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睂υ挘鳛槿说囊环N基本的生活方式與生存方式,會使語文教學具有生命的活力,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沃土,成為學生享受語文的樂園。
一、在民主、平等的師生對話中享受語文
民主、平等是對話的第一法則。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與教師的對話中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獨特存在的價值,感受到心靈成長的幸福。如,教學《黃鶴樓送別》第4自然段,學生讀完了這一自然段,讓學生自主交流:哪些地方使你感受最深呢?然后,入情入境地朗讀這一段。在交流過程中,學生與教師充分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交融,在民主、平等的對話中享受到語文的真諦。
二、在自主互動的生生對話中享受語文
在語文教學中,生生之間的對話能使他們相互啟發(fā),出現(xiàn)智慧的碰撞,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語文課堂,不斷地擴大自己原來的視界,不斷拓寬與加深對語文的感受,從而更深地享受到語文的無窮樂趣。
1.在生生對話中引導“修補”
教師要搭建一個生生互動對話的平臺,引導學生善于傾聽、反思別人的理解,及時給予必要的修改和補充。在理解《莫高窟》第三自然段中“宏偉瑰麗的壁畫”時,有學生認為那是指壁畫的顏色多種多樣,我讓其他學生再讀第三自然段,試著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在對話中,從不同的角度對別人的意見作修改和補充,不但更深地理解了“宏偉瑰麗”的壁畫,而且獲得了精美的語言給他們所帶來的審美享受,更得到了經(jīng)歷獨特發(fā)現(xiàn)后所帶來的成功享受。
2.在生生對話中挑起爭辯
語文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lǐng)域的影響是多元的,再加上學生個性的不同,常常會產(chǎn)生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受。學生又是爭強好勝的,根據(jù)這個特點,教師可以捕捉時機,在學生的對話中適時地挑起爭辯,讓學生在爭辯中獲得自主學習語文的享受。如,《清平樂·村居》中理解“醉里吳音相媚好”時,學生有了兩種不同的理解。在我的“挑撥”下,學生展開了爭辯。在爭辯的過程中,學生擺事實、講道理,想得深刻,讀得動情,爭論得更是滔滔不絕,從而真正獲得了自主學習語文的獨特享受。
三、在心靈交融的生本對話中享受語文
生本對話是指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是學生通過文本,跨越時空與作者之間進行的心靈交融,教學中缺少這種對話或淡化這種對話,會使其他對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1.在生本對話中感受形象
語文是一門極具形象感的學科,它描繪著美麗的景物,演繹著動人的情節(jié),刻畫著鮮明的人物……《黃河的主人》中,有許多詞句表現(xiàn)了黃河氣勢磅礴的雄偉景象。我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黃河的詞句,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反復地誦讀,在誦讀中想象、在想象中誦讀,在與文本心靈交融的對話中產(chǎn)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到黃河壯觀的景象,享受到與文本對話中所產(chǎn)生的形象美。
2.在生本對話中體驗情感
語言是傳遞情感的載體。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就是讓學生跨越時空地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是讓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語言所傳遞的情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到蘊含在語言文字中的豐富的情感美。如《友誼的航程》第四自然段,描寫了在美華僑看到祖國的海軍艦艇編隊來訪時倍感振奮與自豪的種種表現(xiàn),感人至深。我讓學生反復地誦讀體驗,不僅要感受那種激動人心的場面,更要從華僑的表現(xiàn)和話語中體驗他們內(nèi)心的情感,從而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3.在生本對話中揣摩意味
揣摩意味,是引導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比較品評、潛心涵泳,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發(fā)現(xiàn)課文中語言運用的妙處?!堆b滿昆蟲的衣袋》中有一句話:“法布爾難過極了,眼淚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愛的小寶貝放進了垃圾堆?!笨梢宰寣W生通過“放進”這個詞,與作者展開心靈的對話,反復揣摩,領(lǐng)悟言外之意,享受到突破語言內(nèi)蘊層的驚喜。
語文教學就是建立在對話基礎(chǔ)上的精神活動,它通過師生、生生、生本三種相互交融的對話,綻放活力與光彩,讓學生時時享受到平等、享受到自主、享受到心靈交融的喜悅,更享受到語文的無窮魅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坂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