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新課改形勢下,不少歷史教師通過布置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以改變傳統(tǒng)布置作業(yè)的方式。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只布置了這項任務卻疏于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有時這種活動甚至成為教師為順應課改形勢象征性地布置的任務,成為課堂的一種擺設,根本達不到活動應有的效果。據(jù)筆者調查了解,很多中學生對于怎樣寫論文、怎樣的論文具有較高的價值等問題并不清楚。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如果布置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就應進行細致科學的指導,讓學生掌握撰寫論文的具體方法,使其探究能力真正得到提高,讓這項活動具有真正的意義、達到良好的效果。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如何教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
一、教學生如何選取論題
1.論題選擇要新穎,不能重炒舊飯,做一些浪費時間的無用功
教師要告訴學生可以先通過上網(wǎng)、到圖書館等方式查閱了解一下相關的問題有沒有被別人研究過并撰寫過。當然目前歷史學方面的很多問題前人都有所研究,并且很多專家學者著有相關論著,也進行了長篇論述。因此學生要想寫出有新意的論題并非易事。但是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如果自己想立的論題已經(jīng)有別人對此發(fā)表過看法,那么自己就要盡量站在一個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觀點或不同的見解。另外有時權威的觀點也未必都是正確無誤的,學生完全可以大膽質疑問題、質疑書本、向權威挑戰(zhàn),而不能被別人的觀點完全束縛。
2.論題不要列得太大
因為中學生尚未具備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能力進行資料的查找和撰寫過長篇幅的論文,因此題目選取較小,比較容易闡釋到位,自己的觀點也容易站得住腳。太大的論題會因為自己論證不充分而導致空洞、無說服力。曾經(jīng)有一位學生在跟我交流的時候表示自己對中國古代軍事史很感興趣,很想寫關于這方面的文章,我說:“你的想法很好,但是你最好選取古代軍事史當中的某一方面問題進行研究。如果一下子列出中國古代軍事史研究的論題,就太大了,不容易一下闡述到位?!焙髞磉@位學生在我的指導下對我國古代一些重要軍事家的某一方面軍事思想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比較,寫出了一篇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章。
3.論題所用措詞要力求精當、新穎
這樣便于一下子吸引讀者,令讀者一看到題目即有一種想閱讀文章的欲望。另外還要注意措詞應略顯謙虛之意,不能顯得唯有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無可厚非的。為此我搜集了一些典型的論文標題向學生進行了介紹,讓學生關注其中一些常用措詞,諸如:芻議、淺談、初探、之我見等。通過這樣的輔導,學生自然對如何選題和擬題有了一定的認識。
二、教學生如何樹立觀點
1.論點應觀點鮮明
不要模糊不清、似是而非,或過于中立。比如在評價某一歷史人物時,雖然應該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一分為二地去評價,但是不能既有大肆贊揚的觀點、又有明顯貶低的觀點,這樣會讓別人看不出作者的主體觀點。
2.論點應緊扣主題,充分為論題服務
論點應緊扣主題,否則會有偏題、走題之感。
3.論點應做到言簡意賅
論點應盡量語言簡潔、上下對仗、字數(shù)適當,個別引領觀點的詞語亦可相同或相似,這樣讓人閱讀起來會覺得較順暢、整齊。
三、教學生如何充實論據(jù)
在輔導學生樹立好論點后,下一步就是輔導學生充實論據(jù),論據(jù)好比文章的血肉,充足、有力的論據(jù)可以使文章非常生動且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從而使自己樹立的論點站穩(wěn)腳跟。為此筆者提醒教師輔導學生充實論據(jù)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歷史論文的論據(jù)要真實有價值
如果查閱書籍資料,就要查閱信度高的史書,一些野史和文學作品是不能作為歷史論文的論據(jù)的。當然要想查找有價值的論據(jù)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教師應提醒學生除了上網(wǎng)、去圖書館查找,有時自己還得親自做一些考察和社會實踐,這樣才能獲得真實可靠且價值較高的論據(jù)。教師也應借此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做學問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艱辛的、不懈的努力。
2.論據(jù)要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應充分為論點服務,以體現(xiàn)論點的正確性
3.論據(jù)要豐實,不能過于單薄
有時只舉一個事例是不能說明問題的,要想使論點站得住腳必須運用大量的事實依據(jù)來充分論證,令讀者無可挑剔。
四、教學生如何整體修飾
在論據(jù)充實好后,教師還應提醒學生,此時并非大功告成,自己還應對文章進行整體瀏覽、細節(jié)修改、潤飾等。其過程中應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1.語言方面
是否做到通順、流暢、精煉,尤其是一些過渡語言是否自然婉轉,全文是否讓人有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呵成之感。
2.格式規(guī)范方面
是否做到論點單列、每段首行空兩格;標點是否正確、打印稿是否注意字體、字號、間距等問題。
3.引文和結尾方面
作為一篇完整的論文,開頭應點明全文寫作目的、文章所具有的價值、現(xiàn)實意義等;結尾亦可對全文進行適當?shù)目偨Y并表達作者的一些希望等。
目前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似乎還是欠缺的,為此中國正大力實施課改,但如果教者僅流于形式、表面應付,那么課改便會失去應有的效果。因此布置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絕不能形同虛設,教者應讓學生在有效的探究過程中、在論證歷史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鍛煉自己的能力,充分體驗研究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陰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