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國課程改革發(fā)展方向重要目標之一。它強調在積極自主參與的條件下,合理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性教學,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互補、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耐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是達到良好的英語合作教學的必然過程。主旨在于對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運用中的一些實踐和思考以及對其探索。
關鍵詞:合作;互補;激勵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習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它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培養(yǎng)小組成員個人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合作學習首先要成立合作學習小組。我們將四人為一組,組內學生成績有差異,即組內異質。每小組四人當中有一位學習成績較優(yōu)異,二位中等,另一位較次。每組四位同學的座位安排在前后兩排,有利于課堂活動。不同組之間的學習成績應大體相同,即組間同質,以利于各小組之間的學習競爭。每個學習小組推選一位同學為小組長(小組長可以定期更換,以鼓勵組內競爭,激勵組內學生努力學習),負責全組學習各個方面的工作,如:組織討論、發(fā)言、記錄、匯報、檢查作業(yè)等。
二、合作學習活動的實施
1.分組要合理
小組劃分合理,可以提高學生個人的學習成績并達成該團體的學習目標。教師在分配學習小組時,應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原則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
也就是說,小組內學生的學習成績、交際能力、興趣愛好、性別、個性特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而小組之間基本上是相似的、均衡的、可比的,其目的是為了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
通常是4人小組,即一名優(yōu)等生,一名差生,二名中等生。這樣各小組間的總體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又有同質性,為小組間的公平競爭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讓每一位學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互相幫助中不斷進步,讓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獲得自信。
2.教師適當指導
首先,課前的預習是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有效方法。教師在課前給學生明確預習的內容以及達到要求的原則是:合作學習小組組員均需完成任務。如講初一下冊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時,我就先給學生布置預習提綱:①How to ask for and give directions on the street?②Find out the descriptions of location.布置之后,學生都能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在書上查找,或跟小組成員互相合作,互通信息,甚至可以達到好學生幫助成績差的學生解答疑難問題的效果,也可以讓學生在上課前就已經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實踐證明,讓學生開展充分的合作預習并完成教師提出的要求的學生,不僅能提高了上課的效率,也能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閱讀課文的教學,課前預習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授是經過設計的,要求簡要清晰,時間短容量大,要有較強的啟發(fā)性、探究性,并且還要為學生小組的學習活動留有足夠的空間。如課堂教學中的“情景表演”,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使用英語的語境,幫助學生應用語言結構,指導學生熟悉話題的有關句型,利用舊知識學習、運用新語言。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自編對話,進行角色表演,課堂效果很好。
最后,課后的合作復習也很重要。為了使學生能及時消化當天所學的知識和語言,教師務必給學生提出課后復習的要求。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單位,對單詞、對話進行復習。“單詞復習”可用開火車方式,即一人說出讀音,其他同學依次說出單詞拼寫;也可進行單詞搶答,即一人說出漢語,其他同學搶說英語并拼出單詞?!皩υ拸土暋笨蛇M行分角色讀對話,但必須要有聽眾,以便訂正讀錯的地方。除此之外,復習還有很多方式,只要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行。
三、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問題
“合作學習法”在教學形式上一改過去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成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把教師從教與學的矛盾漩渦中解脫出來,這無疑是件好事。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出現(xiàn)合作學習并不合作的情況:有的小組個別學生“一言堂”,多數(shù)學生往往一言不發(fā),心甘情愿當聽眾;有些學生由于平時學習基礎較差,有自卑怕錯心理,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往往不主動參與,袖手旁觀。有的小組你說我說,大家搶著說,誰也不聽誰的,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造成課堂秩序混亂;有時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準備不足,無從下手,好長時間課堂鴉雀無聲;有時小組代表匯報時說:“我覺得……”“我認為……”而不是說“我們覺得……”“我們小組認為……”等等。這就會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無法構建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精神、交流能力等。
2.對策
(1)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根據我對我班學生進行學習情況的摸底調查來看。全班54位學生,經常進行預習的約占12%,有時進行預習的約占50%,從來就沒有預習約占38%。“預習—聽課—復習—作業(yè)”是學生學習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沒有預習的課堂學習是完全被動的學習,它總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老師怎么講,他怎么聽,特別是學習基礎差的學生,經常囫圇吞棗、吃夾生飯,因此對教師上課提的思維引導問題,有時不知所云或者無從下手。這樣就會出現(xiàn)個別學生“一言堂”或“鴉雀無聲”,需要教師不斷啟發(fā)、引導的局面。課后復習的目的是加強對當日學習內容的理解,并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知識都是承前啟后的,沒有舊知識的積累,新知識的獲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可見復習是何等重要。因此,要針對學生不良學習習慣,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特別是抓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鞏固,就顯得尤為重要。
(2)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要多樣化
開展形式多樣的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意識,讓他們通過合作學習各取所需,各得所需。學會與人合作,對學生的成長,無疑鋪設出了一條捷徑。在英語實踐中,教師可以提前將下節(jié)課要討論的內容告訴學生,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豐富有趣,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好進行練習,如,我在講初一上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時,我就先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利用課余時間利用各種方法查找有關購物的句子和習慣用語,并編造一個會話,在上課時,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發(fā)言,自編自演小話劇等。同學在準備小道具、自選角色過程中充分進行了互幫互助,并為演好角色占用了大量課下時間背句子、編劇本、查資料,在愉快的氣氛中學業(yè)得到了提高,融洽了師生感情,達到了復習與鞏固的目的。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多樣化就是不僅是活動的空間、時間、內容和方式的轉換,而且要嚴密組織好小組成員積極參與有效的學習活動,真正達到互動、互補、共同進步和發(fā)展的目的。
(3)加強激勵機制
加強激勵機制就是讓不善言談的學生打開話匣子。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羞于開口,久而久之,只聽不言,就達不到通過合作學習,實現(xiàn)生生互動,互幫互學的教學目的。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首先,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給那些平時不善言談的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大膽發(fā)言的時間與空間。如:在提出問題后,可先不急于討論,允許學生獨立思考一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參與討論;其次,要給這部分學生開小灶,有意識地多提問他們,多給他們鍛煉機會,同時,利用各種形式抓住時機、善于應用積極、肯定、鼓勵的語言激勵他們,使他們盡早樹立信心,大膽發(fā)言。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它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提供給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參與機會,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有利的學習條件,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互補、互進,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在不同課程、不同特點的學生、不同教師的個性化教學中結出碩果。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zhèn)長安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