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電影《白鹿原》與小說有所不同的是,電影《白鹿原》給予原著中出現(xiàn)不多但又十分重要的女性角色田小娥極大的表現(xiàn)空間。田小娥的一生可謂悲苦慘淡,她一直是在封建禮教的邊緣游走,又在倫理道德的門外徘徊。在與幾個男人的糾葛中,她始終逃離不了命運的安排,在痛苦與掙扎中不斷墮落,以致失去了生命,喪失了靈魂。田小娥的性格是復雜且豐富的,她的悲劇命運受其矛盾性格的影響,更是中國傳統(tǒng)女性在封建道德面前無能為力的表現(xiàn)。
[關(guān)鍵詞] 《白鹿原》 田小娥 性格 女性 命運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20
電影《白鹿原》是根據(jù)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改編而成,隨著其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而引起熱議,不管是媒體還是觀眾都對這部影片褒貶不一。電影《白鹿原》的導演王全安也為電影剪輯的取舍而感到苦惱,最終呈現(xiàn)給觀眾的是155分鐘的剪輯版。小說《白鹿原》描寫的是清末至解放前陜西白鹿原上的風土人情,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的人事糾葛,突出塑造了白嘉軒、鹿子霖、朱先生、黑娃、鹿三等男性形象,而對女性形象如田小娥、白靈等人則著墨不多。電影《白鹿原》中田小娥成為貫穿全劇的角色,她與黑娃、鹿子霖、白孝文的愛恨情仇也成為整個故事清晰的線索。無論是在小說還是電影里,田小娥都無疑是個悲情人物。田小娥的悲劇與她的性格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而讓她一步步走向靈魂深淵和生命終點的則是始終無法逃脫的命運怪圈。
一、田小娥性格解讀
田小娥出生于田家村一個窮秀才家中,花容月貌的她十七八歲時被父親賣給年近七旬的郭舉人作妾,從此展開了她悲劇的一生。她是封建世俗婚姻的犧牲品,她甚至喪失了獨立人格和女人應有的權(quán)利,在郭舉人家中田小娥淪落為“泡棗”和“泄欲”的工具。“泡棗”就是“每天晚上給女人的那個地方塞進去三個干棗,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掏出來淘洗干凈”。小說中露骨的描寫表現(xiàn)出田小娥被當做工具的悲慘境遇。郭舉人家中除了這個“小女人”之外還有一個“大女人”,“大女人日夜廝守著老頭,給他扇涼,給他沏茶,陪他說話,伴他睡覺”。相比之下小女人就低賤了許多,“三頓飯有小女人做好,晚上提尿盆,早上倒尿水”。田小娥在這個家里其實僅僅是一個下等傭人。不僅如此,大女人還給郭舉人定下了規(guī)則:“每月逢一(初一,十一,二十一)進小女人的廂房去逍遙一回,事完之后必須回窯洞?!边@將田小娥悲慘生活和家庭地位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就像她在黑娃懷里哭訴的那樣“兄弟呀,姐在這屋里連狗都不如”。
這種飽受欺凌的生活激起了田小娥心中的憤怒和叛逆,被當做泡棗工具,她就將棗子偷偷取出用尿盆浸泡,黑娃恥笑她給郭掌柜泡棗,她順手抽了黑娃一個很重的嘴巴,雖然別人都把她當做工具,但她并沒有自輕自賤,她以自己的方式維護著女性的尊嚴,表達出對這個男權(quán)家庭的不滿和抗爭,她的身上流著鮮活的叛逆血液。
與黑娃的偷情是田小娥對郭舉人最徹底報復。作為一個封建家庭里的小媳婦,她忍辱茍活卻連最起碼的生理需求也得不到滿足。黑娃是田小娥在黑暗中看到的一束光,是她在泥潭中可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她希望這個男人可以將她從深淵中解救出來。電影中當怒不可遏的郭舉人用夾棍懲罰田小娥時,她的眼中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恐懼,取而代之的則是堅毅與頑強,她對著郭舉人大聲怒號:“我就是去賣淫也不要跟你在一起!”這一聲吶喊震撼了千百年來逆來順受的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麻木靈魂。
