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輝 焦海宏 陳 偉,*
乳房鏈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作為引起奶牛乳房炎(mastitis)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致病性與多種毒力因子相關。其中乳房鏈球菌gapC基因編碼的具有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活性的一種表位蛋白,即GapC蛋白,是近年來研究較多的一種毒力蛋白,也被認為是一種與毒力相關的免疫調(diào)節(jié)蛋白[1]。GapC蛋白能與血纖維蛋白溶酶結合,在疾病發(fā)展過程和信號轉導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作為疫苗發(fā)展的良好靶位點[2,3]。因此,研究GapC蛋白的功能可為乳房鏈球菌抗原的篩選、疫苗的研制和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本研究通過PCR方法擴增乳房鏈球菌臨床分離株的gapC基因,應用基因重組技術,構建乳房鏈球菌gapC基因原核表達載體 pET-32a(+)-gapC,并進行GapC蛋白的誘導表達,獲得GapC蛋白最佳誘導表達條件,為后續(xù)應用該蛋白進行免疫學研究,確定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護作用奠定基礎。
PCR儀(Bio-Rad),恒溫培養(yǎng)箱(Boxun,上海),移液器(Eppendorf)等。恒溫水浴鍋(金壇市醫(yī)療器械廠),金屬浴(金銀杏生物科技,北京),凝膠成像系統(tǒng)(Bio-Rad),蛋白電泳儀(北京六一儀器廠),高速臺式離心機(Eppendorf)。
限制性內(nèi)切酶E coRⅠ、X hoⅠ、T4 DNA連接酶、IPTG、氨芐青霉素(AMP)、DNA分子量標準(DL2 000,DL10 000)與表達載體pET-32a(+)均購自TaKaRa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Taq DNA聚合酶、dNTPs等PCR試劑購自東盛生物有限公司;質(zhì)粒小提試劑盒、普通DNA產(chǎn)物純化試劑盒購自北京天根生物有限公司;蛋白質(zhì)分子量標準、TEMED、考馬斯亮藍、丙烯酰胺、甲叉雙丙烯酰胺、DTT均購自Ameresco公司;其它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或試劑純;BHI培養(yǎng)基(Becton Dickinson)。
乳房鏈球菌菌株分離自新疆南疆地區(qū)某奶牛場患乳房炎病牛的乳樣,E.coli DH5a、BL21(DE3)為本實驗室保存。
1.4.1 引物的設計與合成
根據(jù)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查找乳房炎性鏈球菌的gapC基因,設計引物。上游引物為Pet32a-F:5’- GAGGAATTCATG GTA GTT AAA GTT GGT ATT AAC G -3’,下游引物為Pet32a-R:5’-GGACTCGAGTTA TTT AGC GAT TTT TGC AAA GTA C-3’,預期片段約為1011 bp。上游引物中引入E coR I酶切位點,下游引物中引入X ho I酶切位點(見下劃線部分),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進行合成。
1.4.2 乳房鏈球菌基因組DNA的提取
挑取活化好的乳房鏈球菌單菌落接種于BHI液體培養(yǎng)基,37℃培養(yǎng)18 h左右,12 000 rpm離心5 min收集菌體,按文獻[4]操作步驟稍作改動,提取乳房鏈球菌基因組DNA,于-20℃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1.4.3 gapC 基因的 PCR 擴增
以乳房鏈球菌基因組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反應體系如表1所示。反應條件:95℃變性5 min;94 ℃ 45 s,58 ℃ 45 s,72 ℃ 45 s,30 個循環(huán);72℃延伸10 min。取適量PCR產(chǎn)物電泳檢測(1%瓊脂糖凝膠、120 v、30 min),EB 染色10 min,凝膠成像系統(tǒng)成像。將所有PCR產(chǎn)物合并后用DNA產(chǎn)物純化試劑盒(TIANGEN BIOTECH)純化回收,于-20℃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表1 目的基因gapC擴增體系
1.5.1 質(zhì)粒載體的純化
