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í)慣常識,常常被日常生活中的實例所打破。
我曾多少次眼見北方的同事春節(jié)前為了是坐火車還是坐飛機回家而苦思苦惱,最終也有忍痛數(shù)年不回家的青年男女,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戀家之說不堪考究。同樣,南方人在廣東打工春運買不到票的也很多,他們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最豪爽的,前些年是買摩托,這幾年是競相買小轎車。傾盡自己一年甚至數(shù)年的全部積蓄,賣一輛說不上很高檔的摩托或小車,這行為,我認為就足夠豪爽,而不是精明、善于打算過日子。反倒是北方的打工仔、打工妹,比南方的打工族們更善于積蓄,把打工賺來的錢一點一滴匯寄回家。
說到底,一個人是否豪爽、大方,取決于經(jīng)濟條件。一個人是否精明、小氣,取決于理財觀念。習(xí)慣認為北方人大方,那是過去時代北方人比南方擁有的資源豐富,不夠,可以掠奪。而居于南方,或是兵敗潰逃到南方的北方人,持有的資源極為有限,不精明、不精打細算,無法過日子。
南方人熱衷于麻將、撲克的地區(qū)頗多,江西、湖南、湖北、廣東、上海、四川……他們搓麻將,并不全是因為愛好這項娛樂,而是希圖從這項娛樂活動中獲得利益。他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這個活動上面,誰都懂但誰也不理會:四方小桌實際上并不會增長財富,大家費盡了腦力和體力,最終的結(jié)果不過是實現(xiàn)了財富的重新分配,任誰也沒有創(chuàng)造財富。
南方人天天“小賭怡情、大賭賠上身家性命”,視金錢和時間同為糞土,陪著牌友從日出到日落,甚至?xí)円共幌?,不能不說也是一種豪爽、大方。
南方人不好好利用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和先富起來的契機,終會重新輸于在經(jīng)濟騰飛方面后來居上的北方人。因為,北方有比南方更為廣闊的土地資源和齊心優(yōu)勢。
在花錢、算計時間上,凸顯窘迫的北方人,一旦富裕起來,可能會再重拾起其昔日豪爽、大方的桂冠和美名。
在當(dāng)今討論南人北人之差別的,最詳盡、恰當(dāng)?shù)漠?dāng)屬易中天的《南方和北方》:
南方和北方吃的不一樣。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
南方和北方的說法不一樣,唱法也不一樣。北方人唱歌,南方人唱曲,叫“北歌南曲”。
南人睡床,北人睡炕,這叫“南床北炕”。南人坐船,北人騎馬,這叫“南船北馬”。
“易中天說”分別從“食住行說唱”來區(qū)分南方北方人,看似很有道理,其實也有不準(zhǔn)確之處。我是南方人,小時候家也住在南方;但是,父母親經(jīng)常變著法子讓全家吃面。因為面食不用菜,有油鹽就行,容易對付不麻煩。“南床北炕”,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北方人有了供暖設(shè)施,恐怕也會光景不再。“南船北馬”現(xiàn)在幾乎統(tǒng)統(tǒng)被汽車所取代。要說私人游艇,我看還是北方的人買得多些。除了浙江義烏人有錢就買直升機,南方北方,多是買車代步。馬,是早已被人遺棄了;進入海洋時代的中國人,以船作為娛樂或交通工具,北方人似乎又走在了前面。
從衣食住行的瑣碎細節(jié)去區(qū)分南人北人,說的大部分是事實,卻似無多大意義(南方人到了北方難道不會找厚一點的衣服穿,北方人到了南方難道不知道荔枝好吃?有條件北方人也不會戀炕而不喜歡舒適的席夢思);從身材、相貌、性情、行為習(xí)慣去區(qū)分南人北人,卻很難準(zhǔn)確劃一;從語言表達、思維模式、思想內(nèi)容去區(qū)分南人北人,更像沒多少道理。是否風(fēng)趣幽默、是否機智勇敢、是否誠信可靠、是否實干勤奮、是否吹牛說大話……其實,無法從地域來劃分。正是一個紛繁復(fù)雜的文化體系中的種種基因和新時代的氣息,鑄就了統(tǒng)一的中國人。
時代在變,人也會變。然而,無論是今天還是將來,只要戶籍制度還存在,只要秦嶺淮河還存在,只要人們一般還是要相對穩(wěn)定地居家過日子,人們見面,免不了總還是要問:“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中國地理南方北方的分野,永遠不會顛倒;南方人北方人的差別卻會模糊、會消失,最終趨于混沌。到大家都不在自己的家“暫住”的時候,或許,也就沒有了“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這么一問。
(作者系獨立策劃人,廣告攝影師,江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