田小娥畢竟出生于中國傳統(tǒng)家庭之中,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或多或少影響了她的性格,她在叛逆中仍保存了中國傳統(tǒng)女性順從一面,被父親田秀才賣給郭舉人當小妾她逆來順受,順從是中國女性的傳統(tǒng),沒有獨立的經(jīng)濟支撐,她只能在郭舉人家茍活。當黑娃作為農(nóng)協(xié)領(lǐng)袖被田福賢緝拿時,黑娃倉皇出逃卻把她留在了白鹿村,留在白鹿村的田小娥自然逃不了肉體的懲罰和心靈的受辱。田小娥為了救黑娃而屈服于鹿子霖的淫威之下,進而成為鹿子霖報復白嘉軒陷害白孝文的工具。一次次的屈服和順從使得田小娥在迷途中越走越遠,她越來越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只能在這些男人的牽引下成為沒有靈魂的傀儡。當然,田小娥在迷失彷徨中并沒有失去本性,她雖然被罵作“爛貨”卻始終沒有改變的是她的善良。田小娥被鹿三殺害時依然叫沒有認她為兒媳的男人一聲“大”,田小娥對鹿三說:“我到白鹿村惹了誰了?我沒偷掏旁人一朵棉花,沒偷扯旁人一把麥秸柴火,我沒罵過一個長輩人,也沒搡戳過一個娃娃,白鹿村為啥容不得我住下?我不好,我不干凈,說到底我是個婊子??珊谕薏幌訔壩?,我跟黑娃過日月。村子里住不成,我跟黑娃搬到村外爛窯里去住。族長不準俺進祠堂,俺也就不敢去了,怎么著還不容讓俺呢?大呀,俺進你屋你不認,俺出你屋沒拿一把米也沒分一根蒿子棒棒兒, 你怎么著還要拿梭鏢刃子捅俺一刀?大呀,你好狠心。”
田小娥是一個既叛逆堅毅又率真善良的女性,她的悲劇命運呈現(xiàn)出中國鄉(xiāng)村女性的不幸與悲哀。
二、田小娥的命運分析
田小娥的命運坎坷曲折,她這一輩子沒有過上幾天舒坦日子,她在辱罵和白眼中抱憾而終,她的命運與幾個男人密不可分,也可以說是這幾個男人改變甚至左右了田小娥的人生軌跡。父親田秀才是第一個左右她命運的人,他將田小娥賣到郭舉人家中,導致了后來悲劇的發(fā)生。郭舉人將田小娥當做器物一般使喚,點燃了她內(nèi)心的抗爭之火,使她那顆叛逆的心竭力掙脫束縛。年青的黑娃出現(xiàn)讓田小娥見識了男性之美,也激起了她壓抑已久的欲火,也真正明白了愛的滋味。奸詐狡猾的鹿子霖利用她的善良將其變?yōu)樾褂拖莺Π仔⑽牡墓ぞ?。在報復白孝文的過程中她心有不忍,懷了白孝文的骨肉,此時因長期抽大煙身體已經(jīng)難以維持正常生活。鹿三結(jié)束了田小娥的生命,白鹿村仁義的代言人白嘉軒建六棱寶塔鎮(zhèn)住了她的靈魂,宣告了她一生的徹底終結(jié)。
田小娥矛盾的性格使得她在寫滿仁義道德的路上寸步難行,如果她的性格中只有順從,那么她可能只是會像眾多失去靈魂的中國傳統(tǒng)女性一樣,在封建世俗的圈套中亦步亦趨,如行尸走肉牽線木偶一般毫無失落悲痛之感??上龥]有,她意識到了自己是一個有靈魂的人,同時她意識到自己卑微的身份,意識到自己低賤的地位,意識到自己在男人面前的無能為力,所以她沒法改變命運中的一切,只能在既定的路線上愈發(fā)沉淪。如果她的性格中只有叛逆,那么她可能會被白鹿原上的衛(wèi)道者放逐,可能會被白鹿原上的人民鄙視唾棄辱罵,但是至少會使眾多被封建世俗蠱惑的婦女能夠從沉睡中蘇醒,點燃起女性主體意識覺醒的光芒,然而她內(nèi)心又是脆弱的,是善變的,她可能會因鹿子霖為她擦藥療傷而感動,她可能會因白孝文為她行乞而感動,她是一個十分感性又很善良的女子,只是外人將她的個性中潑辣的一面無限放大,將她對愛的勇敢追求誤讀成放蕩。引導她走向如此命運的就是這矛盾的性格。
田小娥之所以會落得最后的下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女性傳統(tǒng)文化對女性的壓迫,也就是她這樣的女子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沖突。中國古代傳統(tǒng)道德建構(gòu)中婦女地位低下,這些文化從各個方面給女性套上了枷鎖。她們要遵守“三從四德”,即“從父從夫從子”,“婦功婦德婦容婦言”。田小娥的境遇就很清楚得表達了女性在這一方面的無奈?!皼Q不能出名有面子,必須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夫姓?!盵1](《中國文化通史》)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以此來奴化女性,以所謂女子識字多誨淫的荒謬思想誘導女性走向愚昧。不僅如此,還設定了諸多原則作為女性的行為標準,如唐代的《女論語》中“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惟務清貞。清則身潔,貞則身榮。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內(nèi)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莫出外庭。