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和一幫朋友一起去內(nèi)蒙古玩。到了科爾沁草原,只見馬路兩邊是綿延起伏的平緩山坡,很像是Windows視窗里的照片:草色碧綠,延伸至天際,草叢中開放著美麗的野花,黃色的、紫色的、藍色的,迎風搖曳,美不勝收。大家把車停在路邊,想從山腳下爬到山坡上,因為到了山坡頂上,就能看到更加遼闊的草原,能更近距離地看白云從晴朗的天空飄過。
下車后,大家發(fā)現(xiàn)路邊有一道延綿很長的鐵絲網(wǎng),攔住了通往山坡的路。就是這么一片小小的鐵絲網(wǎng),卻把我們這幫人擋在了外面。一下車就有人說:“呀,有一張鐵絲網(wǎng),我們過不去了?!蔽要q豫了一下說:“沒事,我們可以鉆過去,那邊草原那么美,我們爬上山坡可以看到更美的風景,鉆過去是值得的?!钡⒖叹陀腥苏f:“鉆過去是不守規(guī)矩的行為,被別人看見了會挨罵的。再說,如果鉆過去,鐵絲鉤住衣服了怎么辦?”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就容易被城市的諸多規(guī)矩束縛住,人們守規(guī)矩變成了一種習慣性思維,很多突破性思維就受到了限制。面對眼前的鐵絲網(wǎng),他們顯然在用過斑馬線的思維模式來思考,覺得有了這道網(wǎng)就不應(yīng)該突破。我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知道這種鐵絲網(wǎng)一般不是用來擋人的,就算是擋人的,鉆過去也不會產(chǎn)生什么嚴重后果。
我?guī)ь^走向了鐵絲網(wǎng),把鐵絲向下一壓就跨過去了。其他人猶豫不決,左顧右盼,發(fā)現(xiàn)我跨過去之后什么也沒有發(fā)生,看著我快樂地走向山坡,終于一個接一個地跨過鐵絲網(wǎng),在草叢和花叢中徜徉起來。到了坡頂,大家顯然已經(jīng)忘了鐵絲網(wǎng)的限制,每個人都極目四望,把草原的壯美盡收眼底。藍天上白云飄過,草原上羊群走過,城市以及與城市有關(guān)的一切煩惱被一掃而空。
回到車里后,大家興奮地談?wù)撝鴦偛诺男袆?,談?wù)撝竭^鐵絲網(wǎng)的快樂和腳步親近草原的喜悅。可是在一個小時前,很多人還對越過鐵絲網(wǎng)心存疑慮,然后有一個人帶頭突破了,其他人就一起跟著突破了,于是就有了生命中一次因為突破障礙而收獲的額外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其實,生命的成長也是如此。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習俗、傳統(tǒng)和習慣等的限制,我們在潛意識中逐漸養(yǎng)成了“不突破界限”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慢慢就成為制約我們發(fā)展的重大障礙。
關(guān)于局限性,人們曾拿跳蚤做過一個試驗。實驗者把一只跳蚤放到一個瓶子里,它馬上就從瓶子里跳了出來,跳躍的高度遠遠超過瓶口。后來實驗者蓋上瓶蓋,結(jié)果跳蚤每次往上跳的時候都被瓶蓋擋住。跳蚤不斷受挫,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高度,最后終于能夠跳到剛好到瓶蓋的高度,不再努力想越過瓶蓋。第二天,實驗者把瓶蓋拿掉,但此時跳蚤已經(jīng)習慣了跳到瓶蓋的高度,盡管上面已經(jīng)沒有了瓶蓋限制,但跳蚤再也跳不出瓶子外面。
在現(xiàn)實中,我們的努力也常常一次次受挫,就像跳蚤被瓶蓋擋回去那樣。但不管被擋回去多少次,我們都不能當跳蚤,否則就一輩子“跳”不出世俗給我們設(shè)定的“高度”。我們要時刻告訴自己,我們能跳得更高,比想象的要高。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應(yīng)該讓心中那道其實并不高大的鐵絲網(wǎng)擋住我們登高的渴望。
一語驚心
趙喜然
老家有一座小小的寺廟,那是一個幽靜的去處。
我不信佛,但我很喜歡去寺廟里讀書散步、潔凈內(nèi)心。有一段日子,我情緒低迷,在家小憩。忽一日,我想去寺廟走走,借此滌蕩內(nèi)心的郁悶。到了寺院,但見寺廟里香客不斷,檀香馥都。再看香客們的臉,一張張都寫滿坦然、安詳、幸福。我有些嫉妒,又有些疑惑:莫非佛門真乃凈地,果真能拂拭眾人的心靈?
信步流連中,但見枯樹下有一位潛心打坐的佛門老者,那入迷之態(tài)止住了我的腳步。走近細看,老者那面露慈祥卻心納天下的表情強烈地震撼了我——原來一個人能心態(tài)安詳?shù)鼗钪嵌嗝疵篮?
我悄然坐在老者身邊,忐忑地向老者求得開悟。我向老者談了我心中的苦痛,然后問:“為什么現(xiàn)代人之間居心叵測,紛爭不停?”
老者拈須而笑,沒作詳解,卻鏗鏘而悠長地說:“我送你一句佛語吧,”老者一字一頓,“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一語驚心!如醍醐灌頂。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且看蕓蕓眾生,許多的失意和煩擾,不都是苛求得到時萌生的嗎?施人以愛,賜人以福,能讓你精神愉悅,而最終愛心和福祉又回到你身邊,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