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奧賽羅》是莎士比亞根據(jù)意大利作家欽提奧1565年的《寓言百篇》中的《威尼斯的摩爾人》改編的著名悲劇。它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同時也是一部充滿爭議的作品,本文通過對《奧賽羅》中主要人物:奧賽羅、伊阿古、苔絲狄蒙娜的形象分析及聯(lián)系作者的具體情況及寫作背景解讀簡析悲劇形成的主題和原因。
關(guān)鍵詞:《奧賽羅》;莎士比亞;悲劇;人物
《奧賽羅》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 “莎評家歷來對這個劇本有截然不同的看法”。[1](P.203)也許正是從古至今各派莎評家們不斷的爭論給這部悲劇增添了更加奪目的藝術(shù)魅力,使其成為莎士比亞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它的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人物很少:非洲的摩爾人奧賽羅受雇于威尼斯,屢立戰(zhàn)功,元老勃拉班修的女兒苔絲狄蒙娜因為其傳奇的經(jīng)歷愛上了他,并與他私奔結(jié)婚。伊阿古是奧賽羅手下的一名旗官,因為不滿奧賽羅將副將之位授予凱西奧而記恨他。隨后伊阿古用各種卑鄙的手段蒙騙奧賽羅,使他相信凱西歐與苔絲狄蒙娜私通,并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妻子。事情真相大白后,奧賽羅自殺身亡,伊阿古被逮捕。莎翁利用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創(chuàng)造了三個經(jīng)典的文學(xué)人物形象,并賦予整個故事強烈的悲劇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使其成為一部歷久不衰的不朽之作。莎翁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和極強的文學(xué)造詣使讀者為之驚嘆。
一、人物形象分析
奧賽羅:毫無疑問,奧賽羅是這部悲劇的主角。他是一個受雇于威尼斯的摩爾人。作為一個異族人,甚至一個黑人,能夠在威尼斯取得統(tǒng)帥的地位,這本身就證明了劇本中奧賽羅的非凡品質(zhì)。事實上他在劇本中的那段自述所言非虛,他勇敢,誠實,豪爽,坦率,敢愛敢恨,極富冒險精神。這些都是毫無疑問的,從劇中他的天性和所作所為都可以清晰的辨別出來。對于苔絲狄蒙娜,他有著最純樸真摯的愛情。有些研究者認(rèn)為奧賽羅“愛的不是那么深和真”,因為“如果他對苔絲狄蒙娜真是一心一意的話,就應(yīng)該和苔絲狄蒙娜坦率交談,反復(fù)對證?!盵1](P.206)這種看法顯然太過片面,是沒有徹底搞清楚人的情感,致使因果顛倒。他是深愛著她的,否則他不會在決心殺死她之前一再猶豫。俗話說物極必反,正是因為他對她愛得太深才會因深愛而生嫉恨,正是這嫉恨與他純樸坦率的天性結(jié)合才造成了思慮的缺失,完全被心里的怒火所左右,再加上極其邪惡的伊阿古一旁不斷的煽風(fēng)點火,最終喪失了理智,我認(rèn)為這完全是可以解釋的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他的失去理智事實上分為兩部分,其一是由于對凱西歐的嫉妒,其二便是他因愛的太深而對苔絲狄蒙娜生出的嫉恨。另一點不容忽視的是如果此事是真的那就意味著他美好的愛情理想破滅了。這也引出了奧賽羅性格的另一面,他非同尋常的經(jīng)歷及天性的豪爽造成了他詩意化的性格和對愛情的理想化的理解,而冒險和征戰(zhàn)同時也造就了他的魯莽和粗野,他過分單純,善良,誠實的品質(zhì)致使他很容易輕易上當(dāng),或許這其中也有其頭腦簡單的成分。(當(dāng)然這需要通過分析作者的意圖與本劇的主題,比如種族問題等,所以是有爭議的)這樣看來,奧賽羅在本劇后半的性情大變便很容易理解了。正是這性格的兩面性構(gòu)成了弗斯特所謂的“圓形人物”[2](P.102),使得奧賽羅這一人物形象豐滿起來。