將含有質(zhì)粒載體pET-32a(+)的大腸桿菌DH5a活化、搖菌后,用質(zhì)粒小提試劑盒(TIANGEN BIOTECH)進行質(zhì)粒載體的抽提(方法與步驟見質(zhì)粒小提試劑盒說明書)。電泳檢測抽提效果后,于-20℃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1.5.2 載體及目的基因雙酶切
將載體pET-32a(+)用限制性內(nèi)切酶(E coR I、X ho I)進行雙酶切,電泳檢測后,用DNA產(chǎn)物純化試劑盒(TIANGEN BIOTECH)回收載體大片段。同時用與酶切載體相同的內(nèi)切酶進行目的基因gapC的雙酶切與純化。
1.5.3 表達載體的構建
取約20 ng(1μL)酶切回收后的載體pET-32a(+)DNA片段,加適量目的基因gapC片段、1μL10×T4 DNA連接緩沖液、1μL T4 DNA連接酶,加ddH2O至10μL,混勻后置于16℃連接過夜。連接產(chǎn)物轉化至E.coli DH5a感受態(tài)細胞中,經(jīng)PCR和限制性內(nèi)切酶篩選鑒定,送陽性克隆進行測序。測序正確的陽性克隆進行重組質(zhì)粒的抽提(方法同前),轉化E.coli BL21(DE3)。將鑒定正確的陽性質(zhì)粒命名為pET-32a(+)-gapC。
1.6.1 樣品的制備
取測序正確的菌株(編號B-21),同時以含質(zhì)粒pET-32a(+)的菌體為對照,接種于含 Amp的液體LB培養(yǎng)基中,37℃ 振蕩培養(yǎng)過夜。取此培養(yǎng)物按1%(v/v)的量接種于準備好的含Amp的液體LB培養(yǎng)基中(100 mL),37℃ 振蕩培養(yǎng)至OD600值0.4~0.6(約2~3 h),加 IPTG至終濃度為1 mmol/L,繼續(xù)在37℃振蕩培養(yǎng),并在培養(yǎng)的不同時刻(0、1、2、3、4、5、6、7、8、9 h)各取 1 mL 菌液轉移至離心管,10 000 r/min離心5 min,收集菌體沉淀,加入90μL 1×上樣緩沖液和10μL 1 mol/L DTT懸浮混勻,沸水浴5 min,10 000 r/min離心5 min。同時將蛋白質(zhì)分子量標準在沸水中處理5 min。1.6.2 重組蛋白的 SDS-PAGE檢測
制備合適濃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膠(12%分離膠,5%濃縮膠),每孔加入20μL樣品,在濃縮膠中采用8 V/cm的電壓進行電泳,在分離膠中采用15 V/cm的電壓進行電泳。電泳結束后取出凝膠用考馬斯亮藍R-250染色液染色30 min左右,然后脫色至背景清晰,用清水沖洗、掃描照相。
1.7.1 最佳誘導時間的確定
樣品處理方法同前,選擇在培養(yǎng)液中加IPTG至終濃度為0.5 mmol/L和1 mmol/L,并分別在誘導的不同時間點(0、1、2、3、4、5、6、7、8、9 h)各取 1 mL菌液轉移至離心管,進行SDS-PAGE檢測。
1.7.2 最佳IPTG誘導濃度的確定
確定最佳誘導時間后,進行IPTG最佳誘導濃度的確定。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終濃度依次為 0.0 mmol/L、0.25 mmol/L、0.5 mmol/L、0.75 mmol/L、1.0 mmol/L、1.25 mmol/L 的IPTG,同時設立空質(zhì)粒對照,培養(yǎng)至最佳誘導時間時取樣,方法同前,進行SDS-PAGE檢測。
以乳房鏈球菌基因組DNA為模板,PCR擴增特異性片段并回收,PCR產(chǎn)物及回收產(chǎn)物用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結果顯示,PCR擴增產(chǎn)物在略大于1 000 bp處有一條清晰明亮的DNA條帶(圖1),與預期片段大小相符??寺y序后表明為乳房鏈球菌的gapC基因。
圖1 gapC基因的PCR擴增(M為DNA Marker DL2000,1為gapC基因)
2.2.1 重組表達質(zhì)粒的PCR鑒定
將所構建的原核表達質(zhì)粒 pET-32a(+)-gapC,轉化 E.coli BL21(DE3),氨芐抗性篩選,對抗性平板上長出的克隆用基于載體設計的通用引物(T7,S-Tag)進行PCR鑒定,疑似陽性克隆12個。部分重組子PCR鑒定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重組質(zhì)粒的PCR鑒定(+:以質(zhì)粒pET-32a(+)-gapC為模板作陽性對照,-:以質(zhì)粒pET-32a(+)為模板作陰性對照,空:以ddH2 O為模板作空白對照;1、2為待檢重組子;M為DNA Marker DL2000)
2.2.2 重組表達質(zhì)粒的酶切鑒定
對PCR鑒定后陽性重組子抽提質(zhì)粒后電泳檢測。結果顯示,重組質(zhì)粒pET-32a(+)-gapC比質(zhì)粒pET-32a(+)略大(見圖3)。酶切結果顯示,重組質(zhì)粒經(jīng)E coR I單酶切后產(chǎn)生一條約7 kb的DNA條帶,與預期大小6 883 bp相符。經(jīng)E coR I、X ho I雙酶切后出現(xiàn)的兩條 DNA條帶與實際大小(約5.9 kb和1 kb)相符,說明重組質(zhì)粒構建正確。
