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教育理念要求下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成為教育活動和自身發(fā)展的真正主體。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了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也為教育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教師轉變角色,在引導、幫助學生學習的同時,與他們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自身的角色發(fā)生了轉變。此時,教師不應該是一名旁觀者,更不應該對學生的“教學活動”撒手不管,而應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例如: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使學生明確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喚起學生成長的渴望;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當然,教師不能把現(xiàn)代信息網絡資源簡單地當成尋找教學素材的來源,也不能把計算機多媒體作為教學用具及其工具性伸延,而應把計算機網絡技術逐漸轉變成學生受中的紙和筆,并最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工具,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信息技術可以促進教學活動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學習,使教師和學生分別從自我角色中去調節(jié)和控制教與學的目標、內容、時間、學習方式和學習的重難點,并作出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自我評價。教師要把信息技術從學習對象轉變?yōu)閷W習工具,把信息化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載體,把信息技術應用與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結合起來,把信息技術轉變?yōu)閷W生的學習方式,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優(yōu)勢。運用信息技術,將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使教師從知識的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管理者、組織者。促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在學習環(huán)境中,利用網絡共享資源,促使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
二、善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轉變角色,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主體性教育”強調真心實意地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首先要注意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從學生的內在需求入手,了解學生對什么樣的問題感興趣,對什么樣的問題存在疑惑,想進行進一步研究。其次要尊重學生的內在需求,將探究的目標建立在學生的需求上,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己選擇探究的內容。所以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切實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和課堂的主體。這樣學生的素質在自主活動中,才能得到發(fā)展,在主動學習中才能得到提高。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善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是為了不教。例如,在講朱自清《春》這節(jié)課時,可以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把你看到的畫下來,也可以到圖書館找一些有關描寫春天的詩歌、課外讀物和古詩,課堂上教師相當于一個主持人,而學生真正成了主角,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動手、動腦去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發(fā)展智力。
三、演示課件教學
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供的多種媒體的刺激、超文本特性及網絡傳遞方式,有助于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分層次教學和個別化學習以及師生互動方式,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前用相應軟件制成課件,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逐步展示相應內容,形成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情景,使抽象的問題變得形象直觀,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當今時代需要的是智能型、創(chuàng)業(yè)型、開拓型的人才,靠繼承前人的經驗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了,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重點之所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和提高,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學生不再僅僅依靠于教師的講授和局限于書本的學習,而是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平臺和廣泛的信息資源,并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收集、探究、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展示等方式進行更為有效的自主學習,從而增強和保持了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愛好,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學習成為一種高效的學習。同時,由于這種學習方式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更有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秣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