伊阿古:伊阿古是本劇的另一重要人物。他戴著邪惡與魔鬼的標(biāo)簽,是“惡”的最突出典型。讀者在閱讀這一形象時,通常會有不寒而栗,冷汗直流的感覺,因為他的邪惡深入骨髓。他是一個“高明的作惡者”[3](P.403),他的邪惡幾乎沒有任何理由,本質(zhì)上他就是極其卑鄙丑惡的,他表里不一人面獸心,表面上彬彬有禮,事實上污穢不堪。在悲劇發(fā)生的整個過程中,他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做手腳的細(xì)節(jié),并據(jù)此設(shè)計了一個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步步陰狠毒辣的陷阱,把每一個善良的人玩弄于鼓掌之間,他也為此感到巨大的快感。他作惡的技巧性極強,對任何人都是惡意的,是利己主義最極端的代表,他不僅沒有朋友和親情,利用并害死了癡情的羅德利哥,在陰謀敗露后甚至不惜殺死自己的妻子滅口。他是喪心病狂的、不講道理的,比如他主觀認(rèn)為苔絲狄蒙娜很完美,自己也喜歡她就斷定凱西歐是愛她的,讀到這,我們不禁懷疑他的精神是否正常,他是否是強迫癥呢?我們不得而知,我們清楚的是如果一個精神不正常的人竟然有能力利用人性的弱點刻意制造這樣的一個驚天悲劇,那么如果這個人精神正常呢?他會有多可怕?可以說伊阿古是促成這一悲劇最主要的根源之一。個人認(rèn)為這個形象藝術(shù)震撼力極大,并不亞于奧賽羅,使我們意識到人如果不能很好的遏制人性丑惡的一面,后果會有多么嚴(yán)重。
苔絲狄蒙娜:如果說在本劇中伊阿古是魔鬼的化身,那么苔絲狄夢娜便是天使的化身,她擁有莎士比亞所要求的人的一切高貴品質(zhì)。有人認(rèn)為她對奧賽羅的愛是盲目的,本身的基礎(chǔ)就是不牢固的。殊不知她的愛其實是無條件的,我們可以說她是因為他的傳奇經(jīng)歷愛上他,但我們不能說她愛的就是他的經(jīng)歷?!拔乙驗閻圻@摩爾人,所以愿意和他過共同的生活;我先認(rèn)識他那顆心,然后認(rèn)識他奇?zhèn)サ膬x表;我已經(jīng)把我的靈魂和命運一起呈現(xiàn)給他了。”這是她一段經(jīng)典的自述,從后來她的各種表現(xiàn)及行為來看,她是深愛他的,這一點也無可爭辯。她潔白無瑕,幽嫻貞靜,在追求自己愛情的過程中勇敢果斷,突破了傳統(tǒng)的束縛。這樣一個忠實于愛情,至死不渝的人,一個靈魂和外表都無比美麗的女子,好不容易從父親的封建意識羈絆中掙脫,原以為可以獲得屬于自己的美滿愛情,最后也竟然不能夠逃脫慘死的命運,著實令人嘆息深思。
二、悲劇主題
要探討一部作品的主題與本質(zhì),必須聯(lián)系作者的具體情況及寫作背景考慮?!秺W賽羅》是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以后所寫的第一個悲劇。本劇寫于1604年,就寫作時期來說,《奧賽羅》也是莎士比亞的所謂的“陰郁時期”的產(chǎn)品。通讀全篇,整部作品確實籠罩著一種陰郁悲涼的氣氛。我們常說“詩無達(dá)沽”,悲劇主題可以有多種理解,但這絕不是“詭辯論”,判斷的依據(jù)除了對作品本身的解讀,就是當(dāng)時的時代,當(dāng)時的人物和當(dāng)時的事件。我對本劇的研究時日尚短,所以認(rèn)識較淺,據(jù)我看來,本劇有四大主題:
1.文藝復(fù)興與人文主義中人的意義
《奧賽羅》所描寫的是文藝復(fù)興時期的意大利,也正是莎士比亞生活時代的社會。文藝復(fù)興的核心思想即是人文主義精神。而人文主義的核心則是以人為本,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性的解放。熱愛生活,追求知識和浪漫,讓人格自由發(fā)展是其直接表現(xiàn),反封建思想是其根本動力,而這種思想的本質(zhì)與婦女解放、種族平等等觀念相互結(jié)合,密不可分。本劇中的奧賽羅和苔絲狄蒙娜就是代表了這種進步思想。
2.種族問題
很明顯,莎士比亞提到了這一問題,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悲劇發(fā)生的主觀原因究竟包不包括奧賽羅的種族歸屬問題。但莎士比亞沒有給出答案,我們只能根據(jù)文本暗示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這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好發(fā)表個人看法。另外伊阿古絞盡腦汁對奧賽羅作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種族歧視,莎士比亞對此也沒有過多表現(xiàn)出個人傾向,但我們不難看出他對此是持反對和抨擊態(tài)度的,因為他是譴責(zé)伊阿古的魔鬼行徑,并且他是強調(diào)平等的。
