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堂課、同一教材、同樣的課型,由于教者對“教什么”的定位,面臨學生實際學情采納“怎樣教”的不同取向,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絕不會是簡簡單單一個否定的評語。有的雖不盡如人意,但絕對不是追求星級示范課的表面繁華,而更多看到的是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切實有效地學習、引導過程,如果學生都會,那還需要老師干什么呢?作為一線教師,更應該把握教材,崇尚個性,教學得法、實在,更不應盲目趕潮弄風,拿一些不切實際的理論偽飾自己,而放棄最基礎扎實的訓練。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者嫻熟駕馭課堂,化繁為簡,巧妙運用課件優(yōu)勢,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求知欲,在無痕的學法引導下,步向這一堂課的彼岸,營造活色生香的課堂,實現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樣,學生上課豈不是一種享受?教者的級別也應棄“匠”而成為“教授”嗎?或者這是一種理想,但有理想的教育生活是充實有意義的。
下面,結合我執(zhí)教的語文閱讀課型談幾點體會:
一、課件導學,激發(fā)興趣
一堂課的開場白很重要,有經驗的教師往往用個性化的語言導入,相機引入課件。媒體豐富多彩的表現,靈動再現與課文相關的畫面,一下子就能把孩子們的眼球吸引住,這種方法對于活潑好動的低年級孩子更為適宜,避免開小差之類的事情發(fā)生,比起苦口婆心地勸說更有效……
二、課件促學,突出重心與難點,優(yōu)化課堂教學
一個適宜的課件貫穿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它既可包含簡潔有序的教學流程,又再現課文的重點內容以達到突出重點、解決難點的目的,還不至于浪費時間,盡可能避開非學科性的活動,把教學內容講“腫”,總而言之,它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催化劑。
三、課件延伸
一個精彩的課件給孩子們呈現的不僅是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的世界,它以靈活多變的形式關注學生課后的發(fā)展,讓學生樂此不疲地投入有效地學習實踐活動之中,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自主探究等能力。如設計一項有趣的作業(yè),給優(yōu)勝者貼上笑臉娃娃;課外摘錄,辦主題讀書小報等,每個孩子都在熱心參加。另外,讓學生博覽群書,開放課外資源。借助媒體、網絡、遠程教學等,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在課堂外獲取相關知識,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提高,更加有效地開展第二課堂,提高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技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借助課件,對發(fā)展語言、發(fā)展認識、發(fā)展思維起著重要的作用,挖掘靈性與精彩是我們需要始終努力的!
(作者單位 陜西省吳堡縣第一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