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黃曲霉毒素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各類食品中,花生及其制品、玉米污染嚴重。人或動物食用了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后,一部分會蓄積在人或動物的體內,另外一部分則會轉化到乳汁和尿液中,所以,如果牛吃了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物,牛奶就會被污染。
關鍵詞:黃曲霉毒素;牛奶;檢驗方法
中圖分類號:TS20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1-0178-1
黃曲霉毒素是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所產生的一種次生代謝物,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這種毒素被人或動物食用后,一部分就會蓄積在人和動物的體內,另外一部分則會轉化到乳汁和尿液中,所以,如果牛吃了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物,牛奶就會被污染。
1 黃曲霉毒素的發(fā)現(xiàn)
1960年,英國發(fā)生了“火雞X病”。1961年科學家通過對毒性花生粉的提取研究,得到了無色的粗制結晶,用紙層析法又進一步加以提純,這種結晶品經(jīng)紙層析后在紫外線的照射下,發(fā)出明亮的藍色熒光。用這些提取物給予一日齡的雛鴨,結果死亡。經(jīng)檢查,發(fā)現(xiàn)肝臟與毒性花生粉中的毒所引起的典型病變一致。這種產生毒素的真菌,經(jīng)鑒定為黃曲霉,由這種真菌所產生的毒素就定名為“黃曲霉毒素”[1]。
2 黃曲霉毒素對我國飼料的污染情況
2009年張自強的研究調查表明[2],全年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檢出率為99.51%,超標率為2.27%,T-2毒素檢出率為96.05%,超標率為零,赭曲霉毒素A檢出率為93.58%,超標率為0.30%。
3 黃曲霉毒素的生物活性
3.1 毒性
AFT對人和多種動物表現(xiàn)出劇烈的毒性,而且有明顯的致癌性。其中B1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強,而且M1、G1次之。氰化物和砒霜都是劇毒物質,但AFT的毒性比它們要大很多倍,B1毒性為氰化鉀的10倍,為砒霜的68倍。黃曲霉毒素以肝臟含量最高,腎、脾、腎上腺亦可檢出。
3.1.1 急性毒性 AFT的急性毒性主要引起肝實質細胞壞死,膽管增生,肝細胞脂質消失延遲,形成脂肪肝,中毒者肝出血,中毒致死者更為嚴重。
3.1.2 慢性毒性 慢性中毒的主要表現(xiàn)是動物生長障礙,肝臟出現(xiàn)亞急性或慢性損傷,可表現(xiàn)為:肝功能變化,血中GPT,CPK,異檸檬酸脫氫酶的活性和球蛋白,白蛋白,非蛋白氮,肝糖原和維生素A降低。肝臟組織學變化,肝實質細胞壞死,變性,膽管上皮增生,纖維細胞增生,形成再生結節(jié)。且動物對食物的利用率下降,體重減輕,生長發(fā)育緩慢。
3.2 致突變性
AFT可以使體內較活躍的細胞如血細胞、皮膚上皮細胞等發(fā)生突變。黃曲霉毒素主要通過干擾細胞DNA、RNA及蛋白質的合成而引起細胞的突變。
3.3 致癌性
許多實驗表明,黃曲霉毒素可使多種動物包括靈長類動物致癌,不同接觸途徑及動物的多種器官都可以發(fā)生癌癥,不僅長期接觸可以致癌,一次沖擊量也可以發(fā)生癌癥。
4 對人體的危害
4.1 引起人類急性中毒
如中毒性肝炎,主要表現(xiàn)為黃疸、嘔吐、厭食、發(fā)燒、急性肝細胞壞死、肝出血、肝硬化、腹水及下肢水腫等;中毒性腦癥等。
4.2 慢性中毒
表現(xiàn)類似雷耶氏癥,持續(xù)性嘔吐、昏迷、顱內壓升高、壓迫大腦皮層,出現(xiàn)大腦狀態(tài),表現(xiàn)為大腦僵直,其中20-50%的病例死于昏迷加深;有幸未病故者,出現(xiàn)嚴重的后遺癥,如智力障礙,抽搐,偏癱,記憶力喪失等。
4.3 致癌性
黃曲霉毒素與人類癌癥的發(fā)生尚缺乏有力的人類流行病學證據(jù),但大量的動物試驗表明黃曲霉毒素具有強致癌性,是人類的可能致癌物。
5 對食品的污染情況及預防措施
預防食品的霉菌污染是預防AFT的最根本的措施。主要措施有:①降低溫度。糧食存放在低溫處,可保持原色香味。目前各地多以小圓倉、地下倉、升降倉來保藏??稍O置測定溫度和濕度的儀器,根據(jù)氣溫氣濕變化情況及時了解糧食發(fā)熱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以防擴大。②降低水分。在五谷收獲后,首先應去掉多余的水分,如在陽光下晾曬、風干等。③除氧。密封并填充氣體,并加些生石灰在垛底或垛頂上。④減少糧粒損傷,防止霉菌侵入。⑤培育抗霉品種。⑥加化學藥物。目前市場上抗真菌的化學藥物很多,但效果均不明顯,目前利用環(huán)氧乙烷進行糧食的殺霉,效果較為滿意。
6 去除食物中的黃曲霉毒素的方法
雖然國內外對黃曲霉毒素的去除和解毒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還沒有一種可供工業(yè)上大規(guī)模應用的理想的解毒方法。所以,及時對食品中黃曲霉毒素進行定量檢測,是目前最大限度降低黃曲霉毒素危害的最好措施[3]。挑選霉粒,挑選花生和玉米霉粒是較好的去毒方法,常常一粒霉花生可帶10-7-10-6的AFT。在日常生活中,對含少量AFT的米,可利用手搓,沖洗多次達到標準。利用白陶土或活性炭吸附,可使花生油中AFT含量由800mg/L降低到20mg/L,甚至10mg/L。利用紫外線照射也可破壞AFT。
參考文獻
[1] 許艷麗.產黃曲霉毒素菌株的檢測方法及產毒條件的研究.中國海洋大學,2008.
[2] 張自強.我國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T-2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四川農業(yè)大學,2009.
[3] 鄢敖雅.怎樣去除食物中的黃曲霉毒素[J].江西食品,1998,01.
作者簡介:白璐(1989-),女,山西大同人,山西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研究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