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現(xiàn)代教學觀的形成,教師不僅需要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更應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習生物高考大綱的基礎上,突出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選擇題目時,立意于能力,注重學生對知識分析和運用,但又不忽略基礎知識的復習,生物教學中始終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為出發(fā)點,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復習質量。
關鍵詞: 生物復習 思維能力 探究性學習 實驗設計能力
在新課改和現(xiàn)代教學觀逐步推行的背景下,教師不僅需要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更應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高考從形式到內容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那么如何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以提高生物的復習質量,是每個生物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以“本”為本,夯實基礎,培養(yǎng)學生學會探究性學習的思維方法,以提高生物復習質量。
綜合知識的考查離不開基礎知識,在復習時應靜下心來把生物課本梳理一遍,加強和鞏固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并及時解決有疑問的知識點,夯實基礎時,對生物概念原理的理解要規(guī)范,解題答時注意用生物學專業(yè)術語來描述課本上的練習題中的圖表、圖解和數據等內容,養(yǎng)成使用專業(yè)術語規(guī)范答題的習慣。
在階段性復習過程中,要求多種思維機能并用。引導學生聽課聽什么,要聽老師分析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考點和疑點;聽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所未能理解的內容;聽老師對一類問題(或習題)是如何分析的;不僅要認真聽,還要做好筆記。憶即復習工作,一堂課下來或一個章節(jié)下來,我們必須有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復習整理過程。通過復習,一方面將一些重要的知識和技能進行鞏固、強化,另一方面可以對前后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有更深的理解,此即為古人所說“溫故而知新”?!八肌保赐瑢W們在看書或做題時,要多想想為什么這樣做,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或表述,此類習題有何規(guī)律,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生物思維模式和答題能力?!凹m”,即無論是平時學習還是高考復習,測試總少不了,那么當老師批閱后的試卷發(fā)下來后,我們怎么辦?這些問題你完全可以與其他同學一起討論、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之所在并予以更正。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提高學生的糾錯能力,防止類似錯誤的再次發(fā)生。
二、注重基礎知識的歸納總結,形成知識網絡體系。
在新課程教材中特別注重“概念圖”的教學及練習,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生物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理和歸類,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便于學生理解性記憶和回顧。抓好重點知識、重點章節(jié)的復習,這是備考的重中之重,應打破章節(jié)的限制,抓住知識系統(tǒng)的主線,對基礎知識進行集中提煉、梳理和串聯(lián),將隱藏在紛繁內容中的最主要的概念、規(guī)律、原理及知識間的聯(lián)系整理出來,采用不同的形式重新組合,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自己構建一些知識網絡,能提高學習效率變課本知識為自己的學問,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如必修一課本內容的主線為:分子——細胞——細胞結構——細胞功能——細胞分裂分化——細胞衰老死亡——細胞學應用(選修一)。這樣幫助學生歸納出一條主線,以利于學生系統(tǒng)地獲得知識,并形成聯(lián)系的觀點,以活躍學生思維。
三、選擇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一些貼近生產、生活的問題,以便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選擇貼近書本知識更貼近生產、生活的問題,關注社會焦點和熱點是生物復習不可忽視的問題。盡量避免純知識性題目的立意。這樣有利于將書本知識活化,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逾越思維障礙,否則無法解決高考綜合能力的問題。
當前的生物教學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和方法,應以發(fā)展人的品質和智力為目標,將生產、生活中的生物問題融入生物課堂教學中,以增強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從生產和生活中發(fā)掘生物學知識來開拓學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生物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命現(xiàn)象、生命規(guī)律并用生物學知識來解釋。例如,學醫(yī)透析與生物膜,果蔬貯藏與細胞呼吸,除草劑與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燒苗”與滲透作用等。再如:有關人類基因組計劃、干細胞、沙塵暴、克隆技術、艾滋病、甲型流感、口蹄疫、西部大開發(fā)、富營養(yǎng)化污染等社會熱點問題都涉及生物知識,因此,在生物復習中有關這些方面的訓練也要高度重視。
四、加強學生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生物復習質量。
新課程特別注重實驗思維的培養(yǎng),在教材中設計了不同類型的實驗項目,并對不同類型的實驗思維以概念的形式提出,引導學生形成科學設計和推理能力。復習教學中不斷總結近年高考的實驗設計題,認為實驗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復習時加強了對學生實驗設計能力要求的專題研究,要求學生學會根據給出的條件,自己設計實驗合理科學的步驟。要求學生在獲得相應實驗能力基礎上來科學地設計實驗步驟,以求得對實驗原理、步驟、結果嚴密的結論。這樣的專題復習,更具有開放性,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更大的空間,讓學生順著題意發(fā)揮思維想象,進而得出相應的答案,符合創(chuàng)新思維的要求和學生思維活動、認知水平,更有利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教學中,應善于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質疑思維不斷深入,并指導學生提高語言組織的邏輯性、科學性和嚴密性。課堂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在實驗中在明確實驗原理和實驗目的的前提下,盡量讓學生充分發(fā)展個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獨特見解的機會,進而為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要將以上思路付諸實施,首先就必須將思維教學的目標與生物教學的目標綜合起來考慮,構建教學目標體系,設計相應的實施方案、檢測方案,形成一個教學目標系統(tǒng)。其次需處理好思維訓練與觀察、實驗等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之間的關系,注重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相結合。在學習生物高考大綱的基礎上,突出能力的培養(yǎng),在設置問題時,要立意于能力,注重學生對知識分析和運用,但又不忽略基礎知識的復習,生物教學中始終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為出發(fā)點,改變教法,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復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