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1.教材內(nèi)容
《伯牙絕弦》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一篇文言文,主要講了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把感情融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的感受,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準確地說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認為世上再也沒有人能成為他的知音,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課文層次清晰,先概括寫了伯牙善彈,子期善聽,再具體寫如何彈如何聽,最后寫子期死,伯牙絕弦。
2.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朗讀課文,背誦課文。b.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能力目標:能根據(jù)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3)情感目標: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藝術的魅力。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出的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難點: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運用“以讀代講”法,“情境感悟”法和“點撥引導法”。
2.學法
采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
三、說教學流程
由于本文行文簡潔、流暢,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義差別不大。我準備用一課時教學本文。
1.激趣導入,解題質疑
課的開始先談話交流課前搜集的古今中外交友的名言名句,導出課題,從課題入手,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接著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簡介伯牙,老師做適當?shù)难a充,大致了解伯牙、鐘子期。
(設計理念:這樣既檢查了學生課前預習查資料的情況,又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還起到了牽問題而統(tǒng)領全篇的作用。)
2.讀通課文,感知文意
檢查讀書情況:指名讀課文,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范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讀音,讀通詞句。
課件出示全文,標明斷句停頓的地方。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流利,特別要注意停頓恰當,讀好兩個表示感嘆的語氣詞“哉、兮”。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學生的預習,檢查指導學生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通過教師即時的評價語言,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把預習落實到位,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3.讀懂課文,領會文境
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為了更好地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體現(xiàn)新的課程理念,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活動:
(1)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聯(lián)系注釋讀課文,試著疏通文義,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小組合作學習:組內(nèi)交流學習情況,互相補充,疏通文義。
(3)全班交流學習情況:在學生匯報時,老師相機重點指導文中四個“善”字的不同用法和含有“善”的句子意思及“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的意思,弄懂全文的意思。
第一步:課件出示含有“善”的句子:請選擇“善”在文中的意思:擅長、善于;表示贊嘆。
第二步:換位體驗:假如你是子期,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贊嘆的?
第三步: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想象:伯牙彈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場景,還會有哪些動人的場景?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綿綿細雨等。這時,子期分別是怎樣贊嘆的?
第四步:分角色表演:老師當伯牙,學生是子期。
第五步:讓學生連起來說,形成排比句式,通過再讀領悟文章所描繪的情境。
(4)探究學習:研究解決開課時提出的問題,初步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伯牙為什么絕弦?(借助課件出示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引導學生理解伯牙為何破琴絕弦。)
絕弦說明什么?
(設計理念:體現(xiàn)了新課標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凸顯了學生學習的層次性過程,使學生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推進,螺旋上升,既弄懂了文意,又領會到了文章所描寫的意境。)
四、讀好課文,感悟文情
1.學生練讀
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2.比賽朗讀
讀出情感。
(設計理念: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運用比賽的方法讓學生把課文讀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接著指導學生背誦來感受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五、拓展文本,升華認識
(1)欣賞《高山流水》樂曲,回味動人故事。
(2)伯牙為了知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設計理念: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高山流水》的音樂欣賞,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感受藝術的魅力。)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課后搜集有關文章進行閱讀,積累有關朋友情意的語句。
(作者單位 青海省格爾木市長江源民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