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對于教師來說是檢查學生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等具體情況的有效方法。課堂練習是溝通教與學的橋梁,也是師生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化學課堂練習,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化學教學過程中進行的例題講解、習題處理和作業(yè)題、試題評講等教學活動。課堂練習能夠及時提供教學的反饋信息,幫助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完成程度加以準確定位,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提供高質量的練習就顯得極其重要。我就“優(yōu)化課堂練習,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研究,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對例題精選精講。
例題教學是課堂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有助于學生復習鞏固知識、理順解題思路、明確解題規(guī)范,其實它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為此,教師必須對例題進行精選,找出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例題。一方面選例題時,要突出問題中蘊含的學科思想與方法、人文情感,根據教學內容精選例題,例題涉及的知識點要盡量覆蓋復習的內容,不必追求偏、怪、難,不要貪多,而要重視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在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選題時要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所選的題目應有不同的層次與梯度,使基礎好的學生能解高檔題,基礎差的學生能解低檔題,爭取中檔題,使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目標指向每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另外,例題“精講”集中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該講的內容必須講深講透,分析過程要強化。例題教學不是為了求得解答結果,也不是為了展示解題過程,而是通過題目的解答過程為學生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原型或模式,教會如何找準切入點。既然是“精講”,就不能“滿堂灌”,可以以教師講評為主,也可以采用雙邊講評等形式。教學中應重視題目分析過程的作用,引導學生思考、探索解題思路,尤其在溝通已知和未知的關鍵點上,要讓學生充分感知和思考,搞清弄懂,切實掌握解題的核心和本質。例題講完之后,要引導學生反思思考過程,總結解題的經驗教訓。對一些常用的思想方法、解題策略要給予歸納概括,提示學生今后注意應用??傊覀冊诶}教學中要從方法步驟著眼,從解題思路入手,注意引導學生認真分析題意,弄清要求和條件,找出例題涉及的知識點,以及要求解答的問題與已知條件的關系,抓住解題關鍵,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案,并適當列出解題格式、要點和注意事項,使學生從解題思路、方法、層次和規(guī)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啟發(fā)。通過對典型例題的剖析,不僅可以收到以題及類、舉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達到明確概念、掌握方法、啟迪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二、學生習題精練,要突出學生。
練是教與學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智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對于學生掌握“雙基”是必需的。練習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間的縱橫關系,掌握知識的系統(tǒng)性,而且有助于學生掌握題型,開拓思路,熟悉解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及時反饋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的缺陷,是診斷學生學習困難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必須加強課堂練習,但不能將學生引入“題海戰(zhàn)術”,這就要求學生的練習“少而精”,教師必須對習題進行精選,選擇具有啟發(fā)性、典型性、規(guī)律性和針對性的習題,采用“多變、多析、多問、多解”的導向法組織學生練習,鼓勵學生一題多解,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問題,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不能盲目、超負荷地練。如講完一道題,再對題目變式、增減已知條件、改變設問角度、多問幾個為什么、改變教學過程,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就有可能將思維引向更深的層次,起到一題多練、一題多得、觸類旁通的作用。每節(jié)課都要安排不同習題,讓基礎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練習過程中要鼓勵后進生,引導他們分析挖掘隱含條件。對基礎好的同學可要求一題多解。另外,把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拆成幾個小問題,分步設問,解決了前面的問題為后面的問題奠定了基礎或暗示了解題的方向和途徑。只有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主動發(fā)現問題,自己解決,這樣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
三、教師歸納小結,啟迪思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習題解后的評析,不僅能幫助學生及時理清解題思路,反思解題過程,而且對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解后評析可采取“一題一評析”的策略,可先讓一位學生匯報結果或上講臺解答,并要求其作適當的講解,然后師生共同分析、討論,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補充不同的解法,但絕不能將習題的評析變成“就題論題”,而應該引導學生深化習題,挖掘習題內涵,進一步拓寬知識,做到融會貫通。方法可采用“一題多解”、“變題討論”、“錯例分析”等。通過評析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把知識講活,從而達到培養(yǎng)思維變通性、創(chuàng)造性,開拓學生解題思路,提高解題效率的目的。
良好的學習方法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在練習和評析中注意多角度分析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歸納能力,指導學生總結習題涉及的知識點,并使之系統(tǒng)化,對題目類型,解題步驟進行歸納小結,總結解題常用方法、解題的一般規(guī)律、應注意的事項、容易出現的問題等,并在掌握常規(guī)思路和方法的基礎上,啟發(fā)新途徑、新方法,并做出小結論,讓學生明確或記憶,這樣可使學生解題經驗積少成多,開闊視野,少走彎路,提高解題速度。
總之,運用科學的方法組織課堂練習,是一個值得重視和探究的話題,對優(yōu)化課堂結構,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