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敲門的次數(shù)越多,你的業(yè)績就越高?!比欢蛻舻拈T并不是那么容易敲開的,總有各種各樣的阻撓。
銷售從敲門開始。美國著名銷售高手佛列說:“你敲門的次數(shù)越多,你的業(yè)績就越高?!比欢?,客戶的門并不是那么容易敲開的,總有各種各樣的阻撓。
“你到底找誰?”
門衛(wèi)室的保安言辭逼人,儼然是個警察,把你看成一個來歷不明的嫌疑犯,而你則無言以對。剛才,你費盡周折查到了相關部門的電話,但打進去卻沒人接?,F(xiàn)在,由于說不出一個正確的姓名,又要遭受門衛(wèi)的質(zhì)問,連大門都進不去。
第二天,你千求萬求,總算有人愿意見你。但見面后,他只告訴你會把情況告訴負責人并轉(zhuǎn)交資料,然后暗示你可以離開了。
“這些攔路虎!”你頗為無奈,看來要想見到關鍵負責人并不容易。
誰是攔路虎
對于開拓新業(yè)務和新市場的銷售人員來說,能否見到相關負責人是尋找銷售突破口的關鍵。而在你和要找的人之間,總是明擺著或潛伏著各色攔路虎,如果連他們都搞不定,銷售就無法進行下去。
其實,銷售人員眼中的攔路虎對于客戶來說,是他們免除無謂騷擾的防火墻。出于機構安全和工作效率考慮,沒有哪個機構愿意讓無關的人輕易進入。
在銷售中,通常有兩種攔路虎:一種是看門人,比如門衛(wèi)、保安、前臺、總機話務員等,他們是客戶最外層的安全墻,但通常也只能過濾掉一些明顯的騷擾者;另一種是把關者,他們通常是負責人的手下或助理,是從業(yè)務的角度把一些非重要的來訪者拒之門外,盡量減少層級不對等的業(yè)務拜訪,或者表明到此為止,他們要保證主要負責人的工作不被無謂打擾。
看門人在設置銷售障礙時,更多的是出于責任而不是利益,正如一個門衛(wèi)坦言:“如果沒有正當理由就放你進去,他們會投訴我的。”只要銷售人員能夠提供合理的、站得住腳的理由,或者說只要這個理由能免除他們的責任,這一關是很容易越過的。
而把關者除了責任,更有利益。從職責上來看,他們需要過濾掉非重要人員和上級接觸,盡量在自己的層級上消化信息和解決問題。從利益上來說,更多地將決策和影響力留在自己手中是有意義的。
但是,無論在銷售進程中有多少攔路虎,有一點是明確的:無論客戶是一個商業(yè)組織還是一個事業(yè)單位,他們都需要利用外部資源來達成其商業(yè)目的或社會責任,這就決定了他們需要和外界聯(lián)系,需要從外界獲取信息。所以,攔路虎并不是要攔住所有的人,而只是想攔住那些不能為他們帶來利益反倒增添麻煩的人。
越過看門人
看門人是最容易越過的,但如果準備不足、方法不當,也會造成銷售受阻。要想越過看門人,應做好以下幾項準備:
1.取得相關信息
看門人對外來者過濾的主要依據(jù)是,看來人是否能準確說出相關部門的名稱和相關人員的姓名、職位,至少知道姓什么。最松懈的總機接線員,至少也得知道將電話轉(zhuǎn)到哪個部門。所以,取得“相關部門名稱、相關人員姓名和職位”等信息,是越過看門人的前提。
相關信息最直接的來源是互聯(lián)網(wǎng)和傳統(tǒng)媒介??蛻舻木W(wǎng)站、行業(yè)信息網(wǎng)站、主管機構網(wǎng)站和相關的新聞信息都有大量的信息資源,而通過百度這樣的搜索工具,信息搜集也容易多了。傳統(tǒng)媒介如當?shù)氐碾娦劈S頁、114查號臺等,也是不錯的途徑。
有時候,如果總機轉(zhuǎn)線把關嚴格,又沒辦法從公共信息中找到對口部門的電話,可以考慮從其他部門切入。比如,在招聘網(wǎng)站上查查目標單位人力資源部的聯(lián)絡方式,通過他們詢問相關信息。如果運氣好的話,招聘信息中也會有對口業(yè)務部門聯(lián)絡人的信息。
2.電話預約
取得相關信息后,和相關人員預約是銷售順利進行的保障,也是闖過看門人“關卡”的必殺技。
銷售人員需要明確的是,電話預約的目的是取得與客戶見面的機會,要取得見面的機會,就得有正當?shù)?、打動人的理由?/p>
最簡單的理由是“送點資料給您看看”,但要注意的是,客戶很可能會說“那你就寄過來吧”,或者“你留在前臺就行了”,以此拒絕見面。所以,要抓住約見的機會,就需要更站得住腳的、必須見面的理由,比如,“很多重要信息,我介紹一下會更加清楚些”、“有些重要問題還想聽聽您的看法”等。如果對方說很忙,你應該進一步解釋:“我保證只占用您10分鐘的時間”,或者進一步跟進“要不我明天下午3點來,您看呢”、“那您什么時候方便一點呢?”
