一種狹隘的技術。
編輯作答:能夠帶得走的職場能力,更多指一個職場人的“軟實力”——對自我的定位和開發(fā),以及平衡生活的能力等,具備了這種能力,無論面對怎樣的壓力和艱難時刻,都能自我化解,笑傲職場。
@冷里格楞:看了高曉松的《不買房,買夢想》那篇文章,很是感慨,我也想實踐他那種如果有錢了也去旅游不買房的做法。不過想想,人跟人不同,作為一個小白領、小打工者,還是需要一套房帶給自己一份心理上的安全感。
編輯作答:大概像高曉松這樣的才子,不需要房子帶來的安全感,因為他的才華已經(jīng)給了自己足夠的安全感。不過編輯本人還是認為,買房應該量力而行,斷不能因為房子而斷送了很多發(fā)展的好機會,畢竟追尋夢想、發(fā)展自我、快樂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