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網(wǎng)絡(luò)時代的我們,要知道其他人的事情實在是太簡單了,只需把微博打開,你所關(guān)注的那些人便~個個在你面前曬出或真實或矯情的自我,大到人生夢想細(xì)到一日三餐,真正是一網(wǎng)打盡。
時間常常就這樣流過去,我們在電腦屏幕前慢慢變老,卻鮮有人掙脫得了。如果不反觀自身的生命狀態(tài),那么在網(wǎng)上閑逛便成了一種慢性毒藥,讓人越來越依賴也越來越迷茫。 有沒有想過,每個人每件事其實都是一面鏡子,我們在別人的故事里,不應(yīng)只流下自己的淚,還要看到自己的心。
[例文一]
有人曬就有人傷
蔣方舟
昨天我在機場候機廳,班機延誤,我旁邊的中青年男子開始低聲發(fā)牢騷,好半天我才明白他在跟我說話,我胡亂回應(yīng)了幾句,那人忽然大受鼓舞,砰然撂倒他的大行李箱,翻箱倒柜撖了一地衣服褲子,找到個埋藏在最底下的公文包,再打開取出一個小包,翻出一個相機。他滿頭大汗,亢奮欣喜地潮紅著一張臉,開始給我看他的照片:他在郊區(qū)的房子前舉V字,他在親戚的、鄰居的車前舉V字,他在東方明珠前舉v字,他在阿聯(lián)酋某油田前舉V字,他在機場舉V字,他在金錢豹自助餐的餐桌上對著滿桌殘骸舉V字……
一共一千多張照片,大概涵蓋了他近十年生活每個愜意自得,羨煞旁人的時刻。我也不記得自己說了什么招致此禍,讓他以為我對他的生活很感興趣。我心想這真是一個怪人,簡直是暴露狂,引吭高歌自己每個能得瑟的片段。
機場V字男的方式只不過密集和拙劣了些,企圖在一分鐘之內(nèi)把憋足的旅游展覽項目以快進方式播放完??墒亲屑?xì)一想,我發(fā)現(xiàn)我們其實每天都在被迫窺視他人的生活。更多的時候,我們是不知不覺地成了手拿望遠(yuǎn)鏡偷窺對面窗戶的人,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被迫評論,被迫贊頌,被迫羨慕嫉妒恨:每個日出的時候,都有被他人曬生活所傷的受害者,在某個黑暗的角落咬牙慪到吐血。
比如,放假的時候,我回了家。我們家萬年如一日地沒有變化,我每天在狹小的家具間打轉(zhuǎn),惶惶不可終日,無助如過街老鼠。我生活得越是黯淡萎縮,對他人的生活就越是感興趣,總是疑心此時別人的生活比我好,別人的日子比我多彩,形同受虐。我忍不住登上校內(nèi)網(wǎng),看同學(xué)的空間貼出的照片??此麄兂鰢糜危徫飻〖遥晕鞑椭胁?,看他們曬朋友,曬家人,曬小狗,曬包包,曬陽臺上的葡萄架……漸漸地,我的曬傷點變得很低。起初,只有出國的同學(xué)讓我自慚形穢,到了后來,看到別人一臉幸福狀地吃甜品都把我刺激得不行,半天才能緩過勁來。
過大部分人過不了的生活,這本來是明星們區(qū)分于一般人的特征,來自他人的崇拜是他們賴以為生的養(yǎng)料??墒乾F(xiàn)在,普通人靠博客,靠播客,靠微博,靠校內(nèi),靠世紀(jì)佳緣,靠網(wǎng)絡(luò)相冊……靠有意無意地曬自己,也能用優(yōu)越感搭起高高的階梯,傷人于無形。
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生活拿不出手,曬無可曬。本來想曬曬淘寶里買的新衣服,但手機里可憐的自拍,總是在宿舍陽臺上不干凈的鏡子前完成,身邊環(huán)繞著臉盆,掃帚,鞋架,半個拖箱,以及未關(guān)進箱子的衣服一角……這樣一想,我們的生活進入一種十分變態(tài)的網(wǎng)絡(luò)新紀(jì)元。那就是窮困潦倒、曬無可曬之人,只好選擇遁形。我們的生活是由一派奢華和光鮮靚麗組成的虛幻世界。
無論是炫耀著曬生活的人,還是去窺視他人生活的人,驅(qū)動力都來自自己本能里惡劣的一部分。劣根才能使人上癮。于是我們無法自拔地陷入“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境地。
古代傳說里有種夢貘,靠吞食人的夢境為生。而現(xiàn)代,新的物種已經(jīng)產(chǎn)生,生命的動力來自吞食他人的生活。
這個世界仍需維持一種平衡,無論在哪個方面。網(wǎng)絡(luò),讓普通人也有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但也極容易讓一些不夠智慧的人將自己看得過高,都端起了名人的架勢,都承擔(dān)了拯救世界的責(zé)任,仿佛全世界每天都在關(guān)注著自己的一舉一動。殊不知這種所謂的“自信”與“責(zé)任”卻恰恰是自卑和不負(fù)責(zé)任的體現(xiàn),那些真正成熟而又自信的人,是不需要通過“曬”這種行為去向世界宣告的。網(wǎng)絡(luò)本身其實也是一面極好的鏡子,在它面前,我們的真實人格脆弱不堪,無所遁形,只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去看罷了。
[例文二]
為啥我們找不到偶像了
草威
