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如何控制學生的流失,尤其是初中學生的流失,一直以來是鄉(xiāng)鎮(zhèn)學校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在幾十年的工作實踐中,筆者感覺這其中存在兩個因素:一是城鄉(xiāng)經濟條件差異依舊很大;二是城鄉(xiāng)居民在思想觀念方面還有著很大的不同。雖然國家的經濟政策逐漸傾向于農村,特別是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農民生產生活的扶持力度,然而由于地域的不同,以及長期以來農村形成的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使本地區(qū)的學生依舊在父母純樸卻又落后的思想驅使下艱難的求學。
就拿我們鄉(xiāng)鎮(zhèn)來說,改革開放幾十年,這里確確實實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腰板也直了,精神氣也足了。滿大街商人、小販,開店的、開出租車的、跑外銷的,比比皆是。尤其是近幾年這里又興起了栽種食用菌產業(yè),越來越多的農民充分利用承包的土地,開始栽種黑木耳、靈芝,因為木耳、靈芝非常適應當?shù)氐臍夂驐l件,且見效快收益高,特別是農民掌握的種植技術越來越高因而承擔的風險很小,再加上政府的扶持與宣傳,農民生產出來的產品銷路暢通。如今,食用菌已成為當?shù)氐闹е援a業(yè)。
不過,雖然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生活條件改善了,但與城市居民相比,依然存在差距,他們也只能滿足于孩子眼前的學習,而想讓孩子們繼續(xù)教育,很大程度上,還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富起來的人,文化程度僅僅停留在小學,亦或是初中水平。目前我們鄉(xiāng)鎮(zhèn)能達到高中學業(yè)水平的大約不到2%。他們的觀念就是如何賺錢,對于孩子的學習,除了一味的強制督促,再則打罵之外,別無他法。
就筆者所教班級而言,七十多名學生當中,父母做買賣的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他都以食用菌為業(yè),也有部分兼職農業(yè)生產。真正貧困的幾乎沒有。在學校組織的幾次家長開放日活動中,筆者了解到,這些孩子的家長文化水平除了個別高中學歷外,其余多是初中文化,有的小學還未畢業(yè)。不過他們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在多次交流活動中發(fā)現(xiàn),家長們普遍的觀點是,把孩子交到老師手里,好好管教,把學習搞上去。只要學習好,將來考上重點高中,再考上重點大學,這樣,他們的任務就完成了,反之,如果學習跟不上,就輟學。
想一想,千軍萬馬都要過獨木橋,在農村,該是何等的艱難!如今,新課改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是讓每一名學生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潛能和專長。是以學生促發(fā)現(xiàn),以培養(yǎng)能力增進知識積累。這樣,才能為他們日后的選擇學校繼續(xù)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也是孩子們將來能在社會獨立生存的需要。
試想,這樣的觀念從小就滲透到孩子的腦子里,他們幼小的心靈如何不被扭曲,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如何能端正起來呢!我們這個班的學生本學期無一流失,但一年以后,誰能保證還不流失呢!
除此之外,獨生子女的增多,又使許多家長一味地溺愛孩子,自身的文化水平又限制了他們不知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主動學習。他們大都覺得把孩子放在學校由老師教育就行了。至于孩子在家如何學習,他們又無能為力,有的采取強硬手段,有的則聽之任之。
綜上觀之,要想讓每一個孩子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主動接受教育,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學習思想,從而順利的完成學業(yè),單靠老師的教育引導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從根本上轉變家長們的思想觀念,這才是控輟的關鍵所在。
(作者單位 吉林省蛟河市黃松甸鎮(zhèn)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