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仲強
〔關鍵詞〕 中學生;寫作;興趣;成就感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1—0087—01
一、 巧設作文題目,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教師能否出一個能夠激起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的作文題目是作文訓練能否成功的首要標志。無論哪種作文形式,其命題藝術,大體說來有三點:
1.題目要細化、要具體、要形象。范圍太大的題目會使學生無從下手,也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如《父親》這個題目就太大,而《父親的手掌》這個題目就細,比較具體,學生愿意寫,有話說,能寫好。再如讓學生寫“橋”,學生肯定不便下筆。若命題為《橋的自述》(說明文);《橋的故事》(記敘文);《橋的啟示》(議論文);《橋的聯(lián)想》(抒情散文)。學生就會興趣盎然,各依所長地選取題目,就會產(chǎn)生寫好作文的欲望。
2.題目要新穎。因為只有新穎的東西才能醒人眼目,強烈的吸引人。有一個生動的故事能說明這一點。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一天豐子愷翻看報紙,突然一則標題映入他的眼簾:“豐子愷先生畫畫不要臉”,他嚇了一跳,再想想自己并沒有得罪過人呀,怎么惹得人家寫文章罵呢?仔細一看文章內容,原來是評說豐先生畫漫畫的特點:豐先生漫畫沒人的眼鼻,但仍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們進行作文訓練時,作文的題目不能輕易讓學生猜到,這樣學生才有新鮮感,才有表達欲。
3.題目要刺激。就是說,題目要有一點思想感情沖擊性,題目要出在學生心坎上,要鉆到學生心里去出題,使題目成為學生的“熱門話題”。比如有位教師在作文訓練前,有意出示了一則一位青少年在網(wǎng)吧連續(xù)上網(wǎng)幾十小時猝死的報道,學生看到后在下面議論紛紛,老師因勢利導,出示了作文題目《網(wǎng)絡的利與弊》。這樣學生都想把自己的想法一吐為快,寫作的積極性迅速高漲。
二、以“三法”調動寫作興趣
觀察法。在進行人物寫作訓練前,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前對人物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要求觀察清楚人物的外貌——容貌、衣著、姿勢;觀察清楚人物的行為——動作、速度、力度、方式;觀察清楚人物的語言——內容、語氣、語調;觀察清楚人物的表情、神態(tài)、心理等。這樣,作文才能寫得準確、生動、形象。
組織活動法。在寫作前,讓學生開展一些搜集、整理、展示相關資料的活動,這種活動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其參與積極性也較高。
辯論法。在寫作議論文前,可采用開辯論會的形式,讓學生確立自己的觀點,并為自己的觀點搜集有關材料,然后展開辯論,在此基礎上寫作,學生就會游刃有余,寫出的文章也會觀點鮮明,材料充分。
三、讓學生體驗寫作的成就感
1.選擇優(yōu)秀作文在班上宣讀,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作品。
很多作家在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時都講到,他們之所以最后成為作家是因為自己小時候的作文曾經(jīng)被老師在班上宣讀,因此對作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作文也越寫越好。其實每個人都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被人肯定和贊揚的需求。而從傳播的角度看,這也可以成為一種廣義發(fā)表行為。讓更多的人知道了他,知道了他的作文,他的成功。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廣義發(fā)表來激發(fā)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穩(wěn)定的寫作興趣,即寫作成就感和成功感。我們可以讓學生的作文在班上的《作文墻報》里“發(fā)表”,可以在《手抄報》、《手抄刊》、《手抄作文書》上“發(fā)表”,也可以在學校廣播站“發(fā)表”。當然還可以推薦到正式公開的傳播媒體——報紙、刊物、網(wǎng)絡上發(fā)表。
2.培養(yǎng)學生的長期興趣,養(yǎng)成寫作的事業(yè)心(意志)。
“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世?!薄熬刻烊酥H,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痹谥袊湃诵哪恐?,文學作品不僅具有“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感染力,還具有實現(xiàn)生命永恒的理想的價值。“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北娝苤?,古今中外許多文學家對文學事業(yè)的熱愛,大多來自于小時候的熏陶與啟蒙教育。因此,教師要經(jīng)常向學生灌輸寫作在人生中的意義、作用、功能。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文學名著,培養(yǎng)他們濃厚的寫作興趣,樹立學生正確的成才意識。學生一旦具有了這種寫作人生的理想目標,就會自然而然地喜歡上作文,會對作文產(chǎn)生長期興趣,也就是養(yǎng)成了寫作的事業(yè)心(意志)。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灰獙W生對寫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面對作文時就不再是恐懼與厭惡,他們在寫作過程中體驗到的必將是無窮的樂趣與欣喜。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