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世紀”。作文教學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著眼于人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整體優(yōu)化、和諧發(fā)展,追求“人人愛作文,人人能作文,人人作好文”。而文學社團正是激發(fā)學生寫作內驅力的重要手段,值得我們研究和探索。
一、文學社團出現(xiàn)的根源
校園文學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它聯(lián)系著教育與文學兩大領域,是美育教育、藝術教育的重要部分,決定了它在素質教育及當代文學中的地位。校園文學活動,能夠使各個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文學閱讀和文學創(chuàng)作中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提高人文素質和文學修養(yǎng)以及發(fā)揮文學藝術潛移默化的獨特教育功能。作為校園文學發(fā)展的主要形式——校園文學社團,使學生在具備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拓寬鍛煉的空間,對于凈化自身心靈、啟迪智慧、培養(yǎng)想象力、挖掘創(chuàng)造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文學社團是培育學生寫作能力的平臺
校園文學社團為“我要作文”的同學開辟了一個園地。它是以校園文學為陣地,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舞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文學品味、文化積淀,提高他們在現(xiàn)在乃至將來社會中的應對能力、競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他們都有希望自己的精神勞動產品得到大家賞識的愿望,只是寫給老師看的作文遠遠滿足不了他們的自我表現(xiàn)欲,而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天地來表現(xiàn)自己,校園文學社團這一組織形式為這些同學交流思想感情和展示文學才華提供了一個平臺,而且為參與文學社團的教師取得語文教學更大的成果,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三、文學社團與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培養(yǎng)“三種能力”,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當今小學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接觸面是寬廣的。學生每天從家庭、從社會、從和他人的交往、從廣播電視、從電腦網絡中得來的各方面的信息是相當豐富和廣泛的。在作文教學中,以育人為總目標,以“情(情感)”為紐帶,以“知(知識)”為支點,以“理(理性思考)”為核心,以“活(靈活)”為特征,促進學生主動、自由、持續(xù)、全面地發(fā)展,具體目標如下:
(1)培養(yǎng)觀察能力
指導學生寫作就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養(yǎng)學生要有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觀察的“眼睛”。觀察要敏銳,要提高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水平,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學會用全面的、辯證的、多方位、多角度去觀察生活,認識社會。
(2)培養(yǎng)思維能力
有了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還要有獨立思考的頭腦,即在觀察的同時還要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善于從五彩繽紛的生活現(xiàn)象中、從紛繁復雜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生活中,美的東西,發(fā)掘出事物的本質,尋找出事物的各種原因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3)培養(yǎng)想象和創(chuàng)新能力
要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每一次寫作都是創(chuàng)作或創(chuàng)新的過程,它需要加工提煉,把觀察所得的感性材料加以揚棄,分解出生活的精華和糟粕。
2.尋找生活的支點,構建完美的創(chuàng)作過程
從小學三年級起,我們就成立了“銀河”文學社,辦起了《銀河》社刊,為“我要作文”的同學開辟了一塊耕耘的園地,制定了明確的宗旨、任務、活動方式。吸引了一大批愛學習的同學。我們引導學生選擇投稿作為突破口,讓他們瞄準自己的讀者群,做一些具體實在的、“有據可查”的寫作實踐工作,寫的文章寫達到發(fā)表的水平,這樣他們才能有一種寫作的成就感。首先,印發(fā)《??陡逯改稀?;其次,立足校園,給學生建立四個寫作素材檔案袋;第三,由寫作骨干組稿、改稿,由教師定稿,再進行集體投稿和自由投稿;最后,根據發(fā)表情況,請發(fā)表文章的同學介紹經驗,開展縱橫比較,組織討論、辯論等交流活動。
3.拓寬育人渠道,注重校園文化建設
文學社團作為學校文學教育的有效載體,文學社團承載著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思考人生,延伸課堂教學,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促進素質教育等任務。作為語文教學活動有機組成部分的文學社團活動,不能囿于校園內,必須走向社會為整個社會所關注。立足今天,著眼未來,把學生培養(yǎng)成適應21世紀的人才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
四、實驗的初步效果
我們力圖在小課堂里見大千世界,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效率高起來,并讓學生把飽滿的學習熱情持續(xù)到課外。學校開放了閱覽室,班級建立了圖書角,每周文學社團教師組都會利用集體備課的時間探討教法、精心挑選閱讀書目、指導閱讀方法、交流閱讀技巧、檢查閱讀筆記、定期開展讀書匯報評比活動等有效地輔助措施,促進文學社團健康蓬勃的發(fā)展壯大。
總之,“鎖著你的鑰匙在你自己的手里”,我們實驗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真正意識到用自己手中的鑰匙,能打開心靈這把鎖,這樣,也就挖掘了學生寫作的潛力,也就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內驅力,包袱甩掉了、思路開闊了、文思也就流暢了。在這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通過文學社這個有吸引力的團體及所舉行的一系列活動,喚醒學生沉睡的寫作意識,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寫作內驅力。
(作者單位 遼寧省阜蒙縣蒙古族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