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高等院校的德育教學中往往只注重顯性課程對于學生品質(zhì)道德造成的影響,而沒有考慮到隱性因素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所起的作用??偟膩碚f,隱性課程是高校德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擁有的獨特知識結構和功能作用,在學生的德育過程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本文分析和探討了印象課程的意義和其實踐的途徑。
關鍵詞:高校;德育;隱性課程
作者簡介:張潔(1983.12.22-),學士本科,助教,音樂,許昌職業(yè)技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4-0160-01
有關調(diào)查表明,在我國目前的高等院校的德育課程設置中,顯性的德育課程,比如任課教師對學生實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學校行政部門和輔導員等管理層開展的各項德育工作,占據(jù)了絕大多數(shù)。顯性的德育課程果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自身仍然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過于注重形式化和正規(guī)性,在提升學生的品德思想方面效果不盡人意。隱形課程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其獨特的育人方式,能夠彌補顯性課程的不足。
一、對隱性課程的認識
隱形課程是當今教育界開辟的研究新領域,屬于校園文化體系,是學校的范疇內(nèi)除卻顯性課程之外的,根據(jù)學校所設定的教育目的以及具體化的目標來設計的校園文化因子。
1、隱性課程的組成要素
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一起相互補充構成了完成的教育課程體系,都擁有著起獨特的結構。隱性課程是不直接指向具體某門學科的注重實際性的精神文化,它能夠涵蓋在在學校的圖書館內(nèi),文獻資料室內(nèi)保存的報紙、期刊、圖書里以及網(wǎng)絡信息數(shù)據(jù)庫等。高等院校的圖書館、資料室是學生能夠直接大量獲取精神食糧的地方,對于學生品德素質(zhì)培養(yǎng)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作為高校自身來說,應該有選擇針對性的指導學生進行信息識別,吸收那些健康向上科學正確的精神文化資料。隱性課程還存在于學校的物質(zhì)文化和非實際性精神文化之中,校園的建筑設施、建造風格和具體布局等方面,都是學校整體文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的精神世界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一定的影響。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和工作管理方式等,也影響著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
2、隱性課程的特點
隱性課程在校園文化幾乎無處不在,他并不特指某一具體要素,涉及了學生進行學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之中。隱性課程不僅和學校的整體構造和宏觀景象息息相關,也能夠聯(lián)系到教學課堂、寢室生活所營造的精神氛圍;不僅能落實到每一位教師的任課過程中,也能夠涉及學校的管理階層和后勤人員之內(nèi)。隱性課程的廣泛性特點,需要在校的每一個在職員工都要重視其存在價值,形成明確的認知,積極的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和努力,努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思想品質(zhì)的發(fā)展。
隱性課程不同于顯性課程,主要通過潛在的、間接地方式來影響學生,隱形的教育通常在顯性課程之外,隱藏于多種多樣的學習生活文化氛圍內(nèi),會不聲不響的讓學生自動接收所處環(huán)境文化要素的影響。印象課程通過無意識的、非針對性的反應機制來發(fā)揮工作,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
二、發(fā)揮隱性課程功能的途徑
1、高校應當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樹立新型的課程觀
國內(nèi)的高校德育工作,往往太注重于顯性教育,缺失學生品質(zhì)道德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使得學生普遍的處于基本的認識階段,而缺乏實際的鍛煉和親身的感受,不能夠主動地進行道德行為的實踐。學生的德育工作不能夠脫離于實踐行為和良好的育德環(huán)境。
隱性課程的特點,能夠超于顯性課程的局限范圍,能夠有效地利用校園文化中已有的多元化教育資源,將學生放置于充滿生機、自由民族的文化環(huán)境中,隱性課程的發(fā)展,需要教育工作者轉(zhuǎn)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觀念,建立起新型的課程觀,綜合多種影響因素,來積極建設校園的德育氛圍。
2、重視隱性課程的作用,促進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融合
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的形成,不僅僅是依靠直接的顯性課程就能起作用的,同時也受到隱性課程的潛在影響,在以往的教育體系中,高校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在高等院校進行德育工作的改革時,應當充分的重視隱性課程的作用,發(fā)揮出其特有的功能,將其與顯性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完整統(tǒng)一的德育課程體系。
顯性課程同隱性課程的聯(lián)合,能夠更有效的調(diào)動學生接受品德教育的積極性,能夠改善原有單一片面的思想輸入方式,利用教學活動中的主觀情感因素,給予學生真善美的熏陶,將理性的認知同性情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
3、加強隱性課程自身的建設
學校要營造豐富純凈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精神文化的建設,應當從最基礎的設施做起。比如圖書館、資料室的硬件條件,學校應當加大投入改善圖書館的環(huán)境,豐富館藏以便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精神食糧,充分的滿足學生的求學渴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而且學校應當通過宣傳活動來引導學生挑選書本、報紙等信息資料,為學生創(chuàng)造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環(huán)境。學校的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應當是積極向上的。讓學生能夠時刻感受到校園的文明進步和健康科學的氛圍,對于他們品德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背景下,高校要做好學生的德育公寓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僅僅是依靠顯性教育的手段是不能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的,需要教育工作者轉(zhuǎn)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建立起新型的教學體系,充分地將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教學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的營造出完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隱性課程為當今的高校德育工作開辟了新的著力點,重視隱性課程的作用,能夠使得德育工作上到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周麗娜;素質(zhì)教育條件下的隱性德育課程開發(fā)[D];廣州大學;2007年
[2]、符文忠;高校德育與隱性課程的建設[J];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05期
[3]、黨建強,常廣玲;論隱性課程的德育價值[J];教學研究;2004年01期
[4]、韓立軍;德育環(huán)境的變遷與現(xiàn)代高校德育體系構建思路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