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情感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自身情感表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情感;注重情境再現(xiàn),有助于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表達;注重寫作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中升華情感。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育 情感培養(yǎng) 途徑
情緒、情感在小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為情緒、情感是人類精神生活中最重要、最直接的組成部分,也是人類各種社會經驗中最親近的體驗。而小學時期是人的情緒、情感體驗的關鍵階段,尤其是小學語文是培養(yǎng)情緒、情感的重要途徑。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情緒表達、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完善的情感體系,為進一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奠定基礎,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情感培養(yǎng)應該成為小學語文教育全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不是課外的附加任務。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進行情感培養(yǎng),這需要一個持續(xù)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并貫穿于日常生活中。具體講,應做到以下三點。
一、注重自身情感表達,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情感。
如果說知識教育和情感教育是小學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話,那么知識教育更多在于課本知識講解,而情感教育更多需要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情感培養(yǎng),首先在于培養(yǎng)小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通過課文的學習逐漸培養(yǎng)對學習、對知識、對語文的濃厚興趣。這需要老師在課堂上飽含激情、充滿感情,激情四溢,通過情緒體現(xiàn)和情感表達,使得小學語文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老師要通過自身的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掌握語文課本中的寫作背景、主要思想,通過理解語文課本中的內容進而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體驗作者寫作是的內心情緒和情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體驗課文的情感,體驗作者的內心,還應積極引導學生通過發(fā)言、討論、表演等途徑來表達學生內心的情緒和情感,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來把作者所表達的情緒、情感表達出來。
同時,老師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還可以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與學生互動。生活是活生生的,也是充滿情感的。只有生活中的真情實感才是有血有肉的,也是最能打動人的,最具有教育意義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書本上的故事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結合起來,找到學生生活與課文的結合點,將語文課文作為情感表達的載體,通過發(fā)掘課文中的時刻蘊含的情緒情感,促進情感體驗與知識傳授的有機結合,把學生潛藏著的情感激發(fā)調動出來,通過現(xiàn)實生活實例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情感、對生活的情感、對知識的情感、對學習的情感,這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二、注重情境再現(xiàn),幫助學生情感體驗和情感表達。
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主要在于直觀反映,通過模仿來進行情感體驗。因為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社會經驗尚淺,所以他們對知識的理解靠思考是不夠的,缺乏思考的積淀和素材。因此,小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多受老師情感的影響,受課文中人物情感的感染,受文章中的形象所感染。因此,小學生學習語文課文時,若能夠接受到更多的真實情境,情感就更容易被激發(fā)。在小學語文教育課堂上,再現(xiàn)情境的最佳方式就是利用多媒體教學。
情感的產生和觸發(fā)是有一定的客觀規(guī)律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在一定的情境中,各種與情感有關的因素綜合發(fā)揮作用,使身處情境中的人產生一定的情緒和情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老師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通過在課堂上的情境再現(xiàn),使學生身臨其境,觸景生情,這樣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培養(yǎng)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心理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理論,那就是人的情感體驗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該把情感體驗付諸行動,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質。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主動給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生動情境,讓學生在再現(xiàn)的情境和活動中去感悟豐富的情感,產生情感認知,體驗情感內容,提高情感能力。
在語文教育中情境再現(xiàn)方式有多種。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日益滲透到教育教學中的今天,多媒體是一種直接的方式。利用多媒體,老師可以對課本中的插圖進行豐富和補充,對課文中的描寫再現(xiàn)出實景,選用與課文相關的音樂,使學生融入聲畫的情境中,進而進入文字描寫的情感當中,從而體驗情感之美。老師通過視頻短片、聲音、畫面等方式,可以將課文中的文字用更生動形象的聲音、畫面表現(xiàn)出來。這種情境再現(xiàn)尤其適合于古詩教學,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個古詩的意境,學生在這種美的情境中能感悟古詩的情感。而對于故事類的課文,則可以通過表演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由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深入故事當中,體驗故事所要表達的情感和道理。老師可以安排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采取朗讀、扮演、對話、討論等方式,使學生深入課文,進而獲得情感體驗。
三、注重寫作引導,幫助學生在寫作中升華情感。
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情感培育,其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情感表達和情感升華。所謂“文如其人”,就是說寫作是表達人的情感的重要渠道,也是體現(xiàn)人的情感的重要方法。因此,小學語文老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寫作引導,在寫作實踐中鍛煉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魯迅認為,要寫出好文章,除了要有精熟的技巧,還要有進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而后者更為重要。因此,激發(fā)情感與寫作實踐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豐富的情感積累對于寫好文章有重要幫助,而不斷地寫作又有利于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表達,在寫作中實現(xiàn)情感升華。
因此,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情感培育,需要老師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引導,尤其是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寫日記,把平時的所見所聞及所想所感都真實地記錄下來。通過這樣的不斷積累,就可以進行情感體驗的積累,再通過寫作進行情感的升華。在寫作課上,老師可以直接提供一些有關情感的話題和素材,幫助學生分析這些情感類素材所包含的思想,引導學生對這些話題和素材進行思考,并把思考在作文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這樣就能實現(xiàn)情感的激發(fā)和思想的升華。
總之,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情感培養(yǎng)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老師應該通過多種途徑來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這不僅對于提高語文教育質量有重要作用,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和成才也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張彬.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途徑.德陽教育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