作為一個等待開飯的胃,我雖然在信息如潮涌的時代能夠飽食終日,但無奈吃進去的都是地溝油。帶不來美好的感覺,還添了一肚子惡心。我們正在被一種速食和無聊文化所困擾,這種東西的可怕之處即在于,它雖然也提供想象空間,但卻規(guī)制了想象的方向,而且這方向是朝著無法回頭的惡趣味而去的。
從前,想象可以幫助我們塑造偶像,憑借內(nèi)心的向往我們可以在意識里把一個姑娘打扮成仙女模樣,可今時今日,網(wǎng)絡(luò)仿如一面照妖鏡,我們沉浸在發(fā)現(xiàn)妖精和抓住妖精的歡樂中。從前我們的樂趣來自于仙女,是欣賞和幻想:現(xiàn)在我們的樂趣來自于妖孽,是調(diào)笑和發(fā)泄。審美在下降,我們?nèi)P接受了一種劣質(zhì)的消遣方式。而更駭人的是,我們普遍假定了世界上只有妖孽,只不過有些化了妝,有些是素顏。
其實,沒有仙女不可怕,但沒有了對仙女的憧憬實在是件可怕的事情。再退一步,憧憬?jīng)]了,也不會要人命,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信任總該有吧?可后來,競也沒了。
比如路上老人摔倒,是扶還是不扶這種事,在我看來毫無爭議。我接連聽到的那些案子,做了好事卻倒了大霉,我不能否認(rèn)的確有這樣悲催的事情在這個國家發(fā)生,并可能還會持續(xù)存在,但這畢竟是概率極小的事件,怎么能把每個跌倒在路旁的老人都想得居心叵測呢?同事問我遇上這事會怎么辦,我說我當(dāng)然把他扶起來,他們問我理由是什么,我說因為我相信我不會這么背。
一個人習(xí)慣冷漠,看起來他是在規(guī)避傷害,可實際上他已經(jīng)中傷了自己。也許,你幸運地避開了萬分之一的被碰瓷的概率,可你畢竟百分之百地加劇了對這個世界的不信任,以及對自己的失望。
我們?nèi)绻皇莵G掉了偶像和明星,那么無所謂,他們不重要。但是假如我們對周圍世界再也無法給予信任,再也無法全情投入地進入到原初的健康的生活,那我們就等同于活在了人造的災(zāi)難里。你若盼望著一個相互取信的社會,那么就先付出一點兒信任;你若想著還能再見到仙女模樣的姑娘,就先把自己心里的妖孽踢出去。
榮獲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的韋塞爾于1999年為冷漠下過定義。他說,冷漠的社會中只有三種人,即兇手,死者,旁觀者(the killers,the victims,and the bystanders);冷漠是一種奇怪而不自然的狀態(tài),人們分不清黑暗和光明。分不清早晨和黃昏,分不清罪與罰,分不清殘酷與同情。分不清好與壞。這位出生于羅馬尼亞。受盡納粹折磨的猶太人把冷漠看得通通透透。
無論是摔倒者、助人者,還是旁觀者,我們最需要付出的,是自己真實的良心,是對人性中善良規(guī)則的遵循。而不是坐在電腦前滿口的道德規(guī)范,卻從未真正在生活中扶起過任何一個摔倒的人。
[例文三]
我們需要出走
蔣勛
其實我不太講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詞是出走。人在一個環(huán)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銳度,創(chuàng)作力也難以激發(fā),所以需要出走。
1970年代我在歐洲讀書,那時候我寫關(guān)于文藝復(fù)興的藝術(shù)史,老師問我:“你有沒有去過意大利?”我說還沒有。他說:“你沒有在米開朗琪羅的雕像前熱淚盈眶,你怎么敢寫他?”后來我在意大利跑了一個月。身上就是一個背包,里面是兩件襯衫。我也曾經(jīng)睡火車站,那時候坎城的火車站里一群年輕人睡在里面。他們問我:“你怎么沒帶報紙?要鋪報紙的?!彼麄兙头纸o我。早上5點,警察帶了一大桶的咖啡,當(dāng)——當(dāng)——當(dāng),敲著桶子,叫醒大家,請大家喝完咖啡離開,火車站要營運了。
不要問該準(zhǔn)備什么先問你愛什么
歐洲有種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翡冷翠(意大利佛羅倫薩)認(rèn)識14歲的蘇格蘭小孩,戴個氈呢帽,用一個學(xué)期存的錢到意大利旅行。錢花完了,一點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蘇格蘭風(fēng)笛,再繼續(xù)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時候感觸很深,不同的文化,年輕人可以這么不一樣。他們長大以后,擔(dān)當(dāng)?shù)氖虑橐步^對不一樣。宋朝詞人柳永說,“今宵酒醒何處?”中國文化里面本來有這個東西。可是這個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年輕人的生命力沒有了,生命力消失了。