圖3 重組質(zhì)粒酶切鑒定(1為空質(zhì)粒pET-32a(+),2為pET-32a(+)雙酶切;3、6為重組質(zhì)粒pET-32a(+)-gapC;4、5為pET-32a(+)-gapC雙酶切;7為pET-32a(+)-gapC單酶切;M為DNA分子量標準)
2.3.1 重組蛋白最佳誘導時間
IPTG在不同誘導時間對重組質(zhì)粒pET-32a(+)-gapC表達量有明顯影響。未加入IPTG時,重組蛋白產(chǎn)生量極少。當誘導1 h時,表達量開始上升,一直持續(xù)到5 h。6 h時表達量達到最高,隨后表達量略有下降。誘導9 h時,仍有足量的重組蛋白表達(圖4)。因此,確定最佳誘導時間為6 h。
圖4 不同誘導時間重組蛋白的檢測(A:0.5 mmol/L IPTG誘導,B:1.0 mmol/L IPTG誘導)(1、9、13為質(zhì)粒pET32a(+)分別誘導0 h、6 h和9 h;2~8、10~12為重組質(zhì)粒pET-32a(+)-gapC分別誘導0~9 h;M為蛋白分子量標準)
2.3.2 重組蛋白IPTG最佳誘導濃度
在確定最佳誘導時間的基礎上,進一步確定IPTG最佳誘導濃度。結果表明,IPTG在0~1.25 mmol/L濃度范圍內(nèi),在最佳誘導時間即誘導6 h時,GapC蛋白的表達量隨著IPTG濃度的增大而逐漸增加(如圖5所示),當IPTG濃度為0.5 mmol/L時,表達量已達到最高。IPTG濃度為0.75 mmol/L和1.0 mmol/L時,GapC蛋白的表達量較 0.5 mmol/L時無明顯變化,而當IPTG濃度提高到1.25 mmol/L時表達量有所降低,說明高濃度的IPTG會抑制重組蛋白的表達。因此,確定最佳誘導濃度為0.5 mmol/L。
圖5 不同濃度IPTG誘導6 h重組蛋白的檢測(1、8為質(zhì)粒pET32a(+)分別誘導0 h和6 h;2~7為重組質(zhì)粒pET-32a(+)-gapC分別在0~1.25 mmol/L 6種不同濃度IPTG誘導下的表達情況,M為蛋白分子量標準)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給奶業(yè)發(fā)展造成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治療該病目前主要以抗生素為主。但由于抗生素的殘留和耐藥菌的出現(xiàn),使得治療難度增加,而利用疫苗來控制該病已成為一種趨勢。病原微生物的某些生理代謝酶,是一些功能蛋白作用的良好受體,可作為疫苗的重要靶分子。研究表明具有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GAPDH)活性的蛋白是細菌、真菌和寄生蟲感染的最佳疫苗靶向[5-7]。而鏈球菌 gapC基因編碼的具有GAPDH活性的表面保守性蛋白,即GapC蛋白,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一種毒力蛋白。
不同種類細菌其gapC基因同源性存在很大差異,已經(jīng)有研究報道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三種鏈球菌(無乳鏈球菌、停乳鏈球菌和乳房鏈球菌)之間gapC基因同源性高達88%[8]。這種基因高同源性的存在為利用該基因表達產(chǎn)物獲得免疫保護提供了理論基礎。
有研究表明gapC基因編碼產(chǎn)物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GADPH)可與纖維蛋白溶酶結合,以助于病原菌在宿主體內(nèi)定殖[9,10]。因此,從削弱鏈球菌定殖機體能力的角度出發(fā),針對GADPH蛋白研制鏈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疫苗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gapC基因ORF全長1 011 bp,編碼一條336個氨基酸的功能多肽。當gapC與表達載體pET32a(+)連接,構建原核表達系統(tǒng)時,目的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達。融合蛋白包括Trx-Tag(分子量約11.7kD)、His-Tag(分子量約0.8 kD)、S-Tag(分子量約1.7 kD)、與目的蛋白相連接的部分氨基酸(分子量約3.8 kD)和目的蛋白GapC(分子量約36.0 kD)。所產(chǎn)生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約54.0 kD(介于43 kD~66.2 kD之間)。同時應用生物學軟件DNAStar對推導的融合蛋白氨基酸序列進行分析,推測其分子量約為53.8 kD,二者結果一致。本研究中SDS-PAGE檢測結果表明,重組蛋白分子量介于43 kD~66.2 kD之間,與預期大小相符,表明重組蛋白成功獲得表達。
