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完葉紹翁的《游園不值》后,針對詩的最后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為了讓學生想象滿園的春色,感受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體會作者獨特的視覺角度,我特意讓學生描寫了一段春景。在指導學生描寫這段春景時,我是這樣指導的,在閱完學生的片段習作后,我頗有感受,覺得這次的習作還較為成功,所以特將這次在教學生描寫春景時的一點心得記錄下來,以促進自己在教學語文中的成長。
一、煽情型引入
詩人前去游園,可久扣柴門未開,不免遺憾。但是,詩人筆鋒一轉,單單透過一枝紅杏出墻描寫了春的氣息,春的景致。如果,同學們能替詩人把園中的春景描繪出來,那該多好??!學生們躍躍欲試,做出一種準備大展身手的架勢。
二、比喻型指導
這里有一盤菜,是一道美味,有一個主材料,就是園中春景。菜式搭配也就是構段方式,有總—分、總—分—總、分—總的模式。這也就是我要說的第一點段落的結構。第二點是里面的素材有哪些?找出春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自然現象類的,如:春風、春光、春雨、春日等;自然景物類的,如桃花、杏花、海棠花、迎春花、玉蘭花等;小動物類的,燕子、冬眠的小動物們、蜜蜂蝴蝶等。第三點就是如何加工這些素材的問題,你要把他們切成什么形狀的,那就是修辭手法的使用,你可以用到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增加你這盤菜的視覺效果,或者說,文學色彩。下來就是取舍、詳略的問題了,你的主菜是什么?你要很清楚,不可以給人一種錯覺,平均分配素材的誤解,要有重點的表達出具代表性的事物來。最后要提到的就是這盤菜的情感成分,是滋補養(yǎng)顏的,還是清涼去火的,抑或是別的?那么你的這篇描寫春景的文章,是贊美園中春景的,你的字里行間要有贊美之意、贊美之情,讓人看到你的這盤菜就有食欲,就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如果能注意到這些,那你的這篇文章一定能令詩人葉紹翁流連往返的。
三、比賽型點評
在學生習作完后,進行點評時根據習作要求采用比賽型。項目分為:結構完整型、事物特點型、修辭恰當型、情感豐富型。讓獲得表揚的同學朗讀自己的文章,以供其他同學學習。然后自評自改加以完善,以提升自身習作、鑒賞水平。
經過這番“煎炒炸”后,學生的這次片斷練習結構完整,事物典型,修辭得當,情感滲透字里行間,堪稱一次成功的習作。
(作者單位 陜西省渭城區(qū)楊家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