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情感因素對外語的教學和學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要提高英語學習成效,學生的動機、興趣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的積極參與是不可或缺的。通過問卷形式對影響英語學習因素的調查表明:情感因素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較大,同時教師的引導作用也至關重要。因此,要增強高職英語教學效果,不僅要對學生的情感需求進行研究,還要把課堂變成滿足學生需求、幫助他們學會學習英語的愉悅場所。
關鍵詞: 情感因素 高職英語教學 應對策略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人的知識活動總是伴隨著一定的情感因素,當情感因素受到壓抑或抹殺時,人的自我創(chuàng)造潛能就得不到發(fā)展和實現(xiàn),而只有真實地采用對個人的尊重和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態(tài)度,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彪S著外語教學改革的深化,教師們逐漸認識到認知與情感是不可分的,情感因素在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中起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
一直以來,高職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對英語語言知識體系的傳授和把握,教師在關注各種教材的選用和探索不同的教學方法時,始終未能對教學中的情感因素予以足夠的重視。因此高職英語的教和學都存在著嚴重的浪費現(xiàn)象,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qū),這種現(xiàn)象尤為重要。由于各方面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原因,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更辛苦,教和學的效果很差。經過多年的教學研究,我覺得就情感因素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影響而言應該提出幾點應對策略。
一、影響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習者情感因素分析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感受和情緒體驗。情感既非認知的對立面,又非認知的補充,二者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關系。阿諾德(1999)將外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學習者的個體因素,包括焦慮、抑制、性格、動機等,另一類是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課堂交流、跨文化意識等。兩類情感因素交織在一起,共同制約著外語學習成效。對于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而言,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和學習成效,首要任務就是了解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感因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因為情感因素的構成較復雜,一一窮盡是不現(xiàn)實的,我只探討其中的三個主要成分,即動機、興趣、自信心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動機是激勵人行動的內部動因和力量(包括個人的意圖、愿望、心理沖動或企圖達到的目的等),它是個體發(fā)動和維持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加拿大心理學家Gardner指出動機包括三個部分:個人努力、達成學習目標的愿望和對待語言學習的正確態(tài)度。外語學習動機是人類的行為動機之一,表現(xiàn)為渴求外語學習的強烈愿望和求知欲。
興趣指興致,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心理學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它表現(xiàn)為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tài)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興趣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
自信心是指對自己能力和知識水平的肯定看法,即相信自己能行。Krashen認為,學習者的個性因素與英語學習的效果有關,在個性因素中,尤其以自信心最為重要。自信,作為涉及人們自身存在價值的一種重要感情因素,成為推動個人前進和獲得成功的強大原動力。令人遺憾的是,大部分高職班的學生由于本身英語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加上中考成績不理想,未能進入高中學習,都有一種自卑感,認為自己就是不如別人,嚴重缺乏自信,從而對英語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
針對上述三個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應該采用多種應對策略,以增強高職英語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1.培養(yǎng)親和力,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親和力本質上是一種愛的情感,只有發(fā)自肺腑地愛學生,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才能真正地親近學生,做到彼此的接受和理解。在教育教學中,如果一個教師對生活、對事業(yè)、對學生充滿愛,他就會去認真挖掘情感之渠,用熱情、真情去撞擊學生的心靈;就會以最大的耐心、細心,做到人心對人心,真情對真情,時時以一顆真誠之心、細致之心、平和之心、忍耐之心對待學生;就會改變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偏激失信的態(tài)度;努力克服諷刺、蔑視、挖苦、抱怨、打擊及不講平等、不講民主等有損教師形象和親和力的不良言行。
在教學中沒有微笑就沒有親和力。微笑具有極大的暗示性和感召作用,能表現(xiàn)教師的友好態(tài)度,縮短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反之,若教師為了維護師道尊嚴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冷面孔,自然不會具有親和力,只會拒學生于千里之外。若教師在課堂上能面帶微笑上課,就能讓學生既感到親切,又得到放松。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習知識,師生的溝通是快樂而積極的。因此,教師在上課前需要準備一個好的心情,帶給學生一個輕松的微笑。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才能帶來強烈的學習英語的動力。
2.發(fā)揮課堂陣地作用,激發(fā)學生興趣。
首先,要想教好、教會學生,使他們把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來使用,教師應該在教學方法上多下工夫。怎樣提高教學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英語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目的、學生的特點,結合自身的特長,不斷琢磨、反復實踐、并靈活恰當?shù)厥褂茫源思ぐl(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精心預設才能促精彩生成。例如,運用互動式英語教學法,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避免以前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做“role-play,“discussion”,“pair-work”,以及情景劇表演,應用多媒體教具展開群組討論、口語對話等方法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運用第二課堂,展開趣味英語學習。
其次,向學生灌輸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即學習英語是為了運用英語,英語的使用無處不在。讓學生留心身邊事物,看看什么地方在使用英語,觀察后糾正英語無用論的錯誤看法。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口語角、英語歌曲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通過聽英文廣播,看英文報紙,看原聲電影等,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英語,興趣倍增。
3.把課堂還給學生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 是現(xiàn)階段素質教育下課堂改革的方向。改變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傳統(tǒng)關系,建立“教與學” 的有機整體而不是將教與學分成兩部分;要把教學過程看做是師生為實現(xiàn)教學任務和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對話、溝通和合作活動,產生交互影響,以動態(tài)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首先要敢于放手,將表演舞臺讓給學生。例如學習Sports are fun這一單元時,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討論運動,例如給出問題:“Do you like sports? What sports do you like? ”教師要注意傾聽,要面帶微笑,和藹親切、認真地聽學生講,聽學生爭論,聽學生評價并適時地給予點撥和點評,但占時要少。不論學生回答得對與錯,都不要輕易地打斷學生。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學生偶有出格的地方或錯誤的做法,也應肯定其正面的、好的方面,委婉地指出其不足之處。通過課堂上對學生及時正面的評價,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fā)了創(chuàng)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yǎng)成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學生也大大提高了自信心。
總之,情感因素對語言教學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是高職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一項不容忽視的內容。教師應針對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控制學生的焦慮水平,將情感教學與語言認知緊密結合,不斷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茹.對高職英語教學影響因素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yè),2009,(26).
[2]談惠娟.論情感因素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9,(10).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