最為關鍵的,是你需要找到利益點,即客戶見你可以得到什么好處。這就需要你詳細了解客戶的關鍵需求和問題了。
另外,千萬不要在電話里過多介紹產(chǎn)品和公司的信息。一方面,電話里說不清楚,說得太多只會模糊你的關鍵信息;另一方面,說得太多也可能使客戶失去見面的興趣。
取得了預約,看門人就拿你沒辦法了。
3.直接闖關
萬一運氣不好,或者實在沒有辦法取得預約,就只好直接闖關了。這樣,進入客戶的辦公場所是最大問題。攔在你面前的或是一個年輕氣盛的保安,或是一個年近半百的看門大爺,或是一個妙齡前臺小姐,怎么讓他們放你進去呢?
“假裝匆忙法”是最簡單實用的:急匆匆地跑進去,“哎喲,來晚了,我和你們××部的王處長約好了。”然后埋頭匆忙登記,急走兩三步?jīng)_進去。
“以退為進法”成功率也很高:慢悠悠地走進來說:“我和你們××部的王處長約好了,不過還早,王處長還在開會,我先在這兒坐一會兒可以嗎?”通常看門人都比較閑,所以閑談大多不會被拒絕。聊了10分鐘后,彼此也感覺親近了,差不多的時候,說明“時間到了”,漫步上樓,通常也能暢通無阻。另外,“以退為進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了解到一些客戶內(nèi)部信息,如果能準備點小禮品效果會更好,說不定你在客戶周圍又多了個眼線。
“隨機應變法”:顧名思義,就是根據(jù)當時的情況采取行動,對此就不詳述了,主要靠銷售人員靈活發(fā)揮。
注意,直接闖關是沒有取得客戶見面許可的,所以應盡量避免看門人打電話確認。實在無法避免時,也要爭取自己直接和相關人員通話,坦言自己的冒昧,表達懇請見面的誠意。
闖過把關者
銷售人員第一次見到或約見的人,通常都不是最終決策人,而能否見到?jīng)Q策人是決定能否將信息準確傳達、能否快速建立客戶關系的關鍵。
大多數(shù)情況下,特別是把關者只是這個部門的底層員工時,他們都沒有職責和權力阻止你去見決策人。他們通常會告訴你決策人的辦公地點、姓氏和其他一些非重要信息,但不提供引見。不過,銷售人員應該努力要求引見,試試總是沒有錯的。
在另一些情況下,也許是客戶組織內(nèi)部的相關規(guī)定,或者存在一些利益關系和不利影響,把關者也會將你限定在他的影響范圍內(nèi),拒絕你的約見請求。特別是當把關者是決策人的助手時,拒絕指點和引見更是常事。這時候你有兩個選擇:堅持闖關或繞開他。如何選擇,關鍵是看把關者在未來銷售過程中的作用,以及你希望與把關者建立什么樣的關系。
如果把關者作用不大,而且提供協(xié)助的可能性小,你就應該堅決繞開他,以加快銷售進程。你可以通過別的部門或從其他人員那里,了解決策人的相關信息,然后直接拜訪決策人。
如果把關者對銷售進程有意義,而你也希望和他建立緊密的關系,那么就應該堅持闖關。一方面承認他的把關地位,防止冒犯他,同時你需要明確,是否一定要在這次見到?jīng)Q策人。
讓把關者此次放行,關鍵是要表明誠意,并讓他認識到,你與決策人見面對客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重要的是要表明他不會被忽略,也不會承擔責任。比如,你可以說:“我遠道而來,就是想和×××見一面”、“你看我們的方案對你們的A項目很重要,我還是希望能當面和×××說明一下”,或者“這個方案比較復雜,我直接介紹免得您又說一遍?!?/p>
如果你認為下次再見決策人也許更好的話,就應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多和把關者交流,多了解他的經(jīng)歷、背景和生活,關鍵是要關注他的個人需要和工作需要,努力使他信任你、認可你,爭取和他成為朋友。如果你能夠成功的話,見到?jīng)Q策人就是遲早的事。而且,有了把關者的指引,效果會更好。
(編輯:陳展 cz20101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