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武夷山是晚上10點多,12小時的車程之后,有些疲倦,心情卻雀躍,安頓下來已快凌晨1點。
第二天去景區(qū)閑逛。轉(zhuǎn)過一座茶樓,在九曲溪邊靜坐良久。山中清幽,翠嵐山氣四處拂逸,鳥語泉聲,似聞天籟。水從指縫間滑過,偶爾掬起一捧清泉洗凈眉眼,整個人也精神爽利了。我坐在一塊刻著八卦圖的石板上,安靜地享受閑云潭影的悠悠時光,一切皆從容自在。看見漂流的竹筏順水而下,便用手揚起一串清涼的水珠,我看水中人,水中人亦看我,相視而笑。
翌日清晨起床乘車往九曲溪上游坐竹排漂流。人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我雖非智,愛武夷之水則勝于愛武夷之山。謝靈運有詩云“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令人遐想,然而是高處遠觀,是靜,眼前的九曲溪澄碧清亮,不乏大家閨秀的安靜溫婉,更添幾分小家碧玉的活潑俊秀,晨霧飄拂,籠在水面,面紗一般更撩人興致。
水面開闊處,一字擺開近百只竹排,每只可坐六人,前后各有一名船工,船尾掌方向,船頭掌速度。蒿子輕輕一點,船即時離岸,水波與竹排相撞,白白的浪花跳將上來,大家開始歡叫,將手探進水里,我也忍不住脫了鞋,光腳伸在水里。
溪名九曲,因為有九個大的回環(huán)轉(zhuǎn)折處,雖說是溪,水面并不狹窄,水勢平穩(wěn),沒有太多險灘,但不論水深水淺,都清澈見底,時時見幾條大魚帶著一群魚兒魚孫在水中穿梭,悠閑之態(tài)讓人很是羨慕。乘坐竹排須有險灘,最好還能自己劃,既不險便少了幾分激情,好在漂流中能將主要景點一覽無遺:天游一側(cè)的曬布巖,像一塊黃布曬在水邊,大而平滑,陽光反射其上遠觀呈紅色,巖下便是溪水,碧水丹山乃是武夷山的勝景之一;望月亭獨踞一峰,面水靠山,若月夜亭中飲茶,必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慨;玉女峰臨水而立,對鏡梳妝,與大王峰遙遙相望……
武夷山晚間的生活十分閑適,同伴邀我到朋友家喝茶。武夷水沖泡武夷巖茶。巖荼屬烏龍茶,生長在逐漸風化的巖石上,因吸收了巖石中的礦物質(zhì)而得名,營養(yǎng)價值很高。在武夷山,幾乎家家都有茶具,人人都會點茶道。我不懂茶道,更不懂如何品茶,但是喜歡看朋友嫻熟地操作茶具,大家邊喝茶邊聊天,日子成了可以慢慢品味的東西。
由于不趕時間,自己安排,別人兩天游完的山,我走了四天。第一天爬大王峰,爬過的人都說“爬過大王峰,下來一場空”。我遠道而來,忍不住想爬上去看看。漂流過后上午10點多上山,天氣越來越熱,幾百米之后汗流浹背,在僅有的水快喝完時,終于看到一個水潭,巖上不斷有沁出的山泉滴落,冰涼。再往上的路窄窄一線,石縫中的一條道,小心翼翼走上去出洞口休息,山頂下來一人,勻速跑石階下山,我瞪大眼望著他輕松地跑下去,羨慕不已。中午12點多,終于到了山頂,登臨俯瞰,九曲溪如碧玉帶一般環(huán)繞眾山之間,驀然領(lǐng)悟登山之樂不在于爬了多高,而在于登臨所帶來的“一覽眾山小”的成就感,回首前路,似乎一切都已經(jīng)過,不再有任何畏懼。此后幾天爬天游峰、過虎嘯巖、探水簾洞,也不覺得累了。
自然的鬼斧神工,實在是令人驚詫又敬畏,走進“一線天”,像走進一個黑洞,抬頭望天,果然一線,最窄處連我這樣瘦也得側(cè)身而過。
離開武夷山的前一晚,久久未能人眠。短短十日,已經(jīng)有些留戀這里的山水,更留戀在這鐘靈毓秀之地相逢的人。當我重又踏上旅程,穿過一道道山梁時,我想人生即如這寂寞長途,有美麗風景,偶然停留,邂逅萍水相逢卻傾心相助的朋友,足令我珍惜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