男非眷屬,莫與通名。女非善淑,莫與相親。立身端正,方可為人?!睆闹锌梢钥闯鰧ε缘氖`是不合情理的,也是不符人性的。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與上述傳統(tǒng)道德的背離是她最終走向悲劇結(jié)局的最根本原因,或許她的悲慘命運不只是她的個人命運,更是那個時代中國婦女的命運,“處于社會弱勢地位的女性,在強大的男性社會價值觀的束縛與壓制下,不論反抗與否,都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2]從中我們應該得到一些啟示。隨著時代的變遷女性的地位正在逐漸提高,女性的主體意識也越發(fā)強烈,她們意識到自己可以獨立,可以擺脫被男性左右的命運??墒俏覀円矐摽吹侥信黄降龋詣e歧視等現(xiàn)象依然存在,因此給予女性充分的尊重與關(guān)注,理解和寬容。
三、電影中田小娥形象的塑造
電影《白鹿原》將小說中著墨不多的田小娥成為故事中的絕對主角,原著中存在的女性角色如吳仙草、朱白氏、白趙氏、白靈等在電影中皆被刪除,這就使得田小娥成為影片中的唯一女性角色。導演王全安做出這樣的改動是合理的,且不論田小娥的扮演者張雨綺與導演的夫妻關(guān)系,僅就電影改編而言,若想將五六十萬字的長篇巨作改成一部兩三個小時的電影且做到面面俱到實非易事,這也是許多國內(nèi)一流導演曾有執(zhí)導《白鹿原》的愿望而卻步的原因。
電影中田小娥的第一次亮相是隨郭舉人到麥田里挑選割麥能手,那時她作為郭舉人的姨太太端坐在轎子上,神情高傲莊重,隱約透出貴婦的氣質(zhì),特別當鏡頭推到黑娃臉上時,她眼神里顯露的是敬仰,當一個農(nóng)民道出她只不過是“泡棗”的工具時,這種表面的尊貴與實際悲慘境遇所產(chǎn)生的強烈反差從側(cè)面展現(xiàn)了田小娥的凄苦。雖然坐在轎子上,雖然是舉人的太太,但在影片中可以看出田小娥的眼神是空洞的,她的神態(tài)中總會流露出不屑和輕蔑。就像她嘴里吞吐的煙圈一般,她的靈魂不知在哪一秒就會消散。這時的她飽受封建禮教的束縛,雖然影片并沒有正面展現(xiàn)她的生存狀況,但是從幾個長工的口中可知她實質(zhì)上只是郭舉人的“工具”。
年富力強的黑娃的出現(xiàn)讓田小娥倍受壓抑的肉體和靈魂都得到了解脫和釋放。在一片一望無際的麥田中,她和黑娃開始了大膽的有違倫理的愛的冒險。麥田是這部電影里常見的場景,象征了田小娥無盡的欲望和渴望自由的理想。
窯洞是田小娥愛開始的地方,也是她靈魂墮落生命終結(jié)的地方。作為黑暗陰郁的象征,窯洞更像是田小娥被殘酷的現(xiàn)實和頑固的封建禮教拒絕后的避難所。在這里她可以擁有獨立的生活,可以和愛的人共度美好時光??墒羌幢闳绱?,田小娥的生活還是會被騷擾,她依然不被白鹿村的人接受,甚至還要忍受無盡的羞辱。電影末尾田小娥被鹿三殺害前的哭泣不僅是個人命運的悲鳴,更是女性反抗男權(quán)失敗后的哀號。殺死田小娥后,鹿三推開了那根支撐窯洞的柱子,這根柱子由白孝文搭建鹿三拆去,這似乎也意味著田小娥的生死就像這黑暗的窯洞一般,一直由男性控制。
除此之外,電影中刪減了原本在小說中描寫十分精彩的一段,即田小娥附身還魂于鹿三并借其口表達了對白鹿村“仁義”的不滿,刪掉這一段難免會對田小娥人物塑造的完整性有一定影響,但是此時觀眾已經(jīng)通過上述的幾個場景對這個形象有了深刻的認識。雖然電影在展現(xiàn)人物之間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重要角色間的愛恨糾葛以及宏大悲郁的歷史滄桑感上有所不足,但至少人們記住了在廣袤的關(guān)中平原上曾經(jīng)有一位敢愛敢恨的女性,她的名字叫田小娥。
注釋
[1]《中國文化通史》胡士慶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2年 278頁
[2]《陳忠實小說——在東西文學坐標上》 馮望岳,李兆虹,馬千里等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年 102頁
參考文獻
1.陳忠實 《白鹿原》[M]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年
2.胡世慶 《中國文化通史》 [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2年
作者簡介
趙翀,江蘇徐州人,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