本研究成功構建了乳房鏈球菌gapC基因原核表達載體并獲得最佳誘導條件。誘導實驗表明,當IPTG濃度為0.5 mmol/L,誘導時間為6 h時,重組蛋白的表達量達到最高。持續(xù)誘導至9 h時,仍可獲得大量重組蛋白。但隨著誘導時間的增加,表達量不再升高,卻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很可能是重組蛋白合成速度太快,以至于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折疊而形成了包涵體。本實驗確定的GapC蛋白最佳表達條件與褚明亮等[11]的結果有所不同,可能是在實驗設計及方法選擇上有所不同。在本實驗中,0.5 mmol/L和1.0 mmol/L的IPTG對目的蛋白表達量的影響并無明顯區(qū)別??紤]到過高濃度的IPTG可能會使目的蛋白更容易產(chǎn)生包涵體,對后續(xù)目的蛋白的純化實驗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既滿足實驗要求,又不浪費實驗藥品的前提下,我們選擇IPTG濃度為0.5 mmol/L作為目的蛋白的最佳誘導濃度。GapC蛋白的成功表達和最佳表達條件的建立,為下一步制備重組蛋白抗體、確定抗體免疫原性及免疫保護作用奠定了基礎。
[1] Madureira P,Baptista M,Vieira M,et al.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GAPDH is a virulence-associated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J].J Immunol,2007,178(3):1379-1387.
[2] Viscogliosi E,Muller M.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glycolytic enzyme,glyceraldehydes-3 - phosphate dehydrogenase,from parabasalid flagellates[J].J Mol Evol,1998,47(2):190-199.
[3] Rosey E L,Lincoln R A,Ward P N,et al.PauA:a novel plasminogen activator from Streptococcus uberis[J].FEMSMicrobiol Lett,1999,178(1):27 -33.
[4] 徐淑菲.豬鏈球菌2型胞外蛋白因子部分基因片段的克隆表達及小鼠的免疫保護性試驗[D].江蘇南京,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3.
[5] Fontaine M C,Perez- Casal J,Song X M,et al.Immunization of dairy cattle with recombinant Streptococcus uberis GAPC or a chimeric CAMP antigens confers protection against heterologous challenge [J].Vaccine,2002,20(17-18):2278-2286.
[6] 劉志華,楊謙.球毛殼菌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基因克隆及特性分析[J].微生物學報,2005,45(6):885-889.
[7] Yang H W,Yang T S,Lee J H,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wo glyceraldehydes-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enes in Giardia lamblia[J].Parasitol Res,2002,88(7):646-650.
[8] 王麗君,陳偉,張利莉.奶牛乳房炎相關鏈球菌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畜牧與獸醫(yī),2010,42(10):7-10.
[9] Boel G,Jin H,Pancholi V.Inhibition of cell surface export of group A streptococcal anchorless surface dehydrogenase affects bacterial adherence and antiphagocytic properties[J].Infect Immun.2005,73(10):6237-6248.
[10] Winram S B,Lottenberg R.The plasmin-binding protein Plr of group A streptococci is identified as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Microbiology[J].1996,142(Pt 8):2311- 2320.
[11] 褚明亮.奶牛乳房炎鏈球菌的分離鑒定及抗原基因的克隆和表達[D].石河子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