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要見成效,就需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青少年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同學們只有有了這個動力,才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是完全可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的,比如:老師的一句不經(jīng)意的表揚,或者是一道題的成功解答,都可能激發(fā)你對一門學科的濃厚興趣。重要的是在還沒有培養(yǎng)出足夠的興趣前,你不能沒有信心,更不能先學會放棄。要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一是要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求知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興趣,不管哪一學科,只要深入學習,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提高;二是學會運用知識,形成能力,把知識變成力量。學習知識,貴在運用。把知識運用于實際,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語文閱讀課上學到的寫作知識,要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你動腦筋反復琢磨、反復實踐,才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丘吉爾也是依靠自信的激勵走向成功的。丘吉爾出生在愛爾蘭,7歲時入學讀書,直到中學畢業(yè),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老師認為他低能、遲鈍,長大以后不會有太大的出息,但丘吉爾卻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后來,他被任命為英國首相,率領英國人民參加偉大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丘吉爾在就職時發(fā)表了充滿自信的演講:“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貢獻給你們。”
只有先相信自己,別人才能相信你。丘吉爾正是憑借著自信才贏得了英國人民的信任,帶領處于弱勢的英國贏得了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一旦養(yǎng)成一種不斷自我激勵、始終向著更高目標前進的習慣,我們身上的很多不良習性就會逐漸消失。進取心最終會成為一種偉大的自我激勵的力量,它會使我們的人生更加崇高。
但凡有自信心的人,都可表現(xiàn)為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使他們充滿了激情、意志和奮斗精神。他們的信條就是:我要贏,我會贏!只有那些自信且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才能成就大的事業(yè)。錯誤和失敗是邁向成功的階梯。任何成功都包含著失敗,每一次失敗是通向成功的臺階。有志氣,有作為的人,并不是因他們掌握了走向成功的秘訣,而恰恰在于他們在失敗面前不哎聲嘆氣、不悲觀失望。成功與失敗并沒有絕對不可逾越的界限,成功是失敗的盡頭,失敗是成功的黎明。失敗的次數(shù)越多,成功的機會亦越近。成功與失敗,相隔只有一步。即使你失敗了,也還是可以反敗為勝的。不要怕別人嘲笑你,只要你再探索、再努力,你就一定能成功。
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挫折與失敗,青少年學生在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上,遇到挫折與失敗,如果沒有理想的指引,那么他就會產(chǎn)生無所謂的想法,進而很可能就會產(chǎn)生放棄的念頭,但是如果一個人有了自己的理想,那么這種期待就會給他帶來力量,他就會想方設法地克服學習中遇到的一切困難,從而最終達到自己心中的預期目標。
理想是青少年學生對未來的憧憬,也是對未來的期盼,同樣也是青少年學生前進的動力。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們經(jīng)常聽到有的同學抱怨:“我也曾經(jīng)有過理想啊,可是我為什么沒有成功呢?”針對具體問題我們教育學生:“因為理想畢竟不是現(xiàn)實,現(xiàn)實和理想之間總隔著一條鴻溝,如果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就得付出艱苦的努力才能夠實現(xiàn),否則理想終歸還是理想,并不能給你帶來任何的變化?!泵恳粋€同學的理想都是建立在現(xiàn)實的基礎上的。因此,我們既不能在設計理想的時候不考慮自己的知識、能力、愛好等因素,過高地設計自己的理想,也不能讓自己只活在現(xiàn)實中,沒有自己的理想。我們鼓勵學生要有遠大的理想,因為只要有了理想,一個人才會有奮斗的力量;有了理想,一個人才能充滿活力,因為你的自信心、你的專心、你的興趣、你的活動能力,都會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得到驗證和提高。
人需要向自己挑戰(zhàn)。一個人只有學會了向自己挑戰(zhàn),才可以在面對一些困難、挫折的時候,以挑戰(zhàn)的姿態(tài)奮勇向前,從生活中爭得屬于自己的位置。
一個善于向自己挑戰(zhàn)的人能戰(zhàn)勝各種困難。有很多人之所以失敗,并不是因為他們缺乏做某事的能力,而是因為缺乏承擔失敗的勇氣和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他們總是有一種“這事肯定不行”的想法,這使得他們總是知難而退。而對于善于向自己挑戰(zhàn)的人來說,他們總是想方設法地去行動,而沒有讓那些困難成為自己的障礙,這樣他們就能迎難而上了。
一個善于向自己挑戰(zhàn)的人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當同學們在面對一些困難的時候總是積極進取,實際上,這就等于在給自己的潛意識傳達一種“我可以,我能做到”的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同學們變得更自信。
在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我們鼓勵學生要有勇于向自己挑戰(zhàn)的勇氣,教育他們當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應該有泄氣的行為。我們不能因為自己一次考試不好就認為自己不行,不能因為某些題目難以解答就放棄不做,不能因為有一點小感冒就不去鍛煉身體。
總之,我們要學會迎難而上,不斷超越自己。在學習上,我們要始終向班上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看齊,并要有超越別人的信念;在個人行為上,我們也要懂得改正自己的缺點,不要讓自己養(yǎng)成壞毛病。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阿榮旗音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