3.愛情與婚姻
說《奧賽羅》是一部愛情與婚姻的悲劇并不為過,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愛情故事,具有典型的社會意義。奧賽羅與苔絲狄蒙娜的愛情是獨特的,也是有牢固基礎(chǔ)的:他們互相相愛,打破重重封建束縛而結(jié)合,因此他們非常珍視這來之不易的愛情。他們的愛情本來是高尚浪漫,和諧美滿的,但是他們的愛都太熱烈了,奧賽羅由于深愛而喪失理智殺死妻子,苔絲狄夢娜則因為深愛而順從以至于死在心愛的人手中卻不后悔,再加上邪惡勢力的入侵,使得原本堅不可摧的愛情,最終成為了一曲顫動人心的哀歌,這真是人間最大最深刻的悲劇。
4.關(guān)于人性的無奈
“通過這個悲劇,莎士比亞表明了人怎樣由于自身的缺點,在邪惡的誘惑下,親手毀掉了自己的理想?!?[3](P.407)即使是奧賽羅與苔絲狄蒙娜這般善良崇高的人都難逃悲慘的宿命。莎士比亞正是利用極度的美好和極度的邪惡人性相互結(jié)合相互對比表現(xiàn)出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人文主義大背景下,莎士比亞對于人的價值和作用、人的卑微、人性的無奈和無能為力的辯證探討值得我們敬仰和深思。
三、悲劇成因
《奧賽羅》歷來爭議很大,讀來疑問重重。而仔細(xì)探討悲劇的成因,應(yīng)該是是復(fù)雜而多方面的,時間有限。我就從內(nèi)因和外因這個角度進行分析。首先是內(nèi)因,對于主角奧賽羅來說就是主觀原因,這是悲劇發(fā)生的基礎(chǔ)原因,也就是奧賽羅為什么而殺妻。這一點之前已經(jīng)探討過,原因之一就是他因深愛而生嫉恨,但嫉妒遠(yuǎn)不是唯一的原因,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對于奧賽羅嫉妒還是不嫉妒的問題,莎評家們歷來分歧很大,一般有“嫉妒說”和“輕信說”兩種說法。“輕信說”明顯是不可靠的,如果奧賽羅是輕信的,那么他沒有理由不相信自己的妻子。輕信并不是嫉妒的來源,相反,奧賽羅正是因為嫉妒才會被伊阿古乘虛而入,繼而輕信了他,釀成悲劇。但我們不能把悲劇都?xì)w于嫉妒的原因,伊阿古的說詞之所以能打動奧賽羅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他抓住了奧賽羅的一大特點,那就是天性美好善良,浪漫天真,苔絲狄蒙娜的出軌相當(dāng)于毀滅了他對愛情、人性和生活的崇高理想,這足以讓他喪失理智。為了維護理想和正義,他只好忍痛殺死自己的妻子。對于苔絲狄蒙娜也是一樣,她的天性太過美好,以至于被伊阿古所利用乃至致死仍順從夫君毫無辯駁。至于外因,基本就是伊阿古的作惡原因,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很難理解的問題。他究竟因為什么暗算奧賽羅,除了種族歧視、沒有升他的官和懷疑他與自己的妻子通奸以外一定還有其他的原因?!翱吕章芍巫x了《奧賽羅》之后找不出伊阿古害人的真正動機,于是稱之為‘沒有動機的邪惡在尋找動機?!J(rèn)為伊阿古天生就是惡人,總在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尋找動機,其實他天生要做壞事,無所謂動機?!?[1](P.205)的確,我們很難相信上述幾點就是他害人的真正原因。也許我們還可以有另一種理解,就是伊阿古本來就是精神病和變態(tài),或者說他是一個因邪惡本性而存在的“瘋子”。這樣就不難理解他的行為,也許他的邪惡本性是從社會中來,即中世紀(jì)向文藝復(fù)興過渡期對人的一些負(fù)面影響,他就是一個利己主義的馬基雅維利似的魔鬼。
參考文獻
[1]索天章.莎士比亞——他的作品和時代[M]. 上海:復(fù)旦 大學(xué)出版,1986.
[2]EM·弗斯特,朱乃長譯.小說面面觀 [M].北京:中國對外 翻譯出版公司,2002.
[3]張泗洋等.莎士比亞引論[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責(zé)任編輯: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