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英
摘要:實施教育均衡發(fā)展是教育部提出教育發(fā)展重要戰(zhàn)略方針。如何在具體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教育均衡發(fā)展呢?本文通過了解學生個性,進行因材施教、融洽師生感情,實行平等教育、多賞識和激勵,促進均衡發(fā)展三方面在初中化學科教學中教育均衡發(fā)展。
關鍵詞:教育均衡發(fā)展;初中化學;教學研究
教育均衡發(fā)展提倡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進行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成功,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就感,實行平等教育;學生獲得教育效果、接受教育條件、享受教育資源相對均衡,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作為教學一線的初中化學教師,必須深入學生中去,了解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融洽師生感情;對學生的評價要多賞識和激勵,讓學生成功。只有這些才能促進學生的均衡發(fā)展,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做了以下的探討:
一、了解學生個性,進行因材施教
同是學生,但他們的個性不同,有些學生愛好動腦,有些學生愛好動手;有些學生學習成績好,有些學生學習成績差。不同個性的學生采用的教育方法不同。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生活習慣、先天因素、興趣愛好、家庭條件等,這些都是因材施教的必備信息。我們教師需要全面掌握和認真分析、綜合這些信息,對癥下藥,切實解決他們學習中的具體困難,指導他們逐步掌握學習方法,增強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融洽師生感情,實行平等教育
觀念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和產(chǎn)生的結果,要改變舊的教育觀念,實施教育均衡發(fā)展,就先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到教師在關注他們,學習才有動力。只有教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成功,教育才能均衡發(fā)展。融洽的師生關系關鍵的重點在于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教師在全面了解學生的過程中,要分析、思考學生學習的情況。在情感教學中,實施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和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尤其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要求,往往取決于師生間有無相互尊重和信賴的情感。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是建立教學情感的重要因素。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常常能得到老師的關心與愛護,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卻很難,甚至從來沒有得到過老師的這種關心與愛護。久而久之,這些差生就會自己把自己歸入到班級中不受歡迎的人的行列,把自己與班級中其他人隔絕開來,產(chǎn)生自暴自棄心理,甚至開始與教師形成嚴重的抵觸情緒,這些都將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效果大打折扣。因為差生學習困難的產(chǎn)生過程和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多種原因集中到一點,即他們都是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歷了數(shù)次失敗后,隨著失敗的積累、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的改變,逐步形成這些學生失敗者的心態(tài),喪失了學習的動力,表現(xiàn)為學習消極、缺乏信心。因此,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對每一位學生在了解他們的個性、愛好的同時,要帶著平等的心態(tài)和不同的方法從各個方面去關心每一位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讓他們感覺到老師沒有拋棄他們,他們和好學生一樣,都平等的享受著老師的關愛。只有當教師對這些學生付出了格外的關心以后,他們曾經(jīng)自卑的心靈才會對老師開放。這點我是感觸很深的。記得我以前教過一個學生,他成績很差,而且衣衫破爛,上課問到他問題,不管知道不知道總是一聲不吭,作業(yè)也經(jīng)常不交。為此,我特意關注起了這個學生,并在幾次談話之后,了解到這個學生幾年前父親因病去世了,母親又改嫁了,他跟隨著他爺爺過日子,生活很艱難,而周圍的一些同學還要嘲笑他,因此他根本無心上學,只想混畢業(yè)。于是我開始有意的關心起了這個學生,一有空就去找他談心,了解他的學習情況。在得知他每天要往返十多里回家吃飯時,我又把自己的午飯券給了他,并且每天抽一點時間對他進行學習輔導,慢慢的這個學生變得不再有意疏遠教師了,并能把一些心理話也同我說了。他說他現(xiàn)在最想掙錢,這樣就可以自己養(yǎng)活自己了,然后他還想?yún)④娙胛?,去部隊鍛煉自己。這時我就告訴他有理想是一件好事,老師也為他高興,但現(xiàn)在最重要的還是要先讀好書,學好包括化學等學科在內的一些基本知識,這是在知識經(jīng)濟社會實現(xiàn)理想的基礎,否則一切只會是空想。同時我也不斷勉勵他要有克服學習上生活上等各種困難的勇氣,要相信自己,相信老師和同學的幫助,相信一切困難是暫時的。經(jīng)過老師幾番的關心疏導和鼓勵,終于這位學生對學習有了較好的認識,學習主動性也開始大大提高了,成績也開始上升了,在中考中還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三、多賞識和激勵,促進均衡發(fā)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興趣,我設置化學課外小組,組織學生開展小創(chuàng)造、小發(fā)明、小實驗、小制作、小論文等化學課外活動,以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鼓勵他們參加化學競賽,促使他們多看書、多練習、多動腦、多動手,把他們心思集中到鉆研化學上來。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通過觀察和談心幫助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并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具體做法是:對上課害怕回答問題的,盡量提些簡單的問題讓其回答,回答對,給以表揚,以增強她們的自信心;預先培訓后讓其做演示實驗,使其從成功中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讓其擔任科代表,利用青年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促使其非學好化學不可。學習差的學生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鼓勵和肯定。我們一方面要對其做出客觀公正的,而又不傷其自尊、自信的批評,另一方面又要挖掘其閃光點,實施鼓勵性評價。
每一位學生都是渴望能得到老師賞識的,尤其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他們脆弱的心靈更需要老師的賞識去撫慰。教師要充分的賞識他們的優(yōu)點,要讓他們充滿信心,確信自己的腦袋和好學生一樣聰明,有很強的潛能,過去某些功課學習成績不大好,是因為沒有努力,沒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只有用賞識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他們才會對化學教師產(chǎn)生親近感,進而才會對化學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教學才會有實際效果。
正因為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賞識與鼓勵的方法去激勵學生進行學習。跟他們強調初中化學是一門新課程,初學伊始,只要肯努力,掌握一定的方法,相信一定能學的很好。只有通過教師的賞識與鼓勵,才能使學生學習化學有信心,因此我要不斷的去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從而加以不斷的表揚與鼓勵,使學生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最終許多學生對化學都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筆者曾經(jīng)任教過一個“后進生”云集的“后進班”。剛入學時,該班士氣低下,人心渙散。針對該情況,我在各方面不斷的進行鼓勵引導,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同時對他們不求全責備,只求他們在課堂45分鐘內能學有所獲,就及時給予表揚。對接受能力特差的極少數(shù)學生,鼓勵他們向老師同學請教,并且只要請教了,老師同樣給予較高的評價,使他們也能得到老師的鼓勵,提高自信心,進而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該班的化學成績在中考獲得了較好成績。
學生需要老師的賞識與鼓勵,這樣每個學生身上的潛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不要讓任何一顆心靈里頭的火藥未被點燃,而要使一切天賦和才能都能充分發(fā)揮出來。賞識是一種氣度,是一種胸襟,學會賞識每一位學生,把充滿期待的微笑和發(fā)自肺腑的鼓勵,化作滋潤學生心田的陽光、雨露,變成激勵他們奮發(fā)進取的動力。
總之,教育均衡發(fā)展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成功,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就感,這時也包括差生。每個學生都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只要我們教師能根據(jù)各自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對他們付出父母般的愛心,朋友般的熱心,用賞識的目光和語言,給予激勵引導,相信他們一定得到全面發(fā)展和均衡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