我希望壯游,帶動的是年輕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將來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很多人要去歐洲,覺得我在歐洲很久,就會來問我:“我要去歐洲,要準(zhǔn)備什么?”我就會反問他:“你覺得你要去做什么?”當(dāng)你自己很清楚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強的時候,所有困難可以一層層克服。今天小孩的經(jīng)濟實力、語言能力,絕對比當(dāng)年拿著商品樣本在歐洲闖的臺灣商人好,但是他們就是走不出去,因為他們?nèi)狈Π踩小?/p>
其實壯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說
我常常跟朋友說,《西游記》里孫悟空那么厲害,一翻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那他去取經(jīng)不是很容易嗎?為什么是唐僧取經(jīng)?因為孫悟空沒有動機,而唐僧有動機,雖然沒有取經(jīng)的能力。但是動機比能力重要。沒有動機,根本就沒有出發(fā)點,連起跑點都沒有。只要有動機。都很棒。最怕的是無所愛。如果年輕人想要走出去,我會問他:“你愛什么?”如果喜歡搖滾,要去玩重金屬。想要跟樂團,我都覺得很好。此外,“壯游”的“壯”字,不只是炫耀。這個字,包含了一個深刻的、跟當(dāng)?shù)匚幕瘺]有偏見的對話關(guān)系。
旅游是很大的反省,是用異文化去檢查自身文化很多應(yīng)該反省的東西。比較之下,才了解不同的文化,沒有優(yōu)劣。就像寫《裨海紀(jì)游》(清朝康熙年間記錄臺灣山川風(fēng)物之著作)的郁永河,他看到原住民被抓來拖牛車,下雨他們就淋雨。他就問:“為什么不,讓他們在屋檐下躲雨?”翻譯官告訴他:“他們其實跟動物差不多,他們是不怕淋雨的?!庇粲篮泳蛧@了一口氣說:“亦人也?!彼泻玫穆糜螘紩羞@個觀點。著有《真臘風(fēng)土記》、出使吳哥城的周達觀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時候,受不了那里的氣候。他不理解當(dāng)?shù)厝嗽趺疵刻煜春枚啻卧琛R荒曛?,他變了。?dāng)初他帶著大國心態(tài)(當(dāng)時元朝那么偉大),但他后來說,真臘(今日的柬埔寨),一個小小的東南亞國家,可是禮儀這么嚴(yán)整,“不可輕視也”。我覺得,人不可能不主觀,在旅游中慢慢修正自己的偏見跟主觀,才是好的旅游。
不只向外觀察還要向內(nèi)反省
即使只是參加旅行團,也可以有不一樣的體驗跟視野?,F(xiàn)在信息真的很發(fā)達。在出發(fā)以前,做一些準(zhǔn)備工作。到現(xiàn)場之后,盡量檢討自己的主觀。我?guī)笥讶歉缈?,我會說:“我現(xiàn)在帶你們?nèi)ゼ砥艺说募??!彼麄兿萝嚭蠖紩樢惶?,真的什么都沒有。我們叫做家徒四壁,他們連壁都沒有。我在臺灣,老覺得我還缺什么。到那里,我第一次想:“我在臺北的家有什么?!蔽乙詾槲冶人麄兏挥???墒呛髞砦铱吹剿麄兡心信畯奶锢锘貋?,脫光光的在河里、蓮花當(dāng)中,彼此潑水、唱歌,我覺得他們比我富裕太多了。我一生當(dāng)中都沒有這樣的體驗。我覺得這就是很大的收獲。所以我覺得任何旅游都值得,因為只要一對比,你都會回來檢討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內(nèi)在最美的東西。外在的風(fēng)景,其實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壯游絕對不只是向外的觀察,還要向內(nèi)的反省。
在一個環(huán)境久了。不但爆腦漿、爆肝,還會變得僵化與麻木不仁。
出走當(dāng)然是一個很棒的選擇,若短期無法成行,閱讀、寫作、聊天、學(xué)習(xí)、陪伴、分享、運動、散心、唱歌、畫畫,也是很不錯的方法。只要能讓你的生活比重產(chǎn)生變化,自然也會改變你的生活質(zhì)量,避免腦子僵化、心靈麻木。
有多久沒抬頭看看天,看看路邊的小花小草,聽聽行道樹上小鳥的唧喳?
如果說,通過看其他的人能反觀自己的內(nèi)心,那么除了閱讀之外,旅行自然是極好的一種觀己方式了。不但將我們的身體從電腦前解放了出來,讓我們一路上與形形色色的人相遇,而且那種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沖擊力,是更容易讓我們的心靈被深深震懾的。我們會更清晰地意識到,原來我們并不像自己以為的那么富有、那么值得驕傲,我們會更謙卑也更勇敢,更善良也更懂得珍惜。 請記住這句話:“讀書,或者旅行。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蔽覀冏罱K要做到的,是越來越了解這個世界,通過這種方式,來越來越了解那個最難了解的人——自己。
編輯 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