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推動社會全面發(fā)展的奠基工程。當前,教育的核心和關鍵是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隨時代發(fā)展應運而生,體現著鮮明的人文理念,內含著極其豐富的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對教育所提出的普遍性要求。21世紀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發(fā)展對教育的要求和挑戰(zhàn),則是提出并實施素質教育的更為深刻、更為重要的背景和原因。英語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也肩負著實施素質教育的責任。英語教學中,如何實現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是擺在許多英語教師面前的一項重大任務。那么,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又是怎樣的呢?中職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下面筆者談一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些認識及體會。
一、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思想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
社會片面追求升學率,人們把考試升學幾乎變成了衡量、評價教育的惟一手段,因此,變片面追求升學率為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英語教育教學也不例外。英語教師應明白,基礎教育以全體國民素質為目標,以面向全體學生、淡化選拔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宗旨,以育人為根本,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健體打下堅實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統(tǒng)一的發(fā)展。
2.寓思想教育于英語教學之中
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滲透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例如,在教授“The Great Wall”一文中,導入課文時,可通過問題“What wall is China famous for”引出“The Great Wall”這一課題,然后提出問題:“How long and how wide is the Great Wall?when was it buil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hinese people?they are great and clever!”由此,學生們會感到中華民族確實是一個偉大而智慧的民族,從而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愛國熱情。
3.注重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語言是人們傳遞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而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和獲得信息的能力。它不僅要使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他們在口頭上、書面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學習語言知識和培養(yǎng)運用語言能力的關系,改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方式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真正做到精講多練,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假設各種情景,通過free talk、duty report、pair work、group work、topic discussion等多種形式,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使每個學生都敢于開口、樂于開口,引導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運用知識,力求達到提高交際能力的目的。
4.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斯賓塞曾說:“在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fā)展,應該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fā)現的盡量多些?!币呀虒W過程從“教師一人言”變?yōu)椤氨娙搜浴薄V挥凶寣W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學生的參與,教師可及時掌握學生的實情,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重視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
非智力因素是推動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源泉,它的優(yōu)劣直接決定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根據心理學原理,開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消除過于緊張的焦慮情緒,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一旦對英語產生了興趣,就會自覺地參與各種英語學習活動,并從中獲得樂趣。
3.及時肯定、鼓勵學生
對于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教師都要給予及時、充分的肯定和鼓勵,這樣十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教師一個欣喜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份由衷的贊許,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榮譽感和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有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發(fā)展。
4.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
英語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與遺忘作斗爭的過程。記憶是件辛苦的事,教師不僅要根據遺忘規(guī)律,引導學生增強記憶,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和自制力。讓他們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以堅強的意志戰(zhàn)勝遺忘,走向成功。
三、開展有益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有利于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各種適合學生語言水平和身心特點的課外活動,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健康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興趣,增強動力。因此,開展有益的英語課外活動,是實施英語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英語課外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如詩歌、散文朗誦、英文歌曲演唱、開辟英語角等。教師要加強對課外活動的指導和管理,有計劃地進行指導和管理,并不斷進行總結調整,不要放任自流,切實注意有效性。但是,絕不能把課外活動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繼續(xù),不能加重學生的負擔,要切實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發(fā)展。
四、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皮亞杰說過:“有關教育的問題,沒有一個不是和師資培訓的問題有聯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夠數量的合格教師,任何最使人欽佩的改革也勢必在實踐中失敗?!彼刭|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和諧地發(fā)展,而教師在其中又起著關鍵的作用。同樣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教法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同。教學得法,學生則學得輕松有趣,學得好;教不得法,學生則學得吃力,學得枯燥,甚至厭學,最終導致棄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俗語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币虼?,英語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時代呼喚英語教學必須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在一線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者單位:濟寧技師學院)