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特點,探索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大學生的有效途徑:準確理解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在“主陣地”、“主渠道”、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網(wǎng)絡傳播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教育引導 大學生思想理論工作 途徑
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積極向上,體現(xiàn)了時代特征,但部分學生也存在一些較突出問題,應該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如有些學生對一些重大的理論問題思想模糊,認識不清;有些學生理想渺茫,功利性趨向越來越明顯,向以個人為本位的方向偏移;還有些人虛榮心極強,榮辱觀念淡薄,等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當代大學生,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非常必要。
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主陣地,首先要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的問題。胡錦濤總書記曾強調:“辦好高校,首先要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我國高校辦得怎么樣?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得怎么樣?首先要看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生是不是合格,特別是思想政治素質是不是合格?!保?]P632要培養(yǎng)合格的大學生,關鍵是要培養(yǎng)大學生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質,有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堅定信念,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有八榮八恥社會主義的榮辱觀。只有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后繼有人、興旺發(fā)達、永不變色;否則的話,沒有人才做保障,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成為一句空話,也很難實現(xiàn),“高素質人才是決定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重要力量,是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強大依托”。[2]
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當代大學生,積極探索其有效的途徑:
(一)準確理解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就必須準確理解和把握其基本內涵和要求。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巨大成就,都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指導下取得的,也進一步證明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正確性和巨大理論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要使大學生懂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追求遠大理想的階段性目標和現(xiàn)實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著人們對于民族振興、國家富強與社會和諧的共同愿望和美好期待。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它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民族復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它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guī)范和良好的社會風尚要求,可以引導大學生知榮棄恥,自覺踐行基本道德規(guī)范。
(二)在“主陣地”、“主渠道”中加強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與政策課和就業(yè)指導課等是幫助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確理解和科學認識的“主陣地”、“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哲學社會科學課和人文素質課的教學作用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判斷是非美丑善惡,傳承文化等方面,對大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要循循善誘地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于課堂教學之中,深入挖掘各類課程的教育資源,努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滲透其中,不斷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高大學生的政治覺悟。因此,高?!耙婕訌娝枷胝卫碚撜n的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和教師隊伍建設,切實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手段,努力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保?]P640在教育過程中,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意運用靈活的方式方法,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素養(yǎng)、思想認識水平和道德標準,增強分辨是非的能力,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入腦”,培養(yǎng)學生樹立理想遠大,追求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在校園文化中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思潮。校園文化是學校全體成員共同培育、共同享有的微觀文化,它有著重要的育人功能,先進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可以使學校全體成員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使每個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高校是思想文化最活躍的地方,各種思想碰撞、多元文化激蕩,豐富了廣大師生的精神世界。要積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文化思潮,鞏固和發(fā)展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校園發(fā)揚光大,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受到陶冶、在濃厚的氛圍中受到凈化、在和諧的氣氛中精神境界得到升華。
(四)在社會實踐中親身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可信。社會實踐是學生了解社會、認識國情的有效途徑。通過深入工廠、農(nóng)村、社區(qū)開展調研、宣傳等社會實踐活動,加深大學生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要的理解,加深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認識;通過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做奉獻的過程,大學生感受真情、領悟崇高,實現(xiàn)自身價值,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通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民族情感,堅定他們自強自立、志存高遠的理想信念;充分利用各種社會實踐引導學生知行統(tǒng)一,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把理論認識運用于實踐中去,堅持正確方向、堅定理想信念、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大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真切地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可親、可信,教育就會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在網(wǎng)絡傳播中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動占領輿論宣傳陣地。現(xiàn)在是信息時代,網(wǎng)絡文化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要創(chuàng)新宣傳教育形式,抓住、利用網(wǎng)絡載體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影響大的特點,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網(wǎng)絡教育。一要加強網(wǎng)絡文化管理。二要建設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網(wǎng)站。通過網(wǎng)絡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抵制外來的腐朽文化的侵襲。三要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和評判西方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分清良莠,提高抵御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自覺性,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2]胡錦濤.在北京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