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言的作用是交流。英語是當今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英語教師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幫助學生很好地掌握它。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當是指揮家、心理專家、咨詢師,同時還應當是活躍的主持者。
關鍵詞: 英語教學 教師素質 主導作用 教學方法
英語教學中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是教育改革和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中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在任何時期的英語教學方法論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感覺到:要想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良好的人格和業(yè)務素質
教師崇高的師德,廣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教學手法,組合形成了教師的人格素質,進而清晰或潛在地對學生產生著影響。教師具備了傾心教育、奉獻學生、勤謹治學和律己寬人的道德品質,就樹立起了自己的人格形象,進而形成了具有影響力、激勵力和吸引力的教師人格魅力。正如烏申斯基所說:“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苯處煹囊谎砸恍卸紩r時刻刻在影響著學生的做人、做事和處世等。
教育學家曾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足見教師需要有淵博的知識。而且教師如果英語地道流暢,板書工整大方,對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和節(jié)日典故了如指掌,熟悉教材,教法得當,課堂駕馭能力強,教態(tài)從容自如,和學生溝通順暢有效,必將吸引學生積極投身到課堂學習中去。
二、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記》中提出“親其師而樂其道”,形成良好課堂氛圍的關鍵是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交際中,教師的人格、業(yè)務、態(tài)度、甚至對某個問題的反應,都會引起學生有意無意地評價,從而作出“信任”教師與否的判斷,和“親近”教師與否的情感反應。教學中,教師要鐘愛學生,與學生平等坦誠相待,寬容理解學生;對好生、差生,男生、女生,城市生和農村生一視同仁,不能有親疏和偏向。教師要記住每個學生的姓名,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心理和目標理想,讓每個學生覺得老師心里有自己。教師對學生的愛護、關懷和重視,會激發(fā)他們健康向上的情感,使他們學習動力十足,其學習效果當然也會很好。
三、飽滿的情緒帶進課堂
教師的情緒、心情會決定一堂課的教學效果。教師如果能充滿生機和活力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那么授課過程中,就會集思廣益,很有創(chuàng)造性,就會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授課藝術。教師的生氣勃勃也會帶動學生處于學習興奮狀態(tài),快樂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這樣他們精力會高度集中,思路開闊,對所講課程的內容也會反應敏捷,課堂氣氛和諧熱烈。同時,學生對教師的積極配合也會反過來大大觸動教師,師生之間順暢活躍的交流互動自然就形成了。
四、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心理學表明:“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一個人對其所學的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會迸發(fā)出驚人的熱情?!痹诮虒W過程中,需要教師從多角度加以考慮,靈活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創(chuàng)建性勞動,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注意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長久興趣,鼓勵學生不斷處于好的學習狀態(tài),使他們樂于學英語、善于學英語。
五、與學生多溝通交流
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多了解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以及各自英語基礎的不同等,及時掌握學生最真實、最原始的信息,進而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另外,課后多跟他們聊聊,要知道學生的興趣所在,不要與時代和潮流脫節(jié),課堂要跟生活和實踐緊密結合,也可以進行適當的娛樂和放松。
六、掌握控制好課堂節(jié)奏
一堂好的課應該像一首歌,快慢有序,強弱有致,其氛圍既緊湊又和緩,有高峰也有低谷。學生在這種課堂中學習,就像與音樂同行,潛移默化中激發(fā)了求知欲,汲取了知識。教師的具體做法一般分為以下幾步。
1.導入階段:上課伊始,學生還沒有進入學習狀態(tài),課堂氛圍不佳。這就要求教師設計好導入,使學生的注意力盡早集中起來。
2.掌握好時機:導入之后,學生的思路已被開啟,此時課堂氣氛逐漸熱烈,教師要善于抓住這個契機,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地突破重難點。
3.思維下滑階段: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規(guī)律,學習高潮過后,他們必然會出現疲倦情緒。此時,教師需因勢利導、改換授課方式,譬如:可以讓學生稍事休息、記憶知識點或對本節(jié)課進行歸納、小結等。
七、科學地利用評價手段
所謂課堂評價指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激勵學生學習和促進教師教學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的評價。教師應孜孜以求,通過科學的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實際應用英語的水平。為此,采用多元的評價形式,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鼓舞、支持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有科學的學習發(fā)展觀,能體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從而輕松、快樂、切實地得到發(fā)展。
最后,每次課后,教師應該及時反思:今天的教學有成效嗎?我設計的教學活動受學生歡迎嗎?學生在這節(jié)課上獨立學習、自由思考的機會夠嗎?課上每位學生都得到老師的指點、勉勵或扶持了嗎?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踴躍嗎?他們實際上學到東西了嗎?這節(jié)課較上節(jié)課有進步嗎?這節(jié)課學生領悟到了什么為人處世的道理?等等。只有不間斷地反省自己的教學,保留成熟的做法,糾正欠缺的地方,我們才能不斷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郭漢光.素質教育與英語教學.教育導刊,1995,(11).
[2]胡春洞主編.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3]Eckersley,C.E.Essential English Teacher’s Book 1/2. London:Longman.1974.
[4]李家純.教學法.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5]滕發(fā)祥.反證法新論.渝洲